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05後中國小將在冬青奧會閃耀登場

發布時間:2024-01-23 16:0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第一個(ge) 比賽日,1金2銀;第二個(ge) 比賽日,2金1銀。自2024年冬青奧會(hui) 於(yu) 1月19日在韓國江原道開幕後,短短兩(liang) 個(ge) 比賽日,楊婧茹、李金恣、張心喆3名中國小將就在短道速滑賽場摘金奪銀,將中國隊金牌數追平上屆(2020年瑞士洛桑冬青奧會(hui) 中國代表團成績為(wei) 3金4銀5銅——記者注),代表中國05後小將驚豔亮相。

  本屆冬青奧會(hui) 共有來自81個(ge) 國家和地區奧委會(hui) 的約1900名運動員參賽,運動員年齡為(wei) 14-18歲。這是北京冬奧會(hui) 後,中國首次組隊參加冬季項目國際綜合性運動會(hui) ,56名中國小將將參加全部7個(ge) 大項中12個(ge) 分項、50個(ge) 小項的比賽,這群平均年齡為(wei) 16.85歲的年輕人將與(yu) 來自全球各地的同齡人一起,在“職業(ye) 生涯隻能參加一次”的奧運賽事中“共成長、永閃耀”。

  一次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亮相

  中國代表團在本屆賽會(hui) 上的“首金”來自“最後一名”楊婧茹。

  1月20日,在隊友李金恣的配合下,楊婧茹以套圈、尾隨、在隊伍的“最後一名”衝(chong) 線的戲劇性方式,獲得冬青奧會(hui) 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金牌,“短道速滑最強大腦”“兔子戰術”等詞條迅速衝(chong) 上熱搜。

  “你在前麵滑,所有人都跟不上你,感覺自己太牛了。”短道速滑曾給予楊婧茹的成就感在本場比賽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場地周長隻有111.12米的賽場,1500米需要滑13圈半,當選手們(men) 出發不到半圈時,楊婧茹就率先從(cong) 外道加速超越,默默擴大領先優(you) 勢,直至完成套圈任務後,成為(wei) 領先的“兔子”,之後降速穩穩地滑在隊伍最後,造成視覺上“最後一名”的假象。

  當比賽進入到最後階段,鑽進楊婧茹“圈套”的其他選手忙不迭地衝(chong) 刺時,才意識到還剩一圈沒有滑完,此時,楊婧茹已經穩穩滑過終點線,李金恣則在對手混亂(luan) 的提前衝(chong) 刺中突出重圍,最終獲得銀牌。

  “兔子戰術”也叫“套圈戰術”,考驗的不僅(jin) 是誰“更聰明”,執行時,對選手的體(ti) 能和耐力也有很高要求。特別對處於(yu) 生長發育期的女選手而言,這種“儲(chu) 備”還需要克服更多現實困難。“教練讓我們(men) 減肥,從(cong) 八九點一直減到晚上12點,減1個(ge) 小時上一次秤。”楊婧茹透露,為(wei) 了保持競技水平,控製體(ti) 重是必經之路,她常常一邊哭一邊跑,擦幹眼淚,又要迎接第二天的早冰,“當時都有點不想練了”。

  楊婧茹來自“短道速滑之鄉(xiang) ”黑龍江七台河,這座培養(yang) 了楊揚、王濛等冬奧冠軍(jun) 的小城裏,每一個(ge) 踏上短道賽場的孩子呼吸的空氣裏似乎都有“為(wei) 1秒去拚盡全力”的氣息,楊婧茹也是其中之一,哪怕她很清楚,“提升1秒真的特別困難,對我們(men) 來說有可能需要3年、4年,有的人可能這一輩子都過不了這1秒的關(guan) ”。

  “越累的時候越想頂,越說我越不服氣越想滑,激將法在我身上應該很適合吧。”在此後的1000米比賽中,山東(dong) 姑娘李金恣也收獲了金牌,和楊婧茹先後衝(chong) 過終點後,兩(liang) 人熱烈擊掌為(wei) 彼此慶祝,並共同展開一麵五星紅旗繞場滑行,憑實力完成了從(cong) 國內(nei) 賽場的懵懂新人到國際賽場獎牌強有力競爭(zheng) 者的轉變。

  同樣在冬青奧賽場上發揮極佳、斬獲1金1銀的張心喆則在賽後顯得有些平靜,除了享受奪金的喜悅,他更有意識地去反思比賽中出現的問題,“第一次站在國際大賽上,我有點過於(yu) 緊張和興(xing) 奮了,還是太著急了”。在他看來,“控製緊張情緒”甚至是自己想擁有的一項超能力。

