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陪吃陪聊陪護,反腐也需警惕“情感式圍獵”

發布時間:2024-01-11 14:58:00來源: 新京報

  “他認為(wei) 當下如果赤裸裸地一事一結容易暴露,也容易把人嚇跑,要轉而感情投資、長線投資,讓對方不覺危險,而是感到快樂(le) 。”1月9日晚播出的反腐大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第四集《一體(ti) 推進“三不腐”》中,曝光了不法商人圍獵領導幹部的細節。商人劉琦的這番行賄“心得”,尤其引人深思。

  反腐敗高壓態勢下,受賄渠道在隱形變異,商人圍獵手段也在隱形變異。當送錢送物顯得過於(yu) 直白,存在暴露風險的時候,那些隱而不顯的新花招,就有了“用武之地”。這正是“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的用意所在。而對這類行賄新手段,尤需保持足夠警惕,及時亮劍。

  片中曝出的劉琦案例,正是這類行賄者的代表。與(yu) “把錢送到辦公室”不同,劉琦為(wei) 了傍上範一飛(中國人民銀行原黨(dang) 委委員、副行長)這棵大樹,可謂費盡心機。

  他把公司的部分股票以簽協議轉讓的方式,“賣”給範一飛的弟弟;範一飛愛好音樂(le) ,劉琦就送上高級音響、請聽音樂(le) 會(hui) ;範一飛愛吃什麽(me) ,對什麽(me) 話題感興(xing) 趣,劉琦就針對性陪吃陪聊。甚至,範一飛生病住院,劉琦都每天貼身陪護。

  就這樣,在陪吃陪聊陪護的持續感情投資下,劉琦逐漸走進了範一飛的朋友圈、生活圈,不僅(jin) “辦成很多事情”,還拉攏腐蝕更多領導幹部為(wei) 己所用。

  這種行賄方式,不隻其外在形式具有隱蔽性,長期的“投其所好”,也讓行賄對象在體(ti) 會(hui) “交往過程中的快樂(le) ”時,容易放鬆警惕,混淆公私邊界。心理防線一旦失守,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就成脫韁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這也提醒,當行賄的載體(ti) ,演變為(wei) 某種長時間的場景陪伴時,公職人員尤其要加強自我行為(wei) 約束;麵對行賄者打感情牌等種種套路,更要守住原則底線。

  說到底,行賄者不走正路,動再多的歪心思,到頭來也終將行之不遠。劉琦案例,也是對此類人員的一記警示。

  □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