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聯合創新,推動產業標準化發展(經濟聚焦)

發布時間:2024-01-11 14:5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上海鼓勵多元經營主體(ti) 形成企業(ye) 聯合體(ti) ,針對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研究新標準,為(wei) 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支撐。目前,隨著標準化創新工作不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標準化領域人才不斷集聚,上海正通過大膽探索和改革創新,開啟新興(xing) 領域的標準化布局。

  晚上8點,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夏晨光在辦公室剛忙完工作,微信群裏彈出一條消息,原來上海市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工程師蘭(lan) 彥宇找他討論一個(ge) 專(zhuan) 業(ye) 知識。很快,微信群裏就職於(yu) 上海聯影、微創集團等企業(ye) 和研究機構的專(zhuan) 業(ye) 人士也加入進來,一場臨(lin) 時的視頻會(hui) 議便開始了……

  這些不同企業(ye) 、機構的人為(wei) 何能高效地聚在一起?原來近些年,上海鼓勵多元經營主體(ti) 形成企業(ye) 聯合體(ti) ,針對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研究新的標準,助力整合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為(wei) 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出謀劃策。

  企業(ye) 聯合體(ti) 的頭腦風暴,也能製度化落地。2023年10月14日開始施行的《上海市促進浦東(dong) 新區標準化創新發展若幹規定》,提出標準創新聯合體(ti) 和企業(ye) 聯合標準的概念。夏晨光所在的醫療器械標準創新聯合體(ti) ,最終形成的標準也可以獲得正式編號對外發布。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標準是經濟活動的技術支撐,是國際經貿往來與(yu) 合作的“通行證”,上海正通過大膽探索和改革創新,開啟新興(xing) 領域的標準化布局。

  產(chan) 業(ye) 發展新趨勢,推動標準化改革

  “數字經濟時代,一些標準落後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新趨勢。”

  “產(chan) 業(ye) 發展跨界性越來越強,標準應該更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創新處處長李菁在企業(ye) 走訪調研時,總能聽到不少類似的聲音。“當前,我國標準主要分為(wei) 政府類標準和市場類標準。政府類標準保基本、保安全,製定周期相對較長。市場類標準如企業(ye) 標準、團體(ti) 標準,在跨界和國際交流方麵有一定不足。”李菁說,“上海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呈現‘快、活、高、新’的特點,產(chan) 業(ye) 發展新趨勢需要標準化改革的支撐。”

  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九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關(guan) 於(yu) 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製定浦東(dong) 新區法規的決(jue) 定。運用這一重要製度工具,上海逐步建立完善與(yu) 支持浦東(dong)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ti) 係。上海通過政府部門“搭台子”,企業(ye) 、研究機構、專(zhuan) 家智庫形成聯合體(ti) “唱主角”,加快推進標準化創新工作。

  很快,綠色低碳轉型、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標準化創新項目陸續立案,參與(yu) 起草的單位涉及設計、研發、生產(chan) 、采購、消費等各環節,產(chan) 品、服務跨越不同行業(ye) 。每家單位派出標準化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士,自發形成標準創新聯合體(ti) ,在無數次座談會(hui) 、視頻會(hui) 中進行頭腦風暴,數易其稿,最終形成一份份專(zhuan) 業(ye) 知識紮實的企業(ye) 聯合標準。

  參與(yu) 的起草人供職於(yu) 不同企業(ye) 、機構,有些企業(ye) 在行業(ye) 中還是競爭(zheng) 關(guan) 係,就算個(ge) 人有意願參與(yu) ,企業(ye) 能答應嗎?“大企業(ye) 本就重視標準化工作,如果產(chan) 業(ye) 鏈對某項標準有了共識,也能方便企業(ye) 尋找配套供應商。”夏晨光解釋,中小企業(ye) 尤其是一些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可以通過參與(yu) 標準製定快速了解行業(ye) 現狀和發展趨勢,“通過標準化推動整個(ge) 行業(ye) 更加規範,對企業(ye) 自身也有益。企業(ye) 間並不是零和關(guan) 係。”

