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等墟”買年貨 僑鄉台山舊俗迎新年

發布時間:2024-01-23 15:1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江門1月23日電 題:“等墟”買(mai) 年貨 僑(qiao) 鄉(xiang) 台山舊俗迎新年

  作者 李曉春 郭軍(jun)

  臨(lin) 近春節,著名僑(qiao) 鄉(xiang) 廣東(dong) 台山的各個(ge) “墟”比平日熱鬧不少,處處充滿年味,當地民眾(zhong) “等墟”(台山話,趕集之意)買(mai) 年貨,紛紛稱“好心喜”(台山話,好開心之意)。

  在台山,墟的興(xing) 盛得益於(yu) 民間豐(feng) 厚的僑(qiao) 匯。在1920年全麵建成通車的新寧鐵路聯通之下,墟市更是迎來繁榮時期,至今有近百座以騎樓街區為(wei) 載體(ti) 的僑(qiao) 墟較為(wei) 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目前,台山部分的墟已撤銷墟期或閑置,但仍有36處充滿活力和延續著“墟日”的傳(chuan) 統。

  “台山各地的‘墟日’很有規律,舊時多按農(nong) 曆,如今多按陽曆,逢2、7墟日有溫泉墟、田頭墟、墩寨墟、陡門墟;逢3、8墟日有衝(chong) 蔞墟、三八墟、深井墟;逢4、9墟日有四九墟、井崗墟、潮境墟;逢5、10墟日有五十墟、水步墟、都斛墟、隆文墟。”現居美國紐約的台山鄉(xiang) 親(qin) 伍大爺如數家珍,他曾在五十墟居住過20多年,至今仍記得每逢春節前的五十墟墟日非常興(xing) 旺,眾(zhong) 多靠“走墟”謀生的商販前去賣春聯、糖果、衣服、鞋子、煙花爆竹等。

  “一到臨(lin) 近春節的墟日,村民們(men) 來隆文墟買(mai) 年貨,其中擺賣春聯的攤位最受歡迎。本地百姓家家戶戶在門口貼春聯,迎春接福!”1月20日,台山端芬鎮隆文村村民許大爺表示,貼上春聯的房屋才顯得有年味。

  “以前在台山過年,糖果必不可少,品種多,可混搭著買(mai) 。當年一聽到有糖果吃,我就‘好心喜’!”從(cong) 新西蘭(lan) 回台山過年的梅女士稱,她至今仍記得8歲那年母親(qin) 帶她去“等墟”買(mai) 了一袋濕糖果,從(cong) 端芬鎮山底墟走回家的途中,嘴饞的她已偷吃了一大半。

  “20世紀90年代後期,賣童裝最暢銷,長輩們(men) 平日節衣縮食為(wei) 孩子添套新衣過春節,孩子們(men) ‘好心喜’。”現居深圳的台山鄉(xiang) 親(qin) 李女士稱,她與(yu) 丈夫曾在台山鄉(xiang) 鎮“走墟”擺賣衣服10多年,春節前的墟日是他們(men) 最忙碌的時段。

  “今天墟日,特意帶奶奶出來‘等墟’買(mai) 新衫,她逛墟時逢熟人就講‘好心喜’!”1月19日,在廣州工作的台山四九鎮人伍小姐表示,她從(cong) 小跟著奶奶生活,“以前都是奶奶給我買(mai) 新衣服、新鞋過春節,如今輪到我來寵奶奶了”。

  “春節前,長輩們(men) ‘等墟’會(hui) 買(mai) 回些銀寶、香燭、爆竹等祭祖用品。我讀小學那時,經常將家中的爆竹偷出來與(yu) 小夥(huo) 伴們(men) 一起燃放,被父母發現狠狠批評了好幾回。”長期在湖北工作的台山鄉(xiang) 親(qin) 馬先生說,如今他每次回台山過春節都會(hui) 帶小孩去“等墟”買(mai) 煙花,孩子們(men) “好心喜”。

  眼下,在台山逢墟幾乎都能見到賣竹器等手工品的攤檔。“臨(lin) 近春節,不少村民來買(mai) 炊糍籠、兜籮、雞籠、簸箕、板凳。”開著手扶拖拉機“走墟”的伍大爺透露,雖然社會(hui) 發展使商場出現很多替代品,但實惠精美的傳(chuan) 統手工品在台山鄉(xiang) 鎮依然很多人買(mai) 。

  “走墟”為(wei) 生的商販每逢墟日都會(hui) 到特定地段擺攤。如今“等墟”已成為(wei) 多數海內(nei) 外台山人的一種鄉(xiang) 愁、一種情結。(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