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業邁向提質增效階段
2023年是民航業(ye) 曆經疫情衝(chong) 擊後固本培元、恢複發展的關(guan) 鍵一年。行業(ye) 穩中求進,安全形勢總體(ti) 平穩,運輸生產(chan) 有序恢複,運行品質穩步提升,科教創新蓄勢儲(chu) 能,國際開放合作深入拓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中國民航局局長宋誌勇表示,隨著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增多,民航業(ye) 將進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周期,運輸生產(chan) 回歸自然增長,全麵跨入提質增效階段,逐步邁入產(chan) 業(ye) 融合時代。
豐(feng) 富產(chan) 品拉動需求
2023年,民航業(ye) 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億(yi) 噸公裏、旅客運輸量6.2億(yi) 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98.3%、146.1%、21%,分別恢複至2019年的91.9%、93.9%、97.6%。國內(nei) 航線客運規模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比2019年增長1.5%。國際客運航班從(cong) 2023年年初的每周不到500班恢複至每周4600餘(yu) 班,複航國家數量達到疫情前89.2%。中美定期直飛客班增至每周63班,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恢複水平高於(yu) 國際航線整體(ti) 水平6.2個(ge) 百分點。
2024年,民航業(ye) 將全麵拉動航空市場需求,力爭(zheng) 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分別達到1360億(yi) 噸公裏、6.9億(yi) 人次和760萬(wan) 噸。
宋誌勇表示,2024年,將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以擴大國內(nei) 民航市場需求為(wei) 戰略基點,挖掘國內(nei) 民航市場新增長點,推動國際民航市場加快恢複,提升航空物流服務能力,大力服務低空經濟發展。
在國內(nei) 市場,將鼓勵大型骨幹航空公司打造樞紐間空中快線,鼓勵中小航空公司專(zhuan) 注支線市場,鼓勵企業(ye) 探索創新商業(ye) 模式、服務產(chan) 品。加快推進“幹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體(ti) 係建設,力爭(zheng) 國內(nei) 航線網絡通達性拓展30%以上。深化“空鐵聯運”合作,打造高品質數字化、智慧化空鐵聯運產(chan) 品。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建議,在總結此前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優(you) 化“幹支通,全網聯”數字化雙平台建設,引導內(nei) 蒙古、雲(yun) 南、新疆、四川等地穩妥推進試點工作,支持機場推進中轉通程快線試點,完善中轉流程,縮短中轉時間,優(you) 化中轉體(ti) 驗。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葛金梅建議,通過提升服務、豐(feng) 富產(chan) 品等措施深化空鐵聯運。建立空鐵聯動服務機製,通過一站式一鍵式購票、規劃最優(you) 換乘路線、增加標識指引、提供“門到門”的全程行李服務以及免費餐食等措施便利空鐵聯運旅客出行。加強品牌建設,擴大空鐵聯運的輻射範圍,豐(feng) 富空鐵聯運服務產(chan) 品,尤其是打造樞紐機場往返熱門景點的快線產(chan) 品,方便旅客出行。加強共享,不斷優(you) 化服務,包括空鐵聯程數據共享、功能空間共享、設施設備共享等,提升空鐵聯運旅客的用戶體(ti) 驗感。
在國際市場,民航業(ye) 將推進中美直航航班大幅增加。積極擴大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權安排,深化與(yu) 中亞(ya) 、中東(dong) 、非洲等地區合作。
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梁楠表示,隨著我國簽證政策不斷優(you) 化調整和通關(guan) 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旅客出入境意願有望進一步提升,2024年春節前後國際出行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釋放。民航局已經要求各航空公司在確保運行安全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加大國際航線特別是周邊國家航線的運力投入,加快恢複國際航班。目前,各航空公司已經提出春運期間新增國際定期航班及加班包機安排超過2500班。
壓緊壓實安全責任
目前,我國民航業(ye) 在發展中仍然存在安全水平要求不斷提高與(yu) 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
2023年,在飛行量逐步恢複至2019年水平的情況下,運輸航空責任原因征候和嚴(yan) 重征候萬(wan) 時率分別較2019年下降71.2%和69%。在通用航空飛行量較2019年增長27.5%的情況下,通航事故萬(wan) 架次率較2019年下降42.1%。
宋誌勇表示,2024年,民航業(ye) 將努力實現高水平航空安全。強化安全生產(chan) 責任落實,狠抓人員資質能力建設,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提升安全監管效能,堅決(jue) 貫徹落實“確保航空運行絕對安全”和“確保人民生命絕對安全”要求。
中國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李勇表示,民航局研究製定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文件明確了今後要著力抓好的10個(ge) 方麵28條重要任務,包括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深入落實安全生產(chan) 責任製、確保安全責任壓緊壓實,嚴(yan) 格執行規章製度、深入推進依法治理,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動智慧民航安全監管等。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hui) 航空安全工作委員會(hui) 總幹事舒平認為(wei) ,我國民航行業(ye) 在空域開放使用、應急處置能力、安全監管效能和部分人員素質等方麵均存在不足和短板。為(wei) 了在航班密度提升的基礎上保持航空安全水平,營造民航企業(ye) 良好生存環境、普及航空安全知識等是有效途徑。
推進智慧民航建設
2024年,民航業(ye) 將以科技創新推動民航產(chan) 業(ye) 創新,推進智慧民航建設,培育航空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推動民航產(chan) 業(ye) 鏈向上下遊延伸、向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
為(wei) 了推進智慧民航建設,民航業(ye) 將加快推進行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繼續擴大智慧民航建設試點範圍;加快推進行業(ye) 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強民航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生產(chan) 運行係統網絡安全保障,增強係統可靠性和業(ye) 務連續性。
葛金梅認為(wei) ,智慧民航建設主要包含三方麵:推進機場尤其是千萬(wan) 級機場的旅客全流程無紙化以及行李全流程跟蹤建設,實現“出行一張臉”的智慧化出行;繼續擴大貨運電子單證應用,提升航空貨運數字化、無紙化水平,實現“物流一張單”的智慧物流;加強數據共享、數據流通以及數字技術創新,打破數據孤島、數據共享壁壘,加強運行資源統籌調度、協同管理,推動行業(ye) 高效運行。
2024年,民航業(ye) 將做好C919、ARJ21證後管理,做好C919、ARJ21改型優(you) 化適航審查,推動國產(chan) 民用飛機性能持續提升。同時,做好CJ-1000A、AG600等國家重點型號審定,推進C919飛機EASA(歐洲航空安全局)認可審查,推動國產(chan) 民用飛機走出國門。
民航業(ye) 將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創新支撐體(ti) 係,進一步完善麵向生產(chan) 一線的科教創新體(ti) 係,解決(jue) 民航重大技術裝備、關(guan) 鍵生產(chan) 運行係統、核心商務服務係統等問題,防範化解影響行業(ye) 長遠發展的係統性風險。
2023年12月,中國民航局發布《民航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目標是到2035年,發展形成覆蓋安全保障、適航審定、空事係統、機場、空管、航空器運行與(yu) 運輸服務、監管等全要素、全流程的中國新一代民航係統技術體(ti) 係,基本建成引領民航高質量發展、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民航科技創新能力體(ti) 係和戰略科技力量。
“構建自主可控的創新支撐體(ti) 係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完善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同時也需要上下遊企業(ye) 協同發力。”占芬建議。
崔國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