  “標準不是定得越高越好,還要顧及行業(ye) 整體(ti) 發展情況。在起草過程中盡可能多地納入多元經營主體(ti) ,這很有必要。”李菁說。

  不同主體(ti) 協同,標準追上技術迭代

  近年來,隨著產(chan) 業(ye) 發展,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等技術組織越來越成為(wei) 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卻較難與(yu) 上下遊企業(ye) 聯合製定標準。因此,上海在浦東(dong) 新區法規中創設企業(ye) 聯合標準製度,鼓勵各類經營主體(ti) 自發形成標準創新聯合體(ti) ,根據市場需求製定企業(ye) 聯合標準,提高標準對技術迭代的反應能力。

  2023年9月15日,夏晨光與(yu) 團隊成員共同起草的標準文件《有源醫療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等級劃分》獲得了正式編號並對外發布,開始接受來自市場的檢驗。該標準應用於(yu) 醫療領域,如X光、心電監護設備等,有利於(yu) 及時鑒別醫療器械的質量和性能。

  “如果早有這份標準,企業(ye) 會(hui) 少走很多彎路!”微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從(cong) 事可靠性研究的工程師感慨。接下來,他們(men) 將按照這份標準繼續完善可靠性實驗的體(ti) 係。

  這套標準也有實實在在的經濟價(jia) 值。有工程師測算過,如果在醫療產(chan) 品的研發階段就引入可靠性思維,可以大幅降低產(chan) 品的返工次數和售後維修成本。研發型企業(ye) 通過這套標準優(you) 化產(chan) 品開發流程,就像使用一套通用語言,能快速找到適配的供應商和製造商,讓科技創新產(chan) 品快速投入市場,科技成果及時得到轉化。

  這項標準發布後,許多醫療器械企業(ye) 前來谘詢,蘭(lan) 彥宇也開起了培訓講座。“希望這套標準可以進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標準隻有用起來,才有生命力。”蘭(lan) 彥宇說。

  截至目前,已有4項企業(ye) 聯合標準對外發布。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牽頭起草的《智慧酒店機器人技術要求》規定了酒店機器人的電池兼容、安全性能等要求,保障該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牽頭起草的標準,涵蓋了鋼材、鍛造、新材料等主體(ti) ,解決(jue) 了大規格鈦合金材料在國產(chan) 飛機機身、機翼上的應用問題,有助於(yu) 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

  布局人才培養(yang) 引進,滿足市場需求

  2023年10月中旬,上海市標準化創新中心(物流)負責人、上海第二工業(ye) 大學經管學院科研院長郝皓教授主導編寫(xie) 的有關(guan) 動力電池回收的標準剛一發布,他便帶上這份方案去參加一場國際會(hui) 議。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受到多國重視,如何實現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是各類國際技術組織會(hui) 議討論的焦點之一。郝皓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增長很快,製定標準是鞏固技術優(you) 勢的一個(ge) 重要手段。”

  在標準化人才領域,上海也抓緊布局。上海二工大敏銳察覺到市場上的人才需求,2023年向教育部申請到標準化工程的本科專(zhuan) 業(ye) ,首批招錄了40名新生。郝皓表示,當前的就業(ye) 市場上,標準化領域人才十分緊缺,他們(men) 不僅(jin) 要掌握專(zhuan) 業(ye) 知識,還要熟悉國際經貿規則,熟練掌握外語,屬於(yu) 複合型人才,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ang) 。

  引進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注冊(ce) 專(zhuan) 家,是標準化人才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上海正努力吸引更多注冊(ce) 專(zhuan) 家落戶上海,並以此為(wei) 支點,撬動人才、技術、資金、組織等資源要素。

  “在標準化領域,如果把職稱和學曆作為(wei) 一把尺子去衡量,有的專(zhuan) 家可能無法通過申請。但如果其在國際電子商務和物流等技術委員會(hui) 擔任要職,正是上海所需要的人才。通過浦東(dong) 的先行先試,這樣的專(zhuan) 家憑借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的突出貢獻,也能獲得申報落戶資格。”李菁說,在人才引進層麵,上海不設置條條框框,而是優(you) 化考核標準,真正將人才政策的紅利落到實處。

  據介紹,2023年12月6日,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公布首批“明珠計劃”高峰人才、領軍(jun) 人才等名單,13位國際標準化專(zhuan) 家入選。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