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回升向好,企業發展有底氣更有幹勁
【兩(liang) 會(hui) 視點】
政策有溫度,市場有活力,多位來自企業(ye) 的代表委員表示——
經濟回升向好,企業(ye) 發展有底氣更有幹勁
本報記者 楊召奎 韓韞超 竇菲濤
“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視和關(guan) 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堅定了我們(men) 發展的信心”“我們(men) 將搶抓機遇,積極利用自身優(you) 勢,力爭(zheng) 實現新一輪增長”“我們(men) 有足夠的硬實力和軟實力走出國門”“我們(men) 對未來的產(chan) 業(ye) 發展充滿信心”……
今天,多位來自企業(ye) 的代表委員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nei) 經濟總體(ti) 回升向好,依托國內(nei) 大市場優(you) 勢及各種利好政策加持,企業(ye) 發展有底氣更有幹勁。
政策護航讓企業(ye) 更有信心
“2023年底,浙江省湖州市稅務部門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推出‘一集團、一團隊’的增值化服務模式,活動的第一站就是來到我們(men) 這裏,為(wei) 企業(ye) 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代表說,這讓他們(men) 感受到了政策的溫度。
張天任代表表示,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視和關(guan) 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存量政策與(yu) 增量政策疊加發力,進一步堅定了企業(ye) 發展的信心。
今年2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突破腦機融合、類腦芯片、大腦計算神經模型等關(guan) 鍵技術和核心器件,研製一批易用安全的腦機接口產(chan) 品,鼓勵探索在醫療康複、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等典型領域的應用。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代表表示,培育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是我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的戰略選擇。在政策牽引與(yu) 支持下,企業(ye) 大膽探索創新。高德旗下的衷華腦機公司自主研發的超高密度植入式腦機接口係統,實現了植入式腦機接口係統核心技術突破,同時完成了世界首創的多通道雙向神經測量調控芯片設計,以及6.5萬(wan) 級通道超高密度微針陣列的製備,經專(zhuan) 家組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委員表示,2023年,在國家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法律法規的指導及鼓勵下,我國科技公司及研究機構積極擁抱前沿科技,紛紛入局大模型研發賽道,各種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持續落地,“政策不斷發力,讓我們(men) 意識到企業(ye) 家也要擁抱人工智能,並以大模型作為(wei) 生產(chan) 工具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數轉智改’結合,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為(wei) 引擎的新質生產(chan) 力。”
巨大市場讓企業(ye) 更有底氣
“經濟發展帶動消費信心增強,人們(men) 更願意利用閑暇時間出行、旅遊。”作為(wei) 一名在文旅行業(ye) 深耕多年的企業(ye) 家,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爽代表對未來文旅產(chan) 業(ye) 的發展充滿信心。
近年來,在國家號召旅遊景區門票減免的政策導向下,包括二次消費在內(nei) 的非門票收入已成為(wei) 未來旅遊景區成長的重要引擎。“我們(men) 對夜遊、高科技體(ti) 驗產(chan) 品、住宿產(chan) 品持續升級擴容,今年春節長假期間實現了遊客二次消費占總收入的50%以上,同比增長80%。”王爽代表表示,旅遊偏好的改變,將深刻影響旅遊投資方式和供給行為(wei) ,創新創造將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積累、突破,依托超大市場規模優(you) 勢,我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迅猛。“我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將從(cong) 示範工程建設階段逐步延伸到商業(ye) 化運營階段,未來10年中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將達萬(wan) 億(yi) 元以上投資規模。”張天任代表介紹說,“2023年,我們(men) 狠抓技術研發、強化資本賦能、創新營銷模式,進一步放大市場空間,在技術研發領域取得突破。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發布,鋅離子電池、超低溫電池、鋰電材料、鈉電材料等重點領域研發持續推進,這些創新成果增強了我們(men) 發展的底氣。”
2023年,消費市場動能強勁,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2.5%。“國內(nei) 經濟的蓬勃發展讓新式茶飲行業(ye) 有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同時也積累形成了豐(feng) 富的行業(ye) 經驗、豐(feng) 厚的品牌資產(chan) 、成熟的供應鏈。”大咖國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紅果代表表示,“現在,我們(men) 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chan) 購儲(chu) 加銷’體(ti) 係,有足夠的硬實力和軟實力走出國門、走進國際市場,用更年輕化和更具創造力的方式演繹、傳(chuan) 播中國傳(chuan) 統茶文化。”
優(you) 化政策讓企業(ye) 更有幹勁
當前,我國經濟總體(ti) 保持回升向好態勢。代表委員們(men) 認為(wei) ,應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政策,讓企業(ye) 信心更足、底氣更足、幹勁更足。
“在國家支持民營經濟、鼓勵投資消費的政策保障下,隨著內(nei) 外部環境的逐步改善,特別是內(nei) 需的持續提振,我們(men) 有信心抓住機遇,發現和創造機會(hui)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代表說。
在今年初各地的“新春第一會(hui) ”上,優(you) 化營商環境成為(wei) 高頻詞。姚勁波代表對此有著深切感受:“收縮性政策的出台更加審慎,鼓勵政策出台更快更有針對性,這些都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期待政策的持續發力,能進一步打通製約各類生產(chan) 要素流動的堵點、卡點,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zheng) 、社會(hui) 信用等領域給予民營經濟更大支持。”
“國家始終重視和支持農(nong) 業(ye) 科技研發與(yu) 應用,但目前我國與(yu) 農(nong) 業(ye) 強國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委員擺出了這樣一組數據:我國每年約有6000項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麵世,但成果轉化率僅(jin) 為(wei) 40%左右。
劉永好委員建議,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農(nong) 業(ye) 科技協同創新機製,鼓勵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建設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平台,引導社會(hui) 資本有序投資農(nong) 業(ye) 科技,推動形成“科技—農(nong) 業(ye) —金融”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積極推動金融科技行業(ye) 的發展,出台一係列政策法規,改革紅利不斷釋放,金融科技行業(ye) 獲益匪淺,發展方向明確,創新氛圍濃厚。但目前在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政策落地等方麵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委員建議,加快規範公共數據的歸集、存儲(chu) 、加工,建設多源統一的公共數據資源庫,使公共數據紅利實現普惠,讓老百姓暢享數字經濟帶來的安全和便捷。
(本報北京3月4日電)
楊召奎 韓韞超 竇菲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