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南瓜鋪就鄉村振興“甜蜜路”
◎實習(xi) 記者 洪敬譜 通訊員 張正富
人勤春來早,春播催人忙。近日,轟鳴的播種機聲和農(nong) 戶的歡笑聲響徹在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的農(nong) 田,一幅忙碌有序、熱鬧非凡的“春耕圖”徐徐展開。
自2019年起,姚李鎮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打造了以小南瓜為(wei) 主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積極拓寬群眾(zhong) 增收渠道,以綠色發展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姚李鎮地處大別山區,這裏自然環境優(you) 越,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在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小南瓜能夠吸收足夠的養(yang) 分,生長得飽滿、甜美。
增產(chan) 增收靠技術
在姚李鎮,提到小南瓜,不得不提雙紅村。點籽、育苗、施肥,2月20日,在小南瓜育苗大棚裏忙碌的雙紅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高興(xing) 萍,正在與(yu) 村民一起為(wei) 天氣轉暖後的育苗做準備工作。
近年來,姚李鎮針對合興(xing) 、漫山紅、龍鳳、關(guan) 山等村荒山林地較多的土地資源優(you) 勢,集中在雙紅村培育小南瓜種苗,培育成功後,統一移栽至合興(xing) 村等多個(ge) 村莊,進一步整合了土地資源。
為(wei) 了讓小南瓜增產(chan) 、村民增收,姚李鎮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麵對麵手把手地幫助菜農(nong) ,讓他們(men) 切身嚐到科技種田的甜頭。
“小南瓜育苗前要泡種、準備機製土、鋪地膜,然後播種、澆水……”在姚李鎮關(guan) 山村小南瓜栽植基地裏,科技特派員王成武一邊手把手地指導菜農(nong) 栽植南瓜苗,一邊在田間傳(chuan) 授栽植技術。“等到天氣轉暖,溫度升高,第一批育苗工作就可以開始了。”王成武說。
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雙紅村種植大戶盛學斌2023年種植的小南瓜,實現了畝(mu) 均增收6000元。
打造產(chan) 業(ye) 大基地
南瓜種出來,得有好的銷路。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雙紅村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抓手,自2022年起試水建立全產(chan) 業(ye) 鏈農(nong) 業(ye) 公司,用一個(ge) 產(chan) 業(ye) 帶動全村經濟。目前該村已經建立起“黨(dang) 支部+合作社+基地+龍頭企業(ye) ”的生產(chan) 模式。雙紅村黨(dang) 支部不僅(jin) 提供技術支持,還幫助解決(jue) 生產(chan) 、銷售等問題。
位於(yu) 雙紅村的安徽鮮必達果蔬有限公司,是一家果蔬全產(chan) 業(ye) 鏈綜合服務商,建立了現代化辦公區域、安全優(you) 質果蔬生態鏈加配中心和分揀中心。2023年,該公司年營業(ye) 額達到6000萬(wan) 元,盤活了村級老舊閑置資產(chan) ,實現村集體(ti) 收益每年增加20萬(wan) 元,帶動本村群眾(zhong) 就業(ye) 達40餘(yu) 人。公司新型蔬菜產(chan) 業(ye) 已實現規模化、基地化生產(chan) 。
“小南瓜已經成為(wei) 姚李鎮農(nong) 民增收的特色產(chan) 業(ye) 。”姚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馬樂(le) 東(dong) 說,近年來,姚李鎮持續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鼓勵農(nong) 民流轉土地,大力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並引導特色農(nong) 業(ye) 走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姚李鎮通過小南瓜種植,直接帶動600餘(yu) 戶農(nong) 戶增收,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達300餘(yu) 人,人均年收入約增加2.5萬(wan) 元。
“背靠長三角大市場,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本地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馬樂(le) 東(dong) 表示,下一步,姚李鎮將圍繞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農(nong) 民增收致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目標,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施現代農(nong) 業(ye) 提升行動。姚李鎮會(hui) 以提高自身發展水平和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為(wei) 抓手,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用特色小南瓜鋪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甜蜜路”,打開更廣闊的長三角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