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

發布時間:2024-02-21 15:29:00來源: 人民日報

  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人民觀點)

  ——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③

  穩健審慎,既汲取千年文脈精髓,又彰顯現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既是金融業(ye) 內(nei) 普遍認同的“鐵律”,也是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既看當下,更看長遠,不貪圖短期暴利,不急躁冒進,不超越承受能力而過度冒險,做到穩健經營、審慎監管、有序推進,才能持續推動我國金融機構、金融行業(ye) 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9天如何完成15億(yi) 元的跨境資金清算?成立當年就盈利靠的是什麽(me) ?浙江義(yi) 烏(wu) 小商品城自有支付品牌上線以來,累計為(wei) 超2萬(wan) 個(ge) 商戶開通跨境人民幣賬戶,跨境清算資金超85億(yi) 元。實現從(cong) 0到1的跨越式發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離不開10多年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厚積薄發,也離不開結算方式、交易場景、監管措施等的不斷完善,體(ti) 現的正是穩健審慎、穩中求進的工作原則。

  金融是“國之大者”,建設金融強國需要久久為(wei) 功。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於(yu) 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深刻闡明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五個(ge) 方麵的實踐要求,強調要做到“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到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範圍,再到持續加強對金融創新的審慎監管,正是因為(wei) 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審慎推進各項政策舉(ju) 措,築牢金融安全網和防火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越穩健。可以說,穩健審慎,既汲取千年文脈精髓,又彰顯現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既是金融業(ye) 內(nei) 普遍認同的“鐵律”,也是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強調“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視“穩健審慎”為(wei) 君子之品、成事之道,這是在長期實踐中積澱的經營智慧和生存法則。金融業(ye) 是特殊的高風險行業(ye) ,尤需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ye) 績觀、風險觀。一方麵要看到,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現代金融發展呈現出機構種類多、綜合經營規模大、產(chan) 品結構複雜、交易頻率高、跨境流動快、風險傳(chuan) 遞快、影響範圍廣等特點。金融業(ye) 應當將安全性作為(wei) 首要原則,把防控風險作為(wei) 永恒主題。另一方麵要看到,建設金融強國必須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等關(guan) 鍵核心要素,實現這些目標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不能違背客觀規律貪功冒進、盲目決(jue) 策。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積極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堅決(jue) 做到“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對金融業(ye) 高質量發展至關(guan) 重要。

  如今,我國金融業(ye)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更要處理好穩和進、當前和長遠的關(guan) 係,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以“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為(wei) 例,去年正式開通運營的雅萬(wan) 高鐵為(wei) 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活力,這一項目正是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麵對一些國家存在建設資金缺口、重大項目融資需求較大等情況,我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金融合作,提供優(you) 質金融服務、拓寬多樣化融資渠道,促進互惠互利,雅萬(wan) 高鐵正是其中一項重要合作成果。與(yu) 此同時,我國與(yu) 共建國家金融監管合作不斷加強,建立起區域高效監管協調機製,完善了危機管理和處置框架,提高了共同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實踐啟示我們(men) ,穩是大局和基礎,進是方向和動力,穩紮穩打才能行穩致遠;既看當下,更看長遠,不貪圖短期暴利,不急躁冒進,不超越承受能力而過度冒險,做到穩健經營、審慎監管、有序推進,才能持續推動我國金融機構、金融行業(ye) 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備豫不虞,為(wei) 國常道。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政協委員建議加大力度引導更多長期資本入場,打通金融支持科創“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叮囑道,決(jue) 定做一件事情後,怎麽(me) 推動起來,還是要好好研究,做好周全準備,必要時先行試點。對金融機構和金融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而言,要把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把“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的要求落實到金融活動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一步一個(ge) 腳印,為(wei) 建設金融強國作出應有貢獻。(人民日報 本報評論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