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理響中國】深入理解“八八戰略”的方法論

發布時間:2024-02-01 17:30:00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也是習(xi) 近平同誌在地方工作時期始終強調的執政本領。“八八戰略”是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時經過充分調研給浙江擘畫的發展藍圖和戰略指引,其內(nei) 涵的“八個(ge) 方麵優(you) 勢”回答了認識論層麵“怎麽(me) 看”的問題,“八個(ge) 方麵舉(ju) 措”回答了實踐論層麵“怎麽(me) 辦”的問題。這些“優(you) 勢”和“舉(ju) 措”是對經濟發展騰飛期、增長方式轉變期、各項改革攻堅期、開放水平提升期、社會(hui) 結構轉型期和社會(hui) 矛盾凸顯期的浙江經濟社會(hui) 發展狀況的總體(ti) 把握和統籌考慮。這些認識既立足地方經驗又超越地方經驗,在推動浙江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創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和經驗支撐。

  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 群眾(zhong) 路線的工作方法

  雖然“八八戰略”聚焦的是浙江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戰略,但價(jia) 值底色是人民至上、為(wei) 民造福,其內(nei) 容和要求既著眼於(yu) 當下直接能辦的大事和好事,也著眼於(yu) 後續跟進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這體(ti) 現了“從(cong) 政為(wei) 民”的政績觀、事業(ye) 觀和權力觀。

  正是因為(wei) 堅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習(xi) 近平同誌一到浙江就堅持調研開局、調研開路。從(cong) 2002年10月到2007年3月,習(xi) 近平同誌每年至少用1/3的時間進行調研,足跡遍布街道、社區、農(nong) 村、海島、企業(ye) 和黨(dang) 政機關(guan) ,而且有些地方是去多次,有些問題是長期抓,有些要求是反複提。在習(xi) 近平同誌眼中,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的過程,就是“跟著老百姓一起跳火坑”的過程。所以,在“八八戰略”提出的第二年,習(xi) 近平同誌就在《浙江日報》發文強調:“要解決(jue) 矛盾和問題,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拜群眾(zhong) 為(wei) 師,深入調查研究。省委作出的實施‘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決(jue) 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

  “八八戰略”本質上是察民情、解民生、謀民利的為(wei) 民利民之舉(ju) 。它立足於(yu) 浙江的“老百姓經濟”,聚焦於(yu) 廣大城鄉(xiang) 群眾(zhong) 的所慮所盼,回應的是浙江經濟社會(hui) 轉型升級的痛點難點,因而得到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擁護和支持,結出了實實在在的發展碩果。

  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幹在實處的政績導向

  從(cong) 整體(ti) 上看,“八八戰略”是在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背景下對浙江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勢是什麽(me) ”和“重點怎麽(me) 辦”的務實判斷與(yu) 戰略安排,從(cong) 不同方麵共同回答了一個(ge) 基本問題:如何加快浙江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要看到,“八八戰略”所歸納的八個(ge) 方麵的優(you) 勢和舉(ju) 措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的。有的是以往長期奮鬥形成的,如活躍的市場經濟優(you) 勢、區域的塊狀特色產(chan) 業(ye) 、豐(feng) 富的人文資源優(you) 勢;有的是新形勢下全麵分析省情而深化認識的,如生態資源優(you) 勢、山海資源優(you) 勢、軟硬環境優(you) 勢;有的是順應發展新趨勢而不斷強化的,如優(you) 越的區位優(you) 勢、較小的城鄉(xiang) 發展優(you) 勢;等等。這些優(you) 勢盡管類型不同,但都是浙江率先建成小康社會(hui) 、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機遇。浙江存在的這些機遇與(yu) 中央提出的21世紀頭20年這個(ge) “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時間上重合,體(ti) 現了習(xi) 近平同誌將“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有機結合、相互貫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在“八八戰略”的正確指引下,浙江在20年間實現了經濟社會(hui) 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八八戰略”是立足實際、順應時勢、引領先發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基於(yu) 地方經驗又超越地方經驗,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創立奠定了重要的實踐基礎和豐(feng) 富的理論準備。

