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椰風海韻兩千裏 串珠成鏈一路通(經濟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線)

發布時間:2024-01-05 11:50:00來源: 人民日報

  海南環島旅遊公路途經21處旅遊度假區和261處濱海名勝古跡——

  椰風海韻兩(liang) 千裏 串珠成鏈一路通(經濟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線)

  本報記者 趙 鵬 孫海天 韓 鑫

  數據來源: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ti) 育廳

  車過山頭,但見海岸線如弓,大橋好似弓弦,河流如箭奔湧向海。這是海南省萬(wan) 寧市龍滾河大橋,也是海南省首座無背索斜拉橋——海南環島旅遊公路8座特殊結構橋之一。

  這條長988.2公裏的環島旅遊公路,架設142座橋梁,貫穿海南沿海12個(ge) 市縣,將21處旅遊度假區和261處濱海名勝古跡串珠成鏈,共計9類84段景觀,其中包括南山文化旅遊區、大小洞天旅遊區、蜈支洲島旅遊區、分界洲島旅遊區等4家5A級景區,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和創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先導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自2023年12月18日全線通車以來,環島旅遊公路車流湧動、客流如潮,這個(ge) 元旦假期尤其火爆。沿途哪些美景令人印象深刻?對海南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何意義(yi) ?近日,本報記者沿著這條風景大道一路采訪。

  旅遊路——

  處處美景,人在畫中

  過龍滾河大橋往北,環島旅遊公路依山傍海而建,一路蜿蜒。經過正門嶺大橋,車輛仿佛行駛在崖壁之上,身旁咫尺就是茫茫大海。從(cong) 橋上俯瞰,整個(ge) 山欽灣盡收眼底。橋下不遠處,是著名景點燕子洞。環島旅遊公路萬(wan) 寧段全長96公裏,可謂一橋一風景。

  “海南處處是美景。但一直以來,景點分散、交通不便。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不能僅(jin) 盯著一城一景,而是要著眼於(yu) 發展全域旅遊。”海南交投環島旅遊公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環島旅遊公路就像一根線,串起沿途近2000裏的海灘、濕地、田園、椰林等多種風貌景觀。一路驅車而行,人似在畫中遊。

  在文昌木蘭(lan) 灣段,30多台白色巨型風車沿著彎折的海岸線排開。風車悠悠轉動,海浪拍打礁石,移動攤點圍滿遊客。“之前都是土路,隻有風車維護車輛進出。現在公路一通,美景一下就‘活’了。”環島旅遊公路工程一工區項目副經理周景告訴記者。

  環島旅遊公路的開通,帶火了自駕遊。數據顯示,元旦假期,三亞(ya) 、海口進入全國自駕旅遊城市熱門榜前三,兩(liang) 地租車訂單環比增長50%以上,近九成訂單來自外地遊客。

  樂(le) 東(dong) 黎族自治縣鶯歌踏浪驛站,是環島旅遊公路沿線3個(ge) 最早開業(ye) 的重點旅遊驛站之一。設計靈感來自黎族“船型屋”,遊客在這裏能夠欣賞到當地鹽田“天空之境”的美景。元旦假期,驛站舉(ju) 辦了客房免費住、茶飲免費喝等活動,吸引遊客駐足。驛站策劃經理高淼忙得腳不沾地,卻是喜不自勝。

  來到儋州市峨蔓鎮,金黃鬆軟的沙灘不見,一抹深色映入眼簾。“這裏以火山岩景觀為(wei) 主”,環島旅遊公路五工區常務副經理劉旭介紹,“火山石堆積形成了原生態玄黑色海岸,別有風情。”總投資7億(yi) 元的火山海岸驛站以“地球演變的海邊火山自然體(ti) 驗地”為(wei) 主題,已於(yu) 2023年12月15日啟動運營。

  環島旅遊公路的火熱,帶動了海南全島旅遊業(ye) 的蓬勃勢頭。這個(ge) 元旦假期,海南全省接待遊客達171.71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68.9%;旅遊總收入達24.06億(yi) 元,同比增長60.1%;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47%。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ti) 育廳推出環島旅遊公路自駕指南,不僅(jin) 提供了海島人文、運動親(qin) 海、自然探索、火山漁港等4種風格各異的主題玩法,還推薦了99種打卡方式、40個(ge) 網紅打卡點、3種海島新體(ti) 驗。

  環島旅遊公路全線規劃觀景台、停車區共70處,目前45處觀景台已全部開放,21處停車區也已投入使用,剩餘(yu) 4處停車區將在2024年陸續建成投用。此外,公路的驛站、新能源補給站、智慧雲(yun) 控中心等仍在加緊建設,未來公路聯網成片、景點串珠成鏈,將更好實現遊客“進得來、慢下來、留下來”。

