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寶坻造“中關村” 鄉野崛起科技新城
2017年初,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在一片鄉(xiang) 野中破土動工。7年多時間建設亦是一場蝶變——以前的村社已是街道縱橫交錯,辦公樓矗立挺拔,公園小溪與(yu) 各類生活配套設施點綴其中。
如今,漫步在科技城內(nei) ,一個(ge) 有產(chan) 業(ye) 、有生活、有人氣的現代化科技新城魅力撲麵而來。
這一坐落在天津市寶坻區的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是北京中關(guan) 村在京外的第一個(ge) 重資產(chan) 投資項目,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塊全新試驗田。
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王浩可謂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誕生和發展的親(qin) 曆者,2012年從(cong) 北京大學來到天津寶坻區工作,全程參與(yu) 並見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一座現代化科技新城日漸羽翼豐(feng) 滿。
“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一直致力於(yu) 打造‘研發孵化在北京、生產(chan) 製造在寶坻’的‘中關(guan) 村寶坻模式’,實現創新資源與(yu) 成果轉化的精準對接。”王浩介紹稱。
湧入天津建廠:又一個(ge) 科創沃土
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內(nei) 的博宇(天津)半導體(ti) 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cong) 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高新技術企業(ye) 。2017年考慮到未來公司發展,其管理團隊輾轉天津寶坻建廠。
博宇(天津)副總經理徐孟儉(jian) 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當時公司正處於(yu) 發展期,考慮到北京作為(wei) 首都的城市定位,作為(wei) 一家生產(chan) 型企業(ye) ,對耗能、空間承載力和產(chan) 能都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創始人團隊決(jue) 定在北京之外尋找一處合適的地方投資建廠。
徐孟儉(jian) 回憶道,當時很多企業(ye) 家都在考察京外的土地,公司選址考慮的主要因素有當地的空間承載力、地理位置和園區的品牌運營能力等。很多跟隨公司打拚多年的老員工看到當地漂亮的新廠房落成後,都感覺到終於(yu) 有了一個(ge) 屬於(yu) 自己的家。
“在寶坻的生活成本低於(yu) 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員工整體(ti) 來說在寶坻安家落戶的很多。”徐孟儉(jian) 眼見公司落戶為(wei) 員工帶來福祉,“公司落戶寶坻後,他們(men) 的孩子可以到當地讀書(shu) 上學。孩子在自己的身邊,家庭的快樂(le) 有了,孩子的教育實現了,企業(ye) 的員工會(hui) 更好地為(wei) 企業(ye) 服務。”
身處半導體(ti) 行業(ye) ,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鏈上需要有配套、延伸和拓展,足夠的空間可以讓公司展開拳腳,而天津地區在研發成果的轉化上擁有優(you) 勢,也助力公司研發項目落地。
於(yu) 企業(ye) 而言,地理位置也是一大優(you) 勢,便於(yu) 公司和北京總部溝通。2023年隨著京唐、京濱高鐵開通,寶坻融入了“京津冀半小時經濟圈”。
博宇公司隻是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快速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截至目前,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已經引入經營主體(ti) 1525個(ge) ,簽約實體(ti) 項目176個(ge) ,其中購地型項目39個(ge) 、載體(ti) 招商項目137個(ge) ,已初步形成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與(yu) 新材料、人工智能與(yu) 智能製造、生物醫藥與(yu) 醫療器械四大產(chan) 業(ye) 集群。
此外,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已培育出25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ye) 、17家雛鷹企業(ye) 、5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和種子企業(ye) 、2家瞪羚企業(ye) ,並成功入選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天津市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示範區。
“今年我們(men) 將進一步推進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建設全麵提速。”王浩說。
王浩表示,因為(wei) 很多從(cong) 北京疏解過來的企業(ye) ,手裏都有大量訂單,他們(men) 就是希望能夠快速落地,快速完成轉換。“所以我們(men) 在相關(guan) 手續上,都給企業(ye) 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支撐。”
“中關(guan) 村科技城的反饋速度非常迅捷,今天我們(men) 把問題提出來,可能明天就給你一個(ge) 結果了。”徐孟儉(jian) 提道。
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管委會(hui) 副主任韓帥談道,“從(cong) 項目的拿地一直到竣工投產(chan) ,我們(men) 細分了20個(ge) 環節,在每一個(ge) 環節每一個(ge) 步驟,根據需求為(wei) 企業(ye) 做好服務。”
一個(ge) 有“溫度”的城市,鼓勵人才“拖家帶口”
不足十年崛起,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也擘畫出發展願景。
寶坻區委書(shu) 記毛勁鬆指出,寶坻區將聚焦擦亮中關(guan) 村的金字招牌,推動中關(guan) 村創新發展要素向寶坻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流動,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在科技城布局,吸引更多具有中關(guan) 村標簽的高端項目落戶寶坻,讓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
吸引企業(ye) 的關(guan) 鍵,還是要留的住人才。為(wei) 了讓人才安心在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生活工作,這裏提供了充足的築夢空間、公平的發展條件以及良好的創業(ye) 環境。如今,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不僅(jin) 擁有點對點專(zhuan) 屬人才落戶等政策,還有土地審批權下放、資質互認、區域+產(chan) 業(ye) 稅收等特殊政策。
同時,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還建立起人才服務專(zhuan) 員工作機製,對引進人才給予跟蹤服務,解決(jue) 人才住房、落戶、配偶就業(ye) 、子女教育等各方麵問題,以免除後顧之憂,鼓勵人才“拖家帶口”入駐寶坻。
天津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產(chan) 業(ye) 服務部總監張立健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企業(ye) 引進來了,我所有的政策要向人靠攏,我要考慮怎麽(me) 把人引進來,還要考慮怎麽(me) 把人給留下來,能夠讓他在這安心的工作和生活。”
曾經在北京工作的張曉鳳,是一個(ge) 工作和生活在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內(nei) 的新天津人。於(yu) 此安家,張曉鳳省了每天一個(ge) 多小時的上下班通勤時間,現在早晨可以沿著生態廊道跑步,或到小公園裏健身,然後再步行約十分鍾去公司吃早飯。
談到換個(ge) 城市工作,張曉鳳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除了考慮個(ge) 人職業(ye) 前途,子女教育也是重要因素。
為(wei) 了解決(jue) 企業(ye) 職工子女就近入學的需求,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引入了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全國重點中學、天津市教委直屬中學——天津市南開中學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學校正在建設中,學校設有60個(ge) 高中班、24個(ge) 初中班。
2020年,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一號文件發布,為(wei) 北京轉移來津項目提供職工落戶、子女教育、醫療醫保等多項優(you) 惠政策,並在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先行先試。
來到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後,張曉鳳通過優(you) 惠政策買(mai) 了人才公寓房,自此在科技城內(nei) 有了自己的家。三室一廳的精裝修住房寬敞明亮,滿意的工作、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讓張曉鳳這樣的人才堅定了紮根在這裏發展的決(jue) 心。
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為(wei) 了打造有“溫度”的科技新城,積極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通過建造人才社區,為(wei) 入駐園區的人口提供了配套住宅。
“我們(men) 的目標不僅(jin) 是要把這裏建成一座現代化的科技園區,更要建成文化生活氛圍濃厚的宜居之地。”上述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已完成一期4.19平方公裏基礎設施開發建設,累計開工建設23公裏市政道路、3座街區公園和約3公裏的城市濱水公園,4公裏的濱水生態廊道,二期5.2平方公裏已啟動建設。未來,還將建設五星級酒店、商業(ye) 中心、濱水商街等商業(ye) 配套。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