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
高風險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
頸動脈斑塊引起的狹窄閉塞,是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原因,積極控製危險因素和治療,對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至關(guan) 重要
最近,45歲的徐先生拿到體(ti) 檢報告,心情頓時不好了。原來,單位年度體(ti) 檢給45歲以上職工安排了頸動脈超聲檢查,徐先生就被發現了頸動脈斑塊。他上網查詢得知,頸動脈斑塊和腦梗關(guan) 係密切,這讓他十分擔心:頸動脈為(wei) 什麽(me) 會(hui) 長出斑塊?斑塊會(hui) 不會(hui) 掉下來?堵在腦子裏是不是腦梗了?要怎麽(me) 治療?年底很多單位組織職工體(ti) 檢,神經內(nei) 科門診醫生經常會(hui) 遇到徐先生這樣的谘詢者。
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腦血管病神經內(nei) 二科主任、主任醫師周妮娜提醒,頸動脈斑塊是血管老化的自然過程,就像用久了的水管管壁上長水垢一樣,發現頸動脈斑塊不需太過緊張,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控製危險因素、積極治療,這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至關(guan) 重要。
頸動脈斑塊和腦卒中關(guan) 係密切,高風險人群應定期篩查
頸動脈,就是位於(yu) 頸部的動脈,在脖子的側(ce) 麵,左右各有一支頸動脈的主幹(頸總動脈),再繼續從(cong) 頸部上行至頭部。頸動脈將血液由心髒輸送到頭、麵、頸部,是大腦主要供血的血管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為(wei) 大腦提供新鮮的血液和氧氣,維持大腦正常運轉。
頸動脈斑塊又稱為(wei)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它的形成原理簡單地說就是血液長年在血管裏流動,血液裏的一些脂質慢慢地沉積在管壁上,就像我們(men) 燒水的水壺,裏麵沉積了大量的水垢一樣。
研究表明,頸動脈斑塊在40歲以上人群的發生率為(wei) 40%~45%,隨著年齡增大,其發生率增高,60歲以上的人群多多少少存在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除年齡因素外,高血壓、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高血糖、吸煙、酗酒、缺乏運動、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也是頸動脈斑塊的危險因素。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危害不容小覷,它可致血管彈性減退;斑塊增大可引起管腔狹窄,出現頭暈、乏力等腦供血不足表現;不穩定斑塊破裂、脫落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由於(yu) 頸動脈斑塊引起的狹窄、閉塞,是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盡早發現頸動脈斑塊,尤其是不穩定斑塊,對於(yu) 腦卒中的防治非常重要。
頸動脈是動脈粥樣硬化好發的部位之一,而且由於(yu) 頸動脈位置表淺,易於(yu) 超聲探查,因此,頸動脈斑塊可以作為(wei) 了解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如果頸動脈出現斑塊,也反映出全身動脈(如冠狀動脈、腎動脈、下肢動脈等)可能發生相似的病變,從(cong) 而可能出現心絞痛、高血壓、下肢疼痛、間歇性跛行等。周妮娜建議,60歲以上人群,或是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高風險因素人群,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檢查。
低回聲、不均回聲常提示斑塊不穩定,應盡早幹預
高回聲、等回聲、低回聲;規則型斑塊、潰瘍性斑塊……拿到體(ti) 檢結果,很多人看著各式各樣的名詞,不理解背後的含義(yi) 。周妮娜解釋,在頸動脈超聲檢查中,根據斑塊的聲學特征,將頸動脈斑塊分高回聲、等回聲、低回聲及不均回聲斑塊;根據斑塊形態學特征,頸動脈斑塊又分為(wei) 規則型斑塊、不規則型及潰瘍型斑塊。低回聲、不均回聲斑塊內(nei) 含有大的脂質核心、薄纖維帽或者斑塊內(nei) 有出血,常提示為(wei) 斑塊不穩定,為(wei) 易損斑塊,即俗稱的“軟斑”,潰瘍斑塊也屬於(yu) 易損斑塊;高回聲、等回聲斑塊則鈣化較多或者富含纖維成分,提示斑塊較穩定。
頸動脈斑塊增大會(hui) 引起血管狹窄,頸動脈超聲將頸動脈斑塊引起的血管狹窄分為(wei) 3個(ge) 程度:小於(yu) 50%為(wei) 輕度,50%~69%為(wei) 中度,70%~99%為(wei) 重度。狹窄程度也給頸動脈斑塊的治療提供依據。
周妮娜建議,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如果發現了不穩定斑塊,或者血管狹窄超過50%,應該盡快到神經內(nei) 科進一步檢查,由專(zhuan) 科醫生指導幹預、治療;如果發現了穩定的頸動脈斑塊,要注意定期複查,最初兩(liang) 年內(nei) 每半年複查一次,觀察斑塊有沒有增大、是不是穩定,如果兩(liang) 年內(nei) 斑塊保持不變,可以延長到一年複查一次。
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根據情況選擇藥物和手術治療
最近,58歲的張先生在打麻將時發現自己視力下降,幾次出錯了“九筒”“八條”,在朋友的勸說下進行體(ti) 檢,發現了頸動脈斑塊,已造成頸動脈重度狹窄。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經過醫生和張先生及家屬討論,最終決(jue) 定采用頸動脈內(nei) 膜剝脫手術進行治療。經過手術治療,張先生的視力得以恢複,同時解決(jue) 了頭昏、眼睛黑蒙等問題。
頸動脈斑塊有哪些治療方法?什麽(me) 情況下建議手術治療?周妮娜表示,根據有無神經係統症狀或血管事件,頸動脈斑塊分為(wei) 症狀性和無症狀性。症狀性頸動脈斑塊是指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者缺血性腦卒中,可出現雙側(ce) 或同側(ce) 短暫性或持續性的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對側(ce) 肢體(ti) 的無力或麻木、突發意識障礙、言語含糊、走路不穩等症狀。沒有發生過上述情況,或僅(jin) 有頭暈、乏力等非特異性症狀,則是無症狀性頸動脈斑塊。
周妮娜建議,一旦發現頸動脈斑塊,不論有無症狀,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控製危險因素。做到合理飲食(清淡、低鹽低脂飲食)、適度運動、戒煙限酒、控製體(ti) 重,保持良好的生活習(xi) 慣(不熬夜),同時將血壓、血糖、血脂等控製在正常範圍。
頸動脈斑塊的藥物治療主要為(wei) 降脂藥物,醫生會(hui) 根據病人的具體(ti) 情況選擇使用。心腦血管基礎疾病多的患者,不管血脂是否異常,都需要服用降脂藥物穩定斑塊,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更低。
當頸動脈斑塊引起嚴(yan) 重的血管狹窄時,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包括頸動脈內(nei) 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一般來說,當血管狹窄程度≥70%時,需醫生充分評估手術獲益和風險,再考慮是否手術治療。
長沙晚報全媒體(ti) 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初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