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與猿類如何在進化中“甩掉”尾巴

發布時間:2024-02-29 11:15: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麽(me) 在其中起了關(guan) 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chuan) 學基礎。

  一種猿類特異性遺傳(chuan) 成分,插入一個(ge) 尾巴發育相關(guan) 的基因,就會(hui) 導致一種新的蛋白質異構體(ti) 的產(chan) 生。這在胚胎發育模型中會(hui) 影響尾部伸長,意味著這種成分會(hui) 促進人與(yu) 猿類尾巴的縮短或退化。此外,科學家認為(wei) ,失去尾巴的演化過程或導致人與(yu) 猿類更容易出現神經管畸形。

  與(yu) 其它靈長類物種不同,人科猿類——包括人類、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和長臂猿都沒有尾巴。尾巴的消失,是人類和其它猿類演化中最顯著的身體(ti) 變化之一。不過,演化掉尾巴的遺傳(chuan) 學機製一直有待闡明。

  此次,包括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科學家在內(nei) 的研究團隊,篩查了與(yu) 脊椎動物尾巴發育相關(guan) 的140個(ge) 基因,尋找可能導致猿類失去尾巴的變化。他們(men) 認為(wei) ,Alu元件插入猿類祖先的Tbxt基因(與(yu) 有尾動物的尾巴發育相關(guan) )可能促進了尾巴的消失。為(wei) 檢測這種理論,他們(men) 構建了表達Tbxt基因不同形式的小鼠模型,包括兩(liang) 種外顯子跳躍異構體(ti) (在猿類中這種異構體(ti) 可通過插入Alu誘導)。

  團隊發現,表達兩(liang) 種Tbxt形式的小鼠皆沒有尾巴,或尾巴變短,具體(ti) 取決(jue) 於(yu) 胚胎尾芽表達的相對數量。這是證明外顯子跳躍Tbxt異構體(ti) 導致尾巴消失的證據。此外,他們(men) 還發現表達外顯子跳躍Tbxt異構體(ti) 的小鼠可能會(hui) 出現神經管畸形,這種疾病在每1000個(ge) 人類新生兒(er) 中約有一例。

  研究人員指出,神經管畸形可能是尾巴在演化中消失的適應代價(jia) 。神經管畸形到今天仍在影響人類,包括由於(yu) 脊髓在子宮內(nei) 發育不完全導致的脊柱裂。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