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提醒辦理年報線上審核?接到這樣的“代辦”電話要當心

發布時間:2024-01-23 16:1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杭州1月21日電(記者吳帥帥)“來電通知您,營業(ye) 執照該年審了。現在咱們(men) 開通了線上年審,公眾(zhong) 號裏就可以提交審核了……”年初正是各類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集中辦理年報的時間,近期,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詐騙案中,3萬(wan) 多家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就曾被這樣的年報“代辦”電話蒙騙,被騙金額合計超過660萬(wan) 元。目前,這一團夥(huo) 的部分成員已被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ge) 月至三年不等,緩刑一年至四年不等。

  根據有關(guan) 規定,各類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和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以下統稱“經營主體(ti) ”)應於(yu) 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市場監管部門報送上一年度年報,可以免費在線完成。

  本案中,諸暨市個(ge) 體(ti) 工商戶謝先生接到一個(ge) 電話,對方自稱是相關(guan) 部門工作人員,讓其及時申報年報。由於(yu) 對方清楚掌握相關(guan) 信息,謝先生信以為(wei) 真,關(guan) 注了對方提供的公眾(zhong) 號後繳納了228元申報費用。

  幾天後,謝先生回電詢問辦理進度,卻發現電話始終打不通,微信公眾(zhong) 號也已經失效。經谘詢後了解到,年報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就可以辦理,於(yu) 是,謝先生便向警方報了案。

  隨後,諸暨市公安局根據這一線索查到了上遊“話務員”,並由其串聯多起相關(guan) 案件。

  辦案檢察官張曉明說,“由於(yu) 單個(ge) 案件被騙金額不高,很多受害經營主體(ti) 可能沒有選擇報案,但小案件背後可能隱藏著大團夥(huo) 。”

  考慮到涉案受害經營主體(ti) 可能較多,諸暨市檢察院提前介入,引導偵(zhen) 查機關(guan) 取證,一個(ge) 以馮(feng) 某等人為(wei) 首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huo) 由此浮出水麵。

  2022年2月起,馮(feng) 某從(cong) 網上了解到企業(ye) 年報申報相關(guan) 情況,便想著可以以“代辦”之名來賺錢。於(yu) 是,他夥(huo) 同其他兩(liang) 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網上通過各種渠道購買(mai) 了400餘(yu) 萬(wan) 條商戶信息,同時,找人搭建、運行虛假的“年報申報”公眾(zhong) 號,並發展多名地區代理,招錄大量話務員。

  據調查,該團夥(huo) 在公眾(zhong) 號設置了99元、180元、228元不等的“年報代辦服務費”。為(wei) 提高成功率,他們(men) 將一年內(nei) 新登記,缺乏經驗的個(ge) 體(ti) 工商戶作為(wei) 主要“客戶”目標,並編寫(xie) 了一套話術對話務員進行日常培訓。成單量高的話務員還會(hui) 錄下對話過程,在微信工作群中分享、學習(xi) 。

  “該犯罪團夥(huo) 以公司化模式運營,在多地逐級分設地區代理、管理員、話務員,整條詐騙鏈環環相扣,牽涉很廣。”張曉明表示,目前已查明的受害個(ge) 體(ti) 工商戶達到3萬(wan) 餘(yu) 家,範圍涉及全國十多個(ge) 省份,詐騙數額超過660萬(wan) 元。

  目前,該案已有65名涉案人員被判處相應刑罰,馮(feng) 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也已於(yu) 1月19日被提起公訴。

  辦案檢察官提示,當前經營主體(ti) 可以自行登錄國家企業(ye) 信用信息公示係統等平台進行線上年報申報,操作便捷且無需繳納任何費用。相關(guan) 部門也不會(hui) 以電話或者短信鏈接的方式催報年報。若不能辨別真假時,可及時向相關(guan) 部門進行求證,以防被騙。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