  辯證發展的認識方法 守正創新的實踐品格

  在20多年前,當時的浙江經過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已經積累了相對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相對成熟的發展模式,特別是率先建立了能夠調動千百萬(wan) 人積極性、創造性的民營經濟模式。以此為(wei) 基礎和驅動,浙江孕育了一個(ge) 龐大的創業(ye) 者群體(ti) 和點多量大的個(ge) 體(ti) 私營經濟,這為(wei) 浙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有利條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麵對不斷加速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新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節奏,浙江有些民營企業(ye) 已經走向了國際市場、變成了國際化企業(ye) ,但也有一些企業(ye) 的產(chan) 品與(yu) 服務存在科技含量低、研發投入低、資源消耗多、環境汙染重、外部依賴強的問題。並且,長期以來,浙江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依托勞動力、資本、資源等要素的持續投入,走的是一條勞動密集型、投資驅動型、增長粗放型的發展之路。盡管這種發展模式為(wei) 浙江的“先富”作出了貢獻,但也麵臨(lin) 著資源要素缺、環境壓力大、競爭(zheng) 能力弱、增長極限近的問題。綜合起來看就是,彼時的浙江經濟同時麵臨(lin) “先天的不足”與(yu) “成長的煩惱”兩(liang) 大瓶頸。要突破這兩(liang) 大瓶頸,唯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特別是要加強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在“騰籠換鳥”中實現“鳳凰涅槃”。

  對此,習(xi) 近平同誌指出,“調整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我省經濟形態發展的客觀趨勢和內(nei) 在要求,是解決(jue) 我省經濟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把經濟發展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關(guan) 鍵所在”。“騰籠換鳥”既不是資源環境約束下的“鳥去籠空”,也不是推倒重來的“另起爐灶”,而是在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基礎上,努力培育和引進“吃得少、產(chan) 蛋多、飛得高”的“俊鳥”。實質是變方式、調結構、促轉型,既包括浙江經濟自身的蝶變升級,堅決(ju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和工藝,騰出環境容量,上低汙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新型產(chan) 業(ye) ;也包括向外引才引資,發展開放型經濟,把技術水平、裝備水平、管理水平高的企業(ye) 產(chan) 業(ye) 引進來。

  實踐證明,在“八八戰略”的指引下,浙江通過主動“騰籠換鳥”,有效實現了“鳳凰涅槃”。其中,問題是突破口,創新是驅動力,辯證發展觀是思想方法,守正創新是政策原則。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時期概括提煉的“紅船精神”和“浙江精神”體(ti) 現了“創新創業(ye) ”的時代文化內(nei) 涵,為(wei) 鼓舞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事業(ye) 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係統謀劃的思維方法 統籌兼顧的工作思路

  係統謀劃、統籌兼顧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方法,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一貫重視並堅持的科學方法論。進入21世紀,中國已廣泛參與(yu) 全球經貿體(ti) 係,並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和“大體(ti) 量”,但國際社會(hui) 高新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國內(nei) 資源環境的約束趨緊,也讓一些地區遇到發展的陣痛。在此情況下,隻有在更高的視野和層麵謀劃發展,中國經濟才會(hui) 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習(xi) 近平同誌指出,“‘八八戰略’在實質上就是要追求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這是我省立足於(yu) 過去的基礎、立足於(yu) 發揮既有優(you) 勢和發掘潛在優(you) 勢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立足這個(ge) 全局戰略,浙江要做好“五個(ge) 結合”的文章:把推進城市化與(yu) 建設現代農(nong) 村結合起來;把提升發達地區發展水平與(yu) 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結合起來;把對外開放與(yu) 加強區域合作結合起來;把經濟強省建設與(yu) 科教強省、人才強省、文化大省建設結合起來;把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建設與(yu) 生態省建設結合起來,走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此背景下,習(xi) 近平同誌部署和推動的嘉興(xing) “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先導地區”的定位、紹興(xing) 在“長三角”區域經濟中的顯位、衢州向中西部鄰省拓展的謀位、麗(li) 水的“山海協作”工程、安吉餘(yu) 村的“兩(liang) 山”轉型、台州民營經濟的再騰飛、舟山—寧波港的重組、義(yi) 烏(wu) 模式的改革創新等,都是係統謀劃、統籌發展、協同推進的精彩手筆。

