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藍色糧倉”挺進深遠海

發布時間:2024-01-11 11:02:00來源: 經濟日報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在沿海各地加速推進深遠海養(yang) 殖高質量發展下,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重力式網箱2萬(wan) 餘(yu) 口、桁架類網箱40個(ge) 、養(yang) 殖工船4艘;建成深遠海養(yang) 殖水體(ti) 4398萬(wan) 立方米,產(chan) 量39.3萬(wan) 噸,比“十三五”初期分別增加3.3倍和2.4倍。

  水產(chan) 品是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能夠增加食物總量,緩解主糧和畜禽產(chan) 品供給壓力。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居民對海水產(chan) 品的需求剛性增加,在陸域與(yu) 近海養(yang) 殖空間趨緊的情況下,蘊含廣大潛力的深遠海養(yang) 殖是建設“藍色糧倉(cang) ”、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徑。

  “與(yu) 傳(chuan) 統養(yang) 殖方式相比,深遠海養(yang) 殖的設施裝備更為(wei) 先進、養(yang) 殖技術更為(wei) 領先、產(chan) 業(ye) 鏈更為(wei) 完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漁業(ye) 漁政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發展深遠海養(yang) 殖除了能夠增加優(you) 質水產(chan) 品供給外,還能有效帶動水產(chan) 育種、預製菜加工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有力推動海水養(yang) 殖向現代化轉型升級。

  從(cong) 設施裝備水平看,深遠海養(yang) 殖采用的重力式網箱能夠實現在20米水深的灣口開放海域穩定養(yang) 殖,是目前深遠海養(yang) 殖最主要、最成熟的養(yang) 殖模式;桁架類網箱開發出了全潛式、半潛式、浮式、座底式等多種類型。養(yang) 殖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

  從(cong) 配套養(yang) 殖技術看,針對深遠海養(yang) 殖,沿海各地結合實際研發了一批適養(yang) 新品種,大西洋鮭、許氏平鮋、軍(jun) 曹魚等高值品種的選育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從(cong) 海洋生態保護看,深遠海養(yang) 殖通常布設在水質更優(you) 、流速更快、生態容量更大的海域,魚類在天然的環境裏生長,發病少,用藥少。養(yang) 殖的廢棄物能夠得到妥善處理,對環境影響比較小。

  當前,深遠海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已初步顯現。山東(dong) 省在青島、煙台、日照等地布設深遠海養(yang) 殖漁場,建成全球首艘10萬(wan) 噸級養(yang) 殖工船“國信1號”;福建省在連江定海灣培育形成桁架類網箱集群,“仿野生”大黃魚售價(jia) 顯著提高;廣東(dong) 省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大市場,在珠海枕箱島海域形成深遠海養(yang) 殖集聚區;海南省在樂(le) 東(dong) 龍棲灣海域將深遠海養(yang) 殖與(yu) 休閑型海洋牧場融合發展,實現經濟與(yu) 生態效益雙贏。

  “一艘10萬(wan) 噸級養(yang) 殖工船的產(chan) 能,相當於(yu) 陸上5000畝(mu) 的池塘養(yang) 殖場、3000個(ge) 以上的近岸漁排。”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漁業(ye) 機械儀(yi) 器研究所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周榮告訴記者,站在產(chan) 業(ye) 發展的角度來看,盡快破解以往生產(chan) 方式的局限至關(guan) 重要,關(guan) 鍵在於(yu) 建立“以養(yang) 為(wei) 主、陸海統籌、全生產(chan) 鏈集成”的新型生產(chan) 方式。深遠海大型養(yang) 殖工船的研發正是以此為(wei) 導向,形成了變革性的創新效應,不僅(jin) 讓水產(chan) 品質量有了實質性的保障和提升,還使水產(chan) 養(yang) 殖走上“生產(chan) 不爭(zheng) 土地、用水不占水源、排放不影響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深遠海養(yang) 殖涉及養(yang) 殖生產(chan) 、裝備建造、生態環保、科技創新、檢驗登記、安全生產(chan) 、用海管理等多個(ge) 方麵。其中,優(you) 化養(yang) 殖用海管理、推行生態化養(yang) 殖用海方式,是促進海水養(yang) 殖業(ye) 提檔升級、建設“藍色糧倉(cang) ”的重要基礎。

  2023年12月13日,《關(guan) 於(yu) 優(you) 化養(yang) 殖用海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從(cong) 科學確定養(yang) 殖用海規模與(yu) 布局、分類管控新增養(yang) 殖用海、穩妥處置現有養(yang) 殖用海等六方麵提出一係列政策措施。

  在深遠海養(yang) 殖用海管理方麵,《通知》提到,要拓展深水遠岸宜漁海域,優(you) 化養(yang) 殖用海布局,積極支持深遠海養(yang) 殖和海洋牧場用海,加快重力式網箱、桁架類網箱、養(yang) 殖工船等深遠海養(yang) 殖漁場建造應用。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漁業(ye) 漁政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加快推進深遠海養(yang) 殖發展要堅持科學布局,在充分評估經濟、安全、環保等因素的基礎上,規劃布局深遠海養(yang) 殖,促進產(chan) 業(ye) 規範有序發展;堅持科技引領,以產(chan) 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集聚力量加大對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科研攻關(guan)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綠色生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深遠海養(yang) 殖全過程,促進生產(chan) 和生態協調發展;堅持安全發展,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保障生產(chan) 安全、生物安全、產(chan) 品質量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

  紀文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