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安時評:春運數據創新高,“流動中國”更加生機盎然
流動的中國,充滿生動和活力。2024年春運於(yu) 1月26日起正式啟動,據2024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zhuan) 班數據顯示,1月29日,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1.9億(yi) 人次,其中,公路人員流動量超過1.7億(yi) 人次。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hui) 的“先行官”。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貨暢其流、人享其行的美好圖景裏,湧動著一個(ge) 更加生機盎然的流動中國。
更溫馨的出行,流動中國詮釋好服務新體(ti) 驗的擔當。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逐年攀升的客流,既是我國經濟向好、活力持續的客觀反映,同時也是擺在政府和民眾(zhong) 麵前的一道民生難題。持續優(you) 化12306票務係統緩解購票壓力,實施新版《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調整兒(er) 童購票標準,完善搶票、候補和退改簽機製,精準地實施“一日一圖”,加開旅客列車應對客流高峰,開展“點對點、一站式”運輸服務把務工人員從(cong) “廠門”送到“家門”……用心用情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安全便捷出行和重點生產(chan) 生活物資運輸順暢,以實實在在的舉(ju) 措讓人民群眾(zhong) “走得了”更“走得好”。此外,針對自駕出行的大軍(jun) ,交通運輸部要求“大動脈”“微循環”兩(liang) 手抓,要優(you) 化公共服務供給,增設充電設備,避免出現“充電難”“停車難”,著力打造平安春運、便捷春運、溫馨春運,構建起新時代美好出行的鴻篇巨製,讓更多的人安心回家,及時返程。
更喜人的新高,流動中國彰顯新潛能激發新活力。我國的春運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個(ge) 世紀50年代。1954年,鐵道部春節運輸記錄顯示,春節前後15天,日均客流為(wei) 73萬(wan) 人次,高峰客流90萬(wan) 人次。而今,我國經濟實力得到快速提升,春運客流量也呈現井噴式發展,這個(ge) 數據此後不斷增加。2013年,我國當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為(wei) 59.3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當年春運客流為(wei) 34億(yi) 人次;到2023年,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1260582億(yi) 元,而據預估,2024年一場90億(yi) 人次的創紀錄式“人類最大規模周期性遷徙”正在中國發生,單日已突破1.9億(yi) 人次,同向變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加之以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高速、鐵路和航空等基建投資助力,帶來的“乘數效應”,無疑也為(wei) 春運數據屢創新高打下堅實基礎,是充分體(ti) 現出我國強大的實力和鐵路發展建設對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顯著成效,匯聚成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圖景。
更亮眼的成績,流動中國體(ti) 現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春運期間人流物流的激活,帶動了消費市場加速回暖,“流動的中國”也在流動中拓展與(yu) 世界共享機遇、互利共贏的合作大道。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春運也有了近郊遊、短途自駕、跨省度假、走親(qin) 訪友等多元需求。正如河南籍曆史名人在鄭州東(dong) 站迎接全國“龍寶”,貴州火車上陳列各類非遺產(chan) 品,武鐵武漢客運段在多趟列車上舉(ju) 辦“列車春晚”;再有去“爾濱”賞雪,去三亞(ya) 看海,在騰衝(chong) 泡溫泉,在長沙逛夜市……真情與(yu) 溫暖相伴回家路,以更具品質化與(yu) 個(ge) 性化的服務,展示經濟、社會(hui) 的變遷和發展、煙火氣十足的中國年。同時,也隨著“2024全國網上年貨節”的帷幕開啟,將把各地、各電商平台和商家的線上促銷活動“串珠成鏈”“集鏈成群”,以更多更具特色的消費活動迎接龍年新春,成為(wei) 拉升消費、促進經濟回升的催化劑。
春運,“回家”是最牽動人心的主題。從(cong) 2024年春運的生機活力中,彰顯出鐵路的繁榮發展,國家的興(xing) 盛強大,也讓億(yi) 萬(wan) 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的中國人民,共同見證一個(ge) 充滿活力的“流動中國”,用實際行動繪就流動中國的幸福圖景。(中安在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