  放眼全球的寬闊視野 胸懷天下的宏大格局

  作為(wei) 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地區,浙江經濟的重要特點就是市場化和國際化,外貿是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05年,浙江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已達62.7%,出口依存度達42.8%。與(yu) 此同時,經過向內(nei) 發展,彼時的浙江經濟還與(yu) 長三角、珠三角和廣大內(nei) 陸地區形成了廣泛深入的聯係。對於(yu) 這種外聯性,習(xi) 近平同誌有一個(ge) 形象的比喻:“地瓜經濟”。這種經濟模式是浙江百姓擺脫“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資源稟賦製約、“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成功探索,顯著特點是代表塊莖的發展根基在省內(nei) ,代表枝蔓的市場空間和資源交換在省外。但是,在20年前,受土地、水電、環境和製造業(ye) 水平等因素影響,麵對企業(ye) 將目光投向省外、加快向省外投資發展的步伐,還是存在一定的疑慮和爭(zheng) 議。

  經過調研,習(xi) 近平同誌認為(wei)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chan) 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優(you) 化配置是一個(ge) 必然規律。就政策導向而言,我們(men) 在國家層麵都提倡中國企業(ye) “走出去”,浙江企業(ye) 去外省投資當然無可厚非;就企業(ye) 需求而言,企業(ye) “走出去”是為(wei) 了拓展發展空間,變得更大更強,應該積極對待。所以,對於(yu) 企業(ye) 向外發展的問題,一是要看它的根是不是還紮在浙江,向外發展不等於(yu) 連根拔起,而是意味著在外麵吸收了更充分的陽光雨露,使根莖變得更大、更壯實;二是要區分“浙江經濟”和“浙江人的經濟”,立足國際國內(nei) 大空間為(wei) 浙江企業(ye) 做大做強解難紓困。有了這個(ge) 格局和思路作指引,習(xi) 近平同誌進一步主張:一是跳出省域、接軌上海,積極參與(yu) 長三角經濟一體(ti) 化,學滬蘇之長,興(xing) 開放之舉(ju) ,借上海之力發展。二是跳出陸地、向海圖強,以港口城市和中心海島為(wei) 依托,以發展臨(lin) 港大工業(ye) 為(wei) 突破口,建設海洋經濟強省。三是利用外資、擴大開放,拓展國際市場,以民資引外資,補上利用外資這條“短腿”,提高外資利用率。通過開放發展,浙江經濟的資源格局、產(chan) 業(ye) 格局和市場格局進一步打開,浙江的“地瓜經濟”優(you) 勢在更大空間得到了延伸與(yu) 生長。

  總體(ti) 上看,“八八戰略”是浙江經濟社會(hui) 從(cong) “先天的不足、成長的煩惱”到“先發的優(you) 勢、先富的示範”發展蝶變過程中的發展總綱和科學指引。基於(yu) 這一點,浙江從(cong) “缺資源少資源”的發展蝶變為(wei) “天下資源為(wei) 我所用”,從(cong) “高投入高消耗”的發展蝶變為(wei) “綠色美麗(li) 成我所長”,從(cong) “低端化粗放式”的發展蝶變為(wei) “創新創造助我所強”。更為(wei) 重要的是,這一戰略所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一脈相承,是我們(men) 學習(xi) 與(yu) 理解的源頭活水。

  (作者係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

  (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