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車市增長機會在哪裏
比亞(ya) 迪喊出“電比油低”、北京現代稱“油‘比’電強”、高合官宣“停擺”半年……春節剛過,產(chan) 銷量站上3000萬(wan) 輛新台階的中國車市價(jia) 格戰再起,淘汰賽加劇,將“開年即決(jue) 戰”的氣氛迅速拉滿。
中汽協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將達3100萬(wan) 輛,同比增長3%。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將再攀新高。
向規模要效益
從(cong) “油電同價(jia) ”到“電比油低”,僅(jin) 隔一個(ge) 春節。
2月19日,比亞(ya) 迪官宣秦PLUS、驅逐艦05榮耀版上市,兩(liang) 款車型在2023年冠軍(jun) 版的基礎上降價(jia) 2萬(wan) 元。而營銷海報上的“電比油低”口號更是將“價(jia) 格矛頭”直指燃油車。比亞(ya) 迪品牌及公關(guan) 處總經理李雲(yun) 飛在微博上放言:“比亞(ya) 迪插電雙雄7.98萬(wan) 元起,這枚扔向燃油車市場的‘雙核彈’,將徹底拉開與(yu) 燃油車的大決(jue) 戰。”
“一個(ge) 字,跟!”在比亞(ya) 迪降價(jia) 之後,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業(ye) 部副總經理周鈃發布微博。公司官宣五菱星光PLUS插混車型150km進階版榮耀價(jia) 9.98萬(wan) 元,較10.58萬(wan) 元上市價(jia) 降低6000元,並稱“超長純電續航插混車型售價(jia) 正式進入‘9萬(wan) 級’時代”。當晚,長安也宣布旗下逸動PLUS及啟源A05、Q05,起售價(jia) 格分別下調至7.19萬(wan) 元、7.89萬(wan) 元和7.39萬(wan) 元。而哪吒汽車直接推出全係降價(jia) ,其中哪吒X降幅最高達2.2萬(wan) 元,同時還承諾兩(liang) 年七折的保值換新。
自主品牌“混戰”之下,合資品牌也“坐不住了”。同日,上汽通用旗下別克品牌宣布,將限時對部分車型降價(jia) 優(you) 惠或置換補貼,限時最高優(you) 惠6.5萬(wan) 元,截止日期為(wei) 2月底。其中,全新一代別克君越、威朗Pro、昂科威Plus車型優(you) 惠幅度為(wei) 3.5萬(wan) 至6.5萬(wan) 元。北京現代發布海報稱,全新伊蘭(lan) 特7.58萬(wan) 元起售,“油‘比’電強”,頗具叫板意味。而東(dong) 風日產(chan) 將軒逸售價(jia) 降至7.29萬(wan) 元起。
自從(cong) 去年1月特斯拉打出降價(jia) 第一槍,車市價(jia) 格戰已持續一年之久。期間,圍繞價(jia) 格戰也是爭(zheng) 議不斷。有分析認為(wei) ,此次比亞(ya) 迪再次降價(jia) ,既是主動進攻,又是一次被迫防守。
盡管比亞(ya) 迪並未對外公開2024年銷量目標,但考慮其2023年銷量已達302萬(wan) 輛,比亞(ya) 迪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增長,其王朝、海洋係列車型的國內(nei) 銷量就得穩住。問題是,從(cong) 今年1月銷量情況來看,比亞(ya) 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jin) 為(wei) 20.1萬(wan) 輛,而曾經引以為(wei) 傲的插混車型市占率也在不斷下滑。
與(yu) 此同時,比亞(ya) 迪的競爭(zheng) 對手在加速追趕。今年1月,吉利汽車銷量為(wei) 21.3萬(wan) 輛,同比增長110%,創曆史新高;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wei) 19.7萬(wan) 輛,同比增長57.8%。因此,比亞(ya) 迪不得不降價(jia) ,以搶奪燃油車市場份額,維持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增長勢頭。
一年前秦PLUS DM-i冠軍(jun) 版首次將價(jia) 格降至10萬(wan) 元以內(nei) ,並喊出“油電同價(jia) ”口號。憑借價(jia) 格優(you) 勢,去年秦PLUS首次奪得A級車市年度銷量冠軍(jun) 。秦PLUS的熱銷讓曾經的A級轎車市場三巨頭,軒逸、朗逸和卡羅拉年銷量分別同比下滑15%、6%和31%。這表明,對於(yu) 頭部企業(ye) ,降價(jia) 是能有效擴大產(chan) 品市場份額的。
同時,比亞(ya) 迪也具有一定成本優(you) 勢。“得益於(yu) 比亞(ya) 迪的規模化效應及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我們(men) 插電混動的價(jia) 格可以做到比同級燃油車還要低。”李雲(yun) 飛解釋。
降價(jia) 與(yu) 盈利並不完全矛盾,關(guan) 鍵在於(yu) 能否形成規模效應。以比亞(ya) 迪為(wei) 例,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290億(yi) 元至310億(yi) 元,與(yu) 上年同期相比,增長範圍在74.46%至86.49%之間。這也表明,去年價(jia) 格戰並沒有給比亞(ya) 迪帶來利潤損失。
“規模決(jue) 定成本和企業(ye) 的生存狀態,在多數廠商優(you) 先保份額的情況下,價(jia) 格競爭(zheng) 的進一步加劇是必然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指出,從(cong) 燃油車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電同價(jia) ”給燃油車廠商帶來巨大壓力,燃油車產(chan) 品更新換代相對較慢,產(chan) 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賴用優(you) 惠的價(jia) 格來持續吸引客戶;從(cong) 新能源汽車的角度來看,隨著碳酸鋰價(jia) 格下跌、電池成本降低,造車成本有所下降,新能源市場高速發展,車企降價(jia) 有利於(yu) 快速擴大市場份額,形成規模效應,從(cong) 而盡快實現盈利。
向新能源要動力
一年一度的春運新能源汽車“吐槽大會(hui) ”不僅(jin) 沒有缺席,而且在今年有愈演愈烈之勢。
除高速堵車、電車續航低、充電樁少、充電慢等傳(chuan) 統問題外,今年因為(wei) 湖南、湖北兩(liang) 地暴雪凍雨,以及瓊州海峽輪渡限載新能源車等事件,導致很多人又開始唱衰新能源汽車。
