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便捷網絡全覆蓋 優質服務暖民心

發布時間:2024-03-05 16:53:00來源: 法治日報

  代表委員熱議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新成效新亮點

  便捷網絡全覆蓋 優(you) 質服務暖民心

  □ 本報記者 張昊 阮占江

  今年春節前夕,安徽多地群眾(zhong) 陸續收到誠意滿滿、幹貨十足的“法治禮包”,新修訂的行政複議法普法手冊(ce) 、實用的法律援助維權清單、身邊的法律服務站點地圖,每一件都回應百姓關(guan) 切,每一樣都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

  春節假期,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春節“不打烊”;黑龍江省司法廳推出春節假期公證值班受理、上門服務等;山東(dong) 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法律服務超市”一線窗口全員在崗,法律服務運行順暢。

  ……

  這些場景都是近年來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成果的縮影。

  2023年,司法部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深入踐行法治為(wei) 民宗旨,圍繞人民群眾(zhong) 對公共法律服務的新需求,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出台一係列公共法律服務舉(ju) 措。

  “群眾(zhong) 享有的公共法律服務質量和水平日益提升。”近日,《法治日報》記者采訪多位關(guan) 注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建設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都對建設成果充分肯定。同時,他們(men) 期待,進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能力和質量,全麵提升群眾(zhong) 的法治獲得感。

  減證便民 服務貼心

  天津市公證機構落實司法部“一次性告知”“首問必盡答、服務全流程”等便民措施的要求,在證明事項和流程上做“減法”、在多元服務上做“加法”。

  山東(dong) 省公證機構通過多方合作開展“繼承公證+公積金提取”“公證+不動產(chan) 登記聯辦”便民服務;探索公證參與(yu) 房產(chan) “帶押過戶”交易模式,保證各方資金和交易安全,還為(wei) 當事人節約交易成本和交易時間。

  ……

  2023年,記者在北京、天津、山東(dong) 等地9家公證處辦證業(ye) 務一線了解到,近年來公證機構為(wei) 群眾(zhong) 解難題創新開展多項貼心服務。

  2023年6月,司法部加大減證便民力度,向社會(hui) 公布規範33類81項公證事項證明材料清單,刪減不必要證明材料116項。全麵梳理地方出台的公證證明材料清單,能減盡減;對公證機構能夠通過主動核查或者通過政務信息共享方式獲取的證明材料,不再讓當事人提供;對事實清楚、法律關(guan) 係簡單的公證事項中涉及的一些輔助性證明材料,不再要求當事人提供原件。

  去年,司法部還遴選295家公證機構與(yu) 駐外使領館共同開展海外遠程視頻公證,極大破解了申請人不便回國又急需辦理公證的難題。2023年,公證機構共辦理海外遠程視頻公證業(ye) 務560餘(yu) 件。

  “曾經的‘怎麽(me) 辦’已實現了‘精簡辦’‘一次辦’‘跨洋辦’‘暖心辦’。”全國人大代表、甘肅銳城律師事務所主任陳燦關(guan) 注到公證機構辦理業(ye) 務的變化。

  在陳燦看來,司法部綜合運用規範證明材料清單、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認證聯辦等服務手段,大大減輕群眾(zhong) 辦證負擔,提升了群眾(zhong) 的獲得感。

  公證服務不但注重品質提升,也更加注重均衡配置,共享發展成果。

  司法部持續開展“公證進鄉(xiang) 村”活動,截至2023年6月,全國公證機構在鄉(xiang) 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設立公證谘詢聯絡點12萬(wan) 餘(yu) 個(ge) ;通過視頻公證、巡回辦證、定期辦證等為(wei) 農(nong) 村群眾(zhong) 提供“就近辦”公證服務46萬(wan) 餘(yu) 件。

  司法部指導各地對低收入群體(ti) 、殘疾人、農(nong) 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單親(qin) 困難母親(qin) 等特殊群體(ti) 和軍(jun) 人軍(jun) 屬、退役軍(jun) 人及其他優(you) 撫對象,按規定減免公證費用。2023年,全國公證機構為(wei) 老年人辦理免費遺囑公證2.1萬(wan) 餘(yu) 件,辦理公益法律服務43萬(wan) 餘(yu) 件,為(wei) 服務“三農(nong) ”辦理減免收費公證2.9萬(wan) 餘(yu) 件。

  “減證便民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辦實事。期待各政務部門數據進一步共建共享,推出更多的減證、便民、增速舉(ju) 措,讓群眾(zhong) 享受更多的法治惠民‘紅利’。”陳燦說。

  安“薪”無憂 便捷暖心

  助力農(nong) 民工安“薪”不憂“酬”,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點,也是代表委員們(men) 心之所係。

