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企業韌性
AI(人工智能)已經成為(wei) 當今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事實上,在2017年,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便提出“All in AI”,並開啟圍繞3S(智能設備、智能基礎設施、智能行業(ye) 方案服務)的智能化轉型戰略。2023年,楊元慶帶領聯想集團(以下簡稱“聯想”)進一步聚焦AI,提出“AI for All”的技術願景,著力打造人人可以共享的AI驅動的智能製造產(chan) 品。
楊元慶說,“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飛躍式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第一次變得如此真實,與(yu) 每一個(ge) 人、每一家企業(ye) 息息相關(guan) 。我們(men) 在為(wei) 技術進步歡欣雀躍的同時,也開始了更深層次的探求”。
韌性增長
回顧聯想2023年的發展,楊元慶總結了3個(ge) 關(guan) 鍵詞:韌性增長、轉型深化和智能領航。
對於(yu) 包括聯想在內(nei) 的PC(個(ge) 人計算機)企業(ye) 來說,2023年是“不太友好”的一年。一方麵,企業(ye) 受到多方麵的影響,渠道商庫存高企;另一方麵,AI技術的發展讓企業(ye) 處在行業(ye) 變革的時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聯想近日公布的2023至2024財年第二季度(2023年7月至9月)報告顯示,其上半財年(2023年4月至9月)收入273.1億(yi) 美元(約合1944.5億(yi) 元),同比下降約20%,但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環比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至17.5%。
“可以肯定地說,本財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要好,今後有望恢複增長。”楊元慶說。
麵對諸多不確定性,楊元慶將公司業(ye) 績重回增長軌道歸因於(yu) “韌性”。“韌性,是企業(ye) 在麵對很多不確定因素時的最重要基礎,可以拆解為(wei) ‘三個(ge) 堅定’。”他說。
第一,堅定築牢核心競爭(zheng) 力。過去一年,聯想在深圳南方智能製造基地、天津創新產(chan) 業(ye) 園以及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工廠陸續開工。聯想在全球擁有35個(ge) 製造基地,80多個(ge) 物流分銷中心,2000多家供應商,擁有複雜的全球供應鏈網絡。未來,聯想會(hui) 繼續鞏固拓展企業(ye) 的核心供應鏈體(ti) 係。
第二,堅定戰略執行。聯想在2017年就提出3S智能化轉型戰略。如今,非PC業(ye) 務占比已超過40%,集團已經成為(wei) 智能化解決(jue) 方案的提供商。
第三,堅定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聯想的研發投入是圍繞“端—邊—雲(yun) —網—智”的“新IT”技術架構進行的。
“我一直強調,企業(ye) 的健康經營和投入要相輔相成,要把韌性運營放在首要位置。”楊元慶說,集團計劃在未來3年內(nei) 投資10億(yi) 美元,用於(yu) 加大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和創新。
2014年,楊元慶意識到,集團不能隻依靠PC業(ye) 務,要實現多元化發展。隨後,集團收購了IBM x86服務器、摩托羅拉手機等業(ye) 務。“不管是PC也好、手機也好、服務器也好,都屬於(yu) 計算力。”楊元慶說,有了計算力,可以將工作變得數字化,再對數字化積累的大量數據加以利用,就可以產(chan) 生智能化。
楊元慶說:“我們(men) 積累的這些業(ye) 務數據就像一顆顆珍珠,單獨存放有其自身的價(jia) 值,如果把它們(men) 串成項鏈,價(jia) 值會(hui) 更高。而智能化就是把所有珍珠串聯在一起的那根線。”
有了智能終端、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設施(包括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私有雲(yun) 、公有雲(yun) 、高速網絡等),就可以幫助各行各業(ye) 實現智能化。“聯想的‘端—邊—雲(yun) —網—智’、圍繞3S智能化轉型戰略相關(guan) 業(ye) 務,就是智能化。”楊元慶強調。
投入AI大潮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引領下,PC是用戶接入AI場景的最大入口之一,很可能僅(jin) 次於(yu) 手機,因此PC變成了競爭(zheng) 市場。根據IDC數據統計,作為(wei) PC行業(ye) 的領頭羊,在2023年第三季度,聯想共賣出1600多萬(wan) 台PC。
楊元慶宣布,聯想2024年將推出新一代AI PC,也就是人工智能雙胞胎(AI Twin)的第一代產(chan) 品。所謂“人工智能雙胞胎”就是在用戶智能設備裏“再造一個(ge) 自己”,就像雙胞胎一樣。雙胞胎整個(ge) 生命周期的文件、檔案、數據,都由用戶掌控。
AI PC可以運行經過壓縮的個(ge) 性化大模型,能夠執行一定範圍的推理功能,在飛行模式下能使用公共大模型的部分功能,比如,寫(xie) 文章、文生圖或者寫(xie) PPT、寫(xie) 代碼。而承載人工智能雙胞胎的設備形態,可能是電腦,可能是手機,也可能是包括電腦、手機和家庭服務器在內(nei) 的邊緣計算組合體(ti) 等。
人工智能雙胞胎同樣可以賦能各行業(ye) 企業(ye) 。楊元慶判斷,一方麵,企業(ye) 需要混合式IT基礎架構,比如,公有雲(yun) 、私有雲(yun) 、本地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相結合的基礎設施,來支撐混合式人工智能。另一方麵,現在人工智能計算主要學習(xi) 的是工作負載,將來響應用戶問題、對話的推理工作負載會(hui) 越來越多。
“推理所需要的計算資源是巨大的,如果都發生在雲(yun) 上,是不經濟、沒效率的。將來會(hui) 有更多的推理發生在邊緣、在端,這才是經濟效率。”楊元慶說。
頭部互聯網企業(ye) 和創業(ye) 公司所能想到的業(ye) 務和領域,聯想做到了全覆蓋,比如,公有雲(yun) 、私有雲(yun) ,本地數據中心或者邊緣計算,聯想都有相應的產(chan) 品推出。
AI大潮已來,這或許是聯想等待已久的機會(hui) 。
閆俊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