不過,這並不會(hui) 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良好的發展勢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的比重,形成了具有韌性和競爭(zheng) 力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是高質量發展的代表性產(chan) 業(ye) 。”2月18日,比亞(ya) 迪董事長王傳(chuan) 福在廣東(dong) 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表示,“當前電動化變革繼續駛在快車道,智能化變革開始換擋提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隻會(hui) 越跑越快,不會(hui) 給我們(men) 停下來、慢下來、喘口氣的機會(hui) ”。
當前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有利因素在不斷增強。“最近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提出,要鼓勵引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物流效率。其中三件事情都跟新能源汽車有關(guan) ,因為(wei) 以舊換新的核心是新能源汽車;設備更新也包括商用車,還有工程機械等;提高物流效率,卡車是重點之一,外部環境將使汽車行業(ye) 迎來新的上升周期。”2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論壇(2024)專(zhuan) 家媒體(ti) 溝通會(hui) 上表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為(wei) 31%,今年有望增加5個(ge) 至10個(ge) 百分點,達到36%至41%。這意味著,今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將達到1250萬(wan) 輛左右。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新能源汽車也有純電、插混、增程之爭(zheng) 。曾經一度遭受頗多爭(zheng) 議與(yu) 質疑的增程式電動車,在去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在看到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空間後,目前嵐圖、問界、零跑、深藍等越來越多的車企緊隨理想,開始躋身這個(ge) 賽道。
“從(cong) 產(chan) 品角度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會(hui) 從(cong) 以純電為(wei) 主發展到純電與(yu) 插混和增程並重,也就是電動化‘雙輪驅動’。因為(wei) 插混功能齊全,短途低價(jia) 用電、長途高效用油,性價(jia) 比高,會(hui) 加速對燃油車的替代。”歐陽明高預測,插混汽車的快速增長將持續到2030年左右,“到2030年以後純電動車的銷量和份額又將卷土重來,直到占據上風”。
向海外要增量
去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wan) 輛,首次躍居世界首位。今年1月,我國出口汽車44.3萬(wan) 輛,同比增長47.4%,延續去年以來快速增長的態勢。亮麗(li) 的出口數據,充分顯示了中國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強勁活力。
“當前海外消費者對中國汽車品牌的認知在不斷提升,到2030年中國汽車出口以及海外建廠銷售一定是千萬(wan) 量級的。”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huo) 人、麥肯錫中國區汽車谘詢業(ye) 務負責人管鳴宇說,去年全球銷量前十大車企中隻有1家來自中國,未來中國車企有機會(hui) 占兩(liang) 到三席,甚至更多。
“無基地、不海外;無海外、不長安。”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告訴記者,公司已對外發布“海納百川”計劃,明確海外“四個(ge) 一”發展目標,著力推進“1+5+2”全球布局,產(chan) 品已遠銷63個(ge) 國家和地區。今年公司將在東(dong) 南亞(ya) 市場導入7款以上新能源產(chan) 品,完成530個(ge) 以上的渠道觸點建設;在歐洲市場,將相繼導入5款以上新能源產(chan) 品,並加快進入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南非、以色列等空白市場,預計出口量將達到50萬(wan) 輛以上。
海外市場也將是小鵬汽車新增銷量的來源。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龍年開工信中表示,今年小鵬汽車將在歐洲、東(dong) 盟、中東(dong) 、拉美、大洋洲等區域布局核心市場,深化產(chan) 品的智能化優(you) 勢,加強產(chan) 品的本地化適配。目前,小鵬汽車總裁王鳳英已經接手國際業(ye) 務中心,全麵主導小鵬汽車的海外銷售。
中汽協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銷量將達到550萬(wan) 輛,同比增長12%。“今年我國汽車出口貿易和海外生產(chan) 都會(hui) 快速增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張永偉(wei) 表示,“過去我們(men) 更多的是產(chan) 品貿易,下一步就是‘技術+產(chan) 能’,加大在海外的投資和生產(chan) 布局,這既符合現在目的地所在國的要求,又能夠讓我國超強的生產(chan) 能力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國內(nei) 和海外兩(liang) 者相結合,能夠很好地解決(jue) 現在的產(chan) 能、盈利等問題,並形成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
“海外市場雖大,但出口貿易模式的局限已經顯現,今後類似歐盟《新電池法》、反補貼調查等限製措施難以避免,享受市場紅利再不會(hui) 像之前那樣輕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名譽理事長付於(yu) 武建議,中國車企出海,必須到海外布局,建設本地化的生產(chan) 、研發、服務及供應鏈能力。當然,這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並非易事,但更能考驗和提升中國車企跨國運營的綜合實力。
楊忠陽
楊忠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