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中國經濟亮眼開局 係列舉措力保消費恢複勢頭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再過幾天,全國兩(liang) 會(hui) 就要開幕了。過去一年,我們(men) 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未來又有哪些新的部署,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剛剛過去的甲辰年春節,人氣足、消費旺,中國經濟可以說是亮眼開局,讓人們(men) 信心大增。但經濟複蘇這條路我們(men) 走得其實並不輕鬆。如何擴大內(nei) 需,特別是讓消費更好地拉動經濟增長?在恢複經濟的同時,如何更好地促進各領域高質量發展?一年多來,我國出台了一係列有力有效政策。從(cong) 2月29日起,《焦點訪談》將推出係列節目——精準施策見成效。首先來關(guan) 注一下促消費、抓創新,成效如何?
龍年春節,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
看民俗表演,賞花燈,逛廟會(hui) ……琳琅滿目的節慶活動點燃了人們(men) 的熱情。要是用一個(ge) 字來形容消費市場,恐怕最適合的就是——火!
假日消費是觀察消費趨勢的重要窗口。春節8天假期,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4.74億(yi) 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同比增長47.3%,春節檔電影票房也創下新高,達到80.16億(yi) 元。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今年春節假日的消費火熱程度超出預期,把回家拜年的傳(chuan) 統習(xi) 俗與(yu) 出行消費,這樣一種趨勢結合在了一起。春節消費火爆,也說明了一方麵中國老百姓是有意願去進行消費的;另外一方麵我們(men) 也能夠提供各種消費場景的支持。”
假日消費的火熱背後是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也隱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不過,後疫情時代激發這一潛力的過程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社會(hui) 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nei) 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居民收入的預期減弱,相對就會(hui) 導致消費需求,或者是消費信心轉弱;另外一方麵,在消費者追求消費更加多元化、個(ge) 性化的同時,消費更趨於(yu) 理性了。”
開局之年,怎麽(me) 更好地擴大內(nei) 需?黨(dang) 中央作出一係列決(jue) 策部署,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2023年,由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幹措施》,以及促進電子產(chan) 品、汽車等大宗消費的措施相繼出台,金融部門出台政策助力促消費,商務部還組織開展了“消費提振年”係列活動,並千方百計對產(chan) 品和服務進行創新。
張威:“創新分了很多方麵,無論是經營者的營銷創新,還是生產(chan) 者的產(chan) 品創新、服務者的服務創新等等,包括作為(wei) 消費載體(ti) 的場景創新,所有創新是最實在地能夠激發消費潛能的有效方式。”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也被稱為(wei) 促消費“20條”,就提出,要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市場新需求。
前幾年,旅遊和餐飲這種聚集型消費受的影響是最大的,但它也是疫情消退後複蘇最為(wei) 明顯的。去年以來,為(wei) 了提振旅遊消費,各項政策發力就都注重了一個(ge) “新”字。比如,打造新場景,創造新體(ti) 驗。
在西安的這個(ge) 景區,遊客可以上台和演員近距離互動,參與(yu) 答題。
在這個(ge) 沉浸式旅遊場景裏,遊客不僅(jin) 可以穿著唐風服飾打卡拍照,甚至還可以參演一出唐劇,不再隻是一個(ge) 旁觀的遊客。
2023年,各地還在不斷推動體(ti) 育、音樂(le) 、特色美食等與(yu) 旅遊深度融合,創造消費新熱點,而促消費“20條”中所提到的壯大數字消費也有了新進展。新技術的不斷成熟正在不斷催生新業(ye) 態、新產(chan) 品。龍年春節,3D立體(ti) 的無人機表演成為(wei) 不少景區的“新寵”,而這項表演正是依托於(yu) 現代科技,每架無人機都要接收精確到納秒的衛星定位信息,這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
促消費“20條”中,有4條是專(zhuan) 門針對擴大服務消費的,包括擴大餐飲服務消費、提升健康服務消費等等。隨著人們(men) 的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以及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2023年,我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比商品零售額快14.2個(ge) 百分點,表現亮眼。未來,服務消費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張威:“從(cong) 消費本身來說,增量就在於(yu) 兩(liang) 個(ge) “新”上,要麽(me) 就是從(cong) 沒有到有的創新。實際上服務消費就存在著從(cong) 原來服務消費的需求不足,隨著現在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產(chan) 生了很多新的服務消費需求,這是一部分增量;還有一部分增量是已經有,但是供給水平不能很好滿足消費需求的增長,這一部分服務供給能力的提升、水平的提升,也會(hui) 增加新的服務消費需求。”
2024年擴大內(nei) 需怎麽(me) 幹?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董煜:“通過好的投資不斷去引領和創造新的消費熱點,與(yu) 此同時通過消費的帶動作用,也給投資指明方向,使得投資朝著更有回報的方向發展。通過不斷找到消費和投資之間的結合點,促進這兩(liang) 項工作之間的循環,整體(ti) 帶動內(nei) 需提升到新的水平。”