  以前在國內(nei) 比賽中,摔了或者失誤了,張心喆偶爾會(hui) 變成“小哭包”,而在本屆賽會(hui) 男子1500米和1000米的賽場上,張心喆都展現出了自信、穩健的一麵,他與(yu) 隊友張柏浩相互配合,先後收獲1銀1金。賽前,張心喆曾手指衣服左胸處表示,“這是紅旗,這是代表中國出戰,肯定要把魄力打出來。”而在展現出自身實力後,他則表示,“名次固然重要,在每一輪比賽中能夠學到東(dong) 西比名次更重要”。

  一次重新出發的成長

  相較於(yu) 短道速滑這樣具有傳(chuan) 統優(you) 勢的冰上項目,後備人才接續不斷,我國雪橇、雪車、自由式滑雪等雪上項目起步較晚,許多運動員都是由田徑、賽艇、體(ti) 操甚至雜技等其他領域“跨項”而來。於(yu) 他們(men) 而言,看似簡單的選擇,實則一次成長路上的重新出發。

  “冬青奧會(hui) 舞台更大,發揮空間更大,對手也更強大。”此次參加冬青奧會(hui) 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項目的陳紫菡年僅(jin) 14歲,打小習(xi) 武,後來通過跨界跨項選拔成為(wei) 冬季項目選手。武術在地麵進行,自由式滑雪則在空中飛翔,首次接觸時,陳紫菡便因“自由”的滋味而喜歡上了滑雪。

  在參加冬青奧會(hui) 之前,她在2022-2023賽季全國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錦標賽中獲得了女子團體(ti) 項目的金牌,這讓她有了充足的信心去挑戰更大的賽場。但對於(yu) 陳紫菡而言,更大的底氣來源於(yu) 自身的性格,“他們(men) 做動作可能會(hui) 想後果,但是我不會(hui) 想,我想做我就做,我能嚐試別人不敢嚐試的動作”。

  “我不虎,我會(hui) 考慮後果。”在麵對難度動作時,同為(wei) 自由式滑雪運動員的蘇帥兵和陳紫菡有相似的性格,但雜技選手出身的他,多了一些沉穩和謹慎,“摔過幾次,就會(hui) 想後果了”。他坦言,對於(yu) 曾經的自己,一個(ge) 後空翻是輕而易舉(ju) 的動作,但穿上雪板之後,同樣的後空翻就非常考驗勇氣,“恐懼是我們(men) 每天都在麵對的,但當你學會(hui) 不把恐懼放在第一位,你就能推自己一把,去完成挑戰”。

  “一開始覺得這個(ge) 項目特別小眾(zhong) ,連到底是有舵雪橇還是無舵雪橇都分不清楚。接觸之後才覺得,這個(ge) 項目蠻刺激蠻新穎,可以嚐試。”辛麗(li) 慧曾是一名跨欄運動員,6年前決(jue) 定轉做雪橇選手時,對這個(ge) 冷門的項目知之甚少。然而,喜愛冒險的她還是慢慢愛上了這個(ge) 刺激的項目,她表示,躺在雪橇上,頭部向上,基本看不到前方的滑道,而越是視野受阻之時,思維越是清晰,要想爭(zheng) 取以最快的速度一氣嗬成完成比賽,她必須在賽前把滑道的每個(ge) 轉角、每個(ge) 彎道都在心裏複盤數遍。

  在訓練的過程中,辛麗(li) 慧曾目睹其他雪橇運動員受傷(shang) ,這一度令她產(chan) 生了心理陰影,但在單人女子雪橇項目中的亮眼表現,使她成為(wei) 我國年輕雪橇選手中備受期待的一個(ge)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大型的比賽了,我想知道我到底能滑到什麽(me) 水平。”

  同樣是滑行類項目,同樣是跨界轉項,雪車運動員匙翔宇的轉項時間比辛麗(li) 慧更短。2022年之前,他一直在賽艇項目中擊水搏浪,但北京冬奧會(hui) 後,他被雪車教練員發掘,從(cong) 水上轉到了冰道上。16歲的他身高已達到1.85米,身形寬闊,四肢修長,很快展現出在雪車項目中的天賦,但得率先克服心理關(guan) ,“我剛去的時候特別緊張,擔心自己動作很難看,別人會(hui) 笑話我”。平日裏,每次滑行後,他都會(hui) 在筆記本上寫(xie) 寫(xie) 畫畫,複盤滑行中的問題,漸漸地,在和老運動員的交流中,在一次次翻車的體(ti) 驗中,在雙手為(wei) 練習(xi) 精準控製雪車而留下一層層繭子後,他“真正接觸了這個(ge) 項目”。

  轉項不到兩(liang) 年,匙翔宇就在國際雪車聯合會(hui) 青年係列賽因斯布魯克站中斬獲1金1銀,並正式入選國家隊。麵對冬青奧會(hui) ,“我就想靠這個(ge) 項目闖出一片天,想看看自己在這個(ge) 項目中究竟能達到什麽(me) 高度。”匙翔宇說。

  本報北京1月22日電

  實習(xi) 生 白一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璿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