  “2019年以來,成都開展‘根治欠薪’法律服務行動,集中開展糾紛排查化解糾紛1.4萬(wan) 件,組織辦理農(nong) 民工法律援助1.6萬(wan) 件,挽回經濟損失3.2億(yi) 元。”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介紹說。

  李正國還關(guan) 注到,2023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農(nong) 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萬(wan) 件,為(wei) 54萬(wan) 名農(nong) 民工追索勞動報酬68億(yi) 元。

  記者了解到,2023年以來,司法部會(hui) 同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開展“薪暖農(nong) 民工”“春暖農(nong) 民工”服務行動,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nong) 民工”活動,切實維護農(nong) 民工合法權益。

  服務站點“觸手可及”。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務實體(ti) 平台、7萬(wan) 個(ge) 法律援助工作站和33萬(wan) 個(ge) 法律援助聯絡點,就近就地為(wei) 農(nong) 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半小時服務圈”基本形成。

  緊扣需求“一次辦好”。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優(you) 化服務流程,暢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農(nong) 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件一律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實行優(you) 先受理、優(you) 先審查、優(you) 先指派。

  谘詢熱線“即時服務”。各地“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為(wei) 農(nong) 民工群體(ti) 提供全時段服務。網絡平台“一網通辦”。目前,全國80%以上的地方實現農(nong) 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網上辦。

  如何更有效為(wei) 新就業(ye) 形態領域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也是全國政協委員、紐思達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huo) 人魏青鬆關(guan) 注的方向。他今年將提交“關(guan) 於(yu) 加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法律援助”的提案。

  去年,針對快遞員、外賣員等工作地點和時間靈活的特點,江蘇等16個(ge) 省(區、市)在快遞驛站、外賣公司等地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浙江等7個(ge) 省(區、市)在市集、火車站等地設立流動工作站,方便農(nong) 民工申請法律援助。

  “建議法律援助機構將新業(ye) 態勞動者作為(wei) 法律援助的重點群體(ti) ,為(wei) 新業(ye) 態勞動者提供便捷、優(you) 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為(wei) 新業(ye) 態勞動者拓寬服務渠道,搭建線下、線上便捷維權平台。”魏青鬆說。

  均衡配置 共享成果

  拉孜縣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中部,海拔4000多米,司法資源相對匱乏。2022年7月,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hui) 監事長呂紅兵所在的律師事務所選擇在這裏設立辦事處,全力支援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結束了當地“零律師”的曆史。

  山海雖遠,也為(wei) 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所覆蓋。

  2023年10月底,呂紅兵隨律所第三批派駐的律師同事一起,從(cong) 上海飛抵拉孜。他們(men) 在拉孜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wei) 青少年帶來一堂精彩的法治培訓課。

  近年來,司法部致力於(yu) 均衡配置城鄉(xiang) 資源,加強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建設。

  麵對鄉(xiang) 村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司法部部署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全國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法治同行”活動(以下簡稱活動)。

  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鄉(xiang) 村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已全麵覆蓋。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建成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ti) 平台54.9萬(wan) 個(ge) ,依托司法所建立鄉(xiang) 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3.8萬(wan) 個(ge) ,60多萬(wan) 個(ge) 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各級各類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提供涉農(nong) 法律谘詢服務1083萬(wan) 餘(yu) 人次。

  活動中,全國司法鑒定機構積極支持鑒定服務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共提供涉農(nong)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服務5724件,對涉農(nong) 糾紛提供法醫臨(lin) 床、文書(shu) 、痕跡等鑒定服務10.5萬(wan) 件。

  此外,司法部通過積極推進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鼓勵引導更多社會(hui) 組織和誌願者參與(yu) 法律援助工作,組織實施“1+1”中國法律援助誌願者行動等項目,為(wei) 中西部地區農(nong) 村群眾(zhong) 提供了優(you) 質、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

  “甘肅省司法廳緊緊圍繞滿足基層組織和群眾(zhong) 的多樣化法律服務需求,持續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擇優(you) 選派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全省1.7萬(wan) 餘(yu) 個(ge) 村(社區)的法律顧問,實現了全省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陳燦說,廣大律師深入基層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已成為(wei) 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年年初,司法部對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重點作出具體(ti) 部署,努力提供覆蓋麵更廣、內(nei) 容更豐(feng) 富、質量更高、獲得感更強的公共法律服務。

  “四川已在明確構建現代公共法律服務‘四梁八柱’體(ti) 係,在全國率先探索推進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務、開展現代公共法律服務國家標準化試點。”李正國介紹說,期待公共法律服務要在實現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發揮重要作用。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麵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要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立法,進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製度基礎。”采訪中,魏青鬆說,去年,他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視頻會(hui) 議上作了“完善公共法律服務 加快法治社會(hui) 建設”的發言。今年,他依然充滿期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