今年1月,商務部等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ti) 係的通知》,進一步釋放家電家具消費潛力,各地各部門也都出台了一係列舉(ju) 措,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
在促進消費和投資複蘇,穩住經濟增長的同時,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也是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今年春節期間,備受矚目的C919國產(chan) 大飛機首次服務春運。
C919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經過多年研製,去年5月28日,C919成功完成商業(ye) 載客首飛,中國人終於(yu) 圓了自己的“大飛機夢”,這也成了中國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大時代成果。
不過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未來,要想在國際競爭(zheng) 的新賽道上不掉隊,努力實現並跑甚至領跑,就必須牢牢抓住自主創新這個(ge) “牛鼻子”。202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新質生產(chan) 力”的概念,為(wei) 我們(men) 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you) 勢指明了方向。
董煜:“過去對一個(ge) 企業(ye) 來說,建一個(ge) 廠房,土地、車間、設備等等,這些投入在投入當中是占大頭的,也就是說生產(chan) 主要依賴於(yu) 傳(chuan) 統要素投入。對於(yu) 新質生產(chan) 力來說更重要地依靠什麽(me) 呢?它依靠的是創新。通過創新要素在發展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際上能夠使得經濟效益和效率會(hui) 得到更快提升。”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2023年,我國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hui) ,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一年,我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10.3%,快於(yu) 全部投資7.3個(ge) 百分點,為(wei) 新動能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升至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董煜:“通過組建新的機構,通過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以及加快科技創新的體(ti) 製機製改革,在過去一年可以看到,在不同領域對於(yu) 創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了,對打通科技成果到產(chan) 業(ye) 的轉化通道也更加順暢了。這些都使得創新和產(chan) 業(ye) 更加緊密結合起來,資金鏈、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也會(hui) 更加緊密結合起來,這些都會(hui) 對新質生產(chan) 力的培育壯大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2023年,我國成立國家數據局,數字經濟成為(wei) 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wan) 個(ge) 。以5G、工業(ye) 互聯網、數據中心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
今年,我國5.5G網絡有望實現規模商用,人形機器人、量子技術等取得新進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也不斷迭代升級,而積極培育這樣的未來產(chan) 業(ye) ,也正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一環。
今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重點推進未來製造、未來信息等六大方向產(chan) 業(ye) 發展。各地各部門在部署今年工作時,也都把加快培育新產(chan) 業(ye)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放在了重要位置。
董煜:“我們(men) 要把這些未來產(chan) 業(ye) 的發展方向作為(wei) 引領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要把資源,各方麵的力量,集中到支持這些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上麵去,促使它們(men) 盡快形成規模。要像過去培育新能源汽車這樣去培育出新賽道來,培育出更多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chan) 業(ye) ,這樣中國經濟能夠真正占領製高點,也真正能夠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
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在爬坡過坎中前行,我們(men) 一直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從(cong)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從(cong) 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從(cong) 全麵深化改革到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目標明確,定力十足。新征程上,麵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我們(men) 就有信心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