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提供“鏈式服務” 助大齡農民工端好“飯碗”

發布時間:2024-03-07 14:55:00來源: 工人日報

  本報訊(記者徐新星 陳曉燕 朱欣 蘇墨)“多措並舉(ju) 穩就業(ye) 促增收”“紮實做好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就業(ye) 工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內(nei) 容引起全國總工會(hui) 辦公廳主任呂國泉委員和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代表的特別關(guan) 注。今年,他們(men) 都注意到了大齡農(nong) 民工就業(ye) 問題,並建議強化培訓服務,助大齡農(nong) 民工端穩端好“飯碗”。

  國家統計局界定,50歲以上農(nong) 民工為(wei) 大齡農(nong) 民工。《2022年農(nong) 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nong) 民工總量2.95億(yi) 人,其中50歲以上農(nong) 民工占比29.2%,人數已超8000萬(wan) 。有調查顯示,大齡農(nong) 民工繼續就業(ye) 麵臨(lin) 不少門檻和問題:一是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培訓機會(hui) 少,難以適應當前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二是他們(men) 大多從(cong) 事建築業(ye) 等高強度、低技能崗位,容易受到工傷(shang) 和職業(ye) 病的威脅,但工傷(shang) 保險和職業(ye) 健康保險等權益缺乏保障。

  “建築工人的老齡化比較嚴(yan) 重。與(yu) 此同時,很多農(nong) 民工因為(wei) 沒有核心技能,隻能在工地、工廠打零工。隨著時代發展,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民工向新型產(chan) 業(ye) 工人轉型迫在眉睫。”來自建築業(ye) 的鄒彬代表表達了對大齡農(nong) 民工群體(ti) 就業(ye) 狀況的擔憂。

  針對這些情況,呂國泉委員建議,圍繞維護大齡農(nong) 民工就業(ye) 權利和安全保障製定有關(guan) 政策,不以年齡“一刀切”,讓身體(ti) 條件允許的大齡農(nong) 民工在保證安全生產(chan) 前提下實現充分就業(ye) 。同時,政府有關(guan) 部門、用人單位和工會(hui) 等構建大齡農(nong) 民工“鏈式服務”,將就業(ye) 登記、技能培訓、職業(ye) 介紹等服務銜接起來,提高服務的精準性,並為(wei) 大齡農(nong) 民工提供再就業(ye) 培訓。加強服務大齡農(nong) 民工零工市場建設,利用好大數據等技術收集大齡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需求情況,實時發布用工信息。此外,“擴容”工傷(shang) 保險,將大齡農(nong) 民工納入保障範圍。

  鄒彬代表則建議,持續推動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國有大型企業(ye) 開辦職業(ye) 學校,對新生代建築產(chan) 業(ye) 工人及有轉型意願和基礎的農(nong) 民工開展“培、育、用”職業(ye) 教育,助力打造高素質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

  徐新星 陳曉燕 朱欣 蘇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