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截至2023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99.1萬件
中新網1月16日電 國新辦16日就2023年知識產(chan) 權工作進展情況舉(ju) 行發布會(hui) 。會(hui) 上,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截至2023年底,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99.1萬(wan) 件。其中,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01.5萬(wan) 件。我國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11.8件。
胡文輝表示,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同時也是知識產(chan) 權管理體(ti) 製改革之年。一年來,全國知識產(chan) 權係統順利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知識產(chan) 權工作穩中有進、進中提質,取得沉甸甸的成績,呈現出嶄新氣象。相關(guan) 進展情況如下:
知識產(chan) 權各項主要數據情況
(一)專(zhuan) 利方麵
全年授權發明專(zhuan) 利92.1萬(wan) 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209萬(wan) 件,外觀設計專(zhuan) 利63.8萬(wan) 件。專(zhuan) 利複審結案6.5萬(wan) 件,無效宣告結案0.77萬(wan) 件。受理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7.4萬(wan) 件。中國申請人提交海牙外觀設計國際申請1814件。
截至2023年底,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99.1萬(wan) 件。其中,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01.5萬(wan) 件。我國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11.8件。
(二)商標方麵
全年注冊(ce) 商標438.3萬(wan) 件。完成商標異議案件審查15.3萬(wan) 件。完成各類商標評審案件審理37.3萬(wan) 件。收到中國申請人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ce) 申請6196件。
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效商標注冊(ce) 量為(wei) 4614.6萬(wan) 件。
(三)地理標誌方麵
全年批準地理標誌產(chan) 品13個(ge) ,核準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201件。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經營主體(ti) 5842家。
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誌產(chan) 品2508個(ge) ,核準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7277件,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經營主體(ti) 總數達2.6萬(wan) 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年產(chan) 值超過8000億(yi) 元。
(四)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方麵
全年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發證1.1萬(wan) 件。
截至2023年底,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7.2萬(wan) 件。
(五)知識產(chan) 權保護方麵
全年啟動建設首批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示範區10家,完成第二批15家的遴選和公示工作。新建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8家、快速維權中心7家,總數達112家。新設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21家、海外分中心2家,總數達45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提升至82.04分。
(六)知識產(chan) 權運用方麵
全年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8539.9億(yi) 元,惠及企業(ye) 3.7萬(wan) 家。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增加值為(wei) 15.3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7.1%(未扣除價(jia) 格因素),占GDP比重升至12.7%。
數據反映出的主要特點
一是知識產(chan) 權擁有量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底,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01.5萬(wan) 件,同比增長22.4%,首次超過400萬(wan) 件。其中,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166.5萬(wan) 件,占41.5%,較上年提高1.1個(ge) 百分點。國內(nei) 注冊(ce) 商標有效量為(wei) 4404.7萬(wan) 件,同比增長8.4%。
二是企業(ye) 創新活動保持活躍。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nei) 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的企業(ye) 達42.7萬(wan) 家,較上年增加7.2萬(wan) 家。國內(nei) 企業(ye) 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290.9萬(wan) 件,占比增至71.2%,首次超過七成,創新主體(ti) 地位進一步凸顯。
三是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強勁。按照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劃分的35個(ge) 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增速前三的技術領域分別為(wei) 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9.4%、39.3%和30.8%,遠高於(yu) 國內(nei) 平均增長水平,表明我國在數字技術領域保持了較高的創新熱度,為(wei)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增效。
四是質押融資普惠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8539.9億(yi) 元,同比增長75.4%。質押登記項目4.2萬(wan) 筆,同比增長49.2%。質押金額1000萬(wan) 元以下的普惠貸款惠及中小微企業(ye) 2.6萬(wan) 家,同比增長44%。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成為(wei) 企業(ye) 盤活無形資產(chan) ,築造市場優(you) 勢,增強創新發展動能的重要措施。
五是知識產(chan) 權海外申請平穩向好。全年,中國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海牙外觀設計國際申請、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ce) 申請穩居世界前列。其中,PCT專(zhuan) 利申請量與(yu) 上年基本持平,馬德裏商標注冊(ce) 申請量同比增長6.3%。分析發現,年度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靠前的中國企業(ye) 與(yu) 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ce) 申請量靠前的中國企業(ye) 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表明中國企業(ye) 的創新保護意識和品牌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更加注重知識產(chan) 權的全麵布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