  民生路——

  出行便利,產(chan) 業(ye) 發展

  “通橋以後,交通越來越方便,我也能放心過退休日子嘍!”昌江黎族自治縣南羅村村民羊寅生說。

  過去,一條珠碧江橫在南羅村和儋州市鹽丁村之間。村民要去鄰村,得乘羊寅生那條3米多寬的渡船晃晃悠悠半個(ge) 小時。轎車、貨車繞道環島高速,時間更久。

  如今,隨著珠碧江大橋順利合龍,車輛往返兩(liang) 岸的時間由近2小時縮短為(wei) 10分鍾。這座大橋由中鐵二局承建,長3072米,是環島旅遊公路項目全線最長的橋梁。

  一橋飛渡煙波,通車取代擺渡,給村民出行帶來了真真切切的便利。

  “環島旅遊公路建成,提高公路網運輸效率,有利於(yu) 沿線市縣旅遊資源的開發和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三四工區片區負責人鄭永增介紹,環島旅遊公路不僅(jin) 是一條“旅遊路”,更是一條“民生路”。路線規劃之初,沿線群眾(zhong) 就盼著改善出行、發展產(chan) 業(ye) 。

  “從(cong) 臨(lin) 高縣最北端的臨(lin) 高角到儋州市最北端的兵馬角一段,海岸線曲折、海灣豐(feng) 富。”中交二公局環島旅遊公路項目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濤說,這段路程既能讓遊客欣賞河海交融的壯闊景色,又經過洋浦千年古鹽田、伏波廟等名勝古跡,“有很大的旅遊潛力。”

  僅(jin) 僅(jin) 在兩(liang) 年前,這片區域還沒有一條沿海公路,發展相對落後。龍豪村是臨(lin) 高縣臨(lin) 城鎮昌拱村下屬的自然村,毗鄰海南解放公園,距離臨(lin) 高縣城僅(jin) 有數公裏,與(yu) 外界的連接卻僅(jin) 靠一條狹窄的村道。漁獲出不去,旅遊進不來。

  “2023年6月,環島旅遊公路實現功能性通車後,村裏的海鮮、農(nong) 作物有了更好的銷售渠道。”昌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若羽說。如今,龍豪村村前還配套建設了2公裏騎行道,吸引不少從(cong) 海南解放公園遊玩歸來的遊客。“村裏積極向文旅方麵發展,已有20多戶村民有意願參與(yu) 民宿開發。”王若羽說。

  環保路——

  騰地給樹,生態優(you) 先

  冬日暖陽下,澄邁縣大豐(feng) 鎮紅樹灣的一片綠地上,3棵大樹靜靜矗立,離環島旅遊公路僅(jin) 有數米遠。3棵樹的樹齡都已超過百年,掛著古樹名木保護牌,四周拉起保護線。

  “最初的規劃路線覆蓋了這3棵老樹。最經濟的法子是移植,但會(hui) 讓樹木承擔很大風險。”六工區副總工吳同國向記者介紹,“最終我們(men) 選擇了一個(ge) 不經濟但環保的法子:變更原線路規劃,項目給樹讓路。”

  經過與(yu) 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溝通,大豐(feng) 鎮段的環島旅遊公路主線旁移數米,避開了古樹,因此也多了10萬(wan) 元的建設成本。“多花的是工程造價(jia) 上的‘小錢’,算的是生態保護的‘大賬’。”吳同國說。

  澄邁“騰地給樹”,儋州則“為(wei) 蛙修路”。

  驅車慢行,路旁蛙聲一片。環島旅遊公路儋州段,公路下藏著一條寬、高均為(wei) 2米的涵洞,全長22.5米。通道內(nei) ,左側(ce) 是混凝土台階,右側(ce) 是水道,鋪著碎石塊。

  “附近有一片青蛙棲息地,生活著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虎紋蛙等蛙類。公路橫貫而過,可能會(hui) 影響青蛙的遷徙和繁衍生息。”項目施工方中谘集團項目工程師邱鵬飛提議,“找一個(ge) 辦法,讓青蛙安全‘過馬路’。”

  經過4個(ge) 多月的實地踏勘、田野調查等,“蛙行道”的保護方案被敲定。“涵洞裏留了兩(liang) 條路。平時,青蛙‘走’右側(ce) 水路,沿著石塊通過。雨季的時候,就‘走’左側(ce) 台階。”邱鵬飛說。

  這是環島旅遊公路首條專(zhuan) 門給兩(liang) 棲動物通行的生態通道。通道外,項目方還根據青蛙習(xi) 性,在濕地補種浮萍等水生植物,用碎石塊鋪設了一條500多米長的引導遷徙走廊。

  為(wei) 蛙修路、為(wei) 魚砌坡、為(wei) 鳥留巢、為(wei) 樹騰地……“要將生態優(you) 先的理念體(ti) 現在海南環島旅遊公路項目建設的各個(ge) 環節。一棵樹、一隻小動物、一塊濕地都要精心嗬護,努力打造人與(yu) 自然共生共融、和諧共處的生態綠帶,守護好海南的碧海藍天、綠水青山。”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興(xing) 海說。

  本版製圖:沈亦伶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人民日報》( 2024年01月05日 第 02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