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兩會“青春之聲”,讓民主活力更加奔湧
楊維立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出現了不少“90後”的年輕麵孔。他們(men) 中既有登上世界技能大賽舞台的“大國工匠”,也有返鄉(xiang) 創業(ye) 、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農(nong) 人”;既有文藝教育工作者、運動員,也有敬老院護理員、村鎮幹部、年輕學者等……這些年輕代表、委員的身影,成為(wei) 兩(liang) 會(hui) 上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3月7日 《北京青年報》)
青年代表委員雖然在不同的地方從(cong) 事著不同的職業(ye) ,卻擁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紮根基層一線,在平凡崗位上拚搏奮進,幹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比如,“95後”全國人大代表、首發集團京開分公司榆垡收費管理所收費班長王爭(zheng) ,曾在北京市第四屆“路政杯”職業(ye) 技能競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王爭(zheng) 創新工作室”創立後,她帶領團隊成員製作“移動支付遮陽板”的小發明,有效提升了收費站區通行效率,還開設了“路姐課堂”,在線上線下對收費員進行業(ye) 務培訓;“90後”全國人大代表楊金龍,享有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jun) 的頭銜,卻放棄企業(ye) 的高薪聘請,回到學校任教……近年來,越來越多像王爭(zheng) 、楊金龍這樣的青年代表委員,在兩(liang) 會(hui) 上傳(chuan) 遞“青年之聲”,他們(men) 以蓬勃的朝氣,為(wei) 兩(liang) 會(hui) 注入了更多的青春活力。
青年代表委員通過深入走訪調研等方式認真履職,積極為(wei) 兩(liang) 會(hui) 建言獻策。在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上,楊金龍代表在他的《關(guan) 於(yu) 職業(ye) 教育與(yu)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的建議》中提及“構建多元主體(ti) 聯動的‘校企命運共同體(ti) ’,破解企業(ye) 深度參與(yu) 人才培養(yang) 難點”。1997年出生的全國人大代表文曉燕是一名殘疾人田徑運動員,她提出了《支持殘疾人創新創業(ye) ,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的建議,呼籲加大對殘疾人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援助,多措並舉(ju) 帶動殘疾人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這些來自基層的炙熱心聲被帶上兩(liang) 會(hui) ,使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注的議題更具代表性,更貼近青年需求。
近年來,通過各級兩(liang) 會(hui) 這一參政議政的重要平台,會(hui) 場內(nei) 外年輕人踴躍參與(yu)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不斷有“學生提案”進兩(liang) 會(hui) ,年輕人的參與(yu) 越來越有深度和亮度。今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崔麗(li) 娟帶來了一份“關(guan) 於(yu) 在商品包裝上印製垃圾分類標識的提案”。這份提案的“初稿”是由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的4名高一學生經過兩(liang) 個(ge) 月走訪調研形成的。如今,該“模擬提案”被帶上全國兩(liang) 會(hui) ,不僅(jin) 讓交大附中的廣大師生精神振奮,也讓其他年輕人深受鼓舞。事實表明,眾(zhong) 多年輕學生通過撰寫(xie) “模擬提案”等方式,從(cong) 間接參與(yu) 兩(liang) 會(hui) 的過程中擴大了自己對政治的理解,也讓兩(liang) 會(hui) 更貼近民生和民情。
讓“青春之聲”在兩(liang) 會(hui) 唱響,廣大年輕人的期待也得到了積極回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ye) 目標是1200萬(wan) 以上,並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點行業(ye) 企業(ye) 和重點群體(ti) 的支持、加強職業(ye) 技能培訓等方麵提出了一係列政策舉(ju) 措。與(yu) 此同時,還在住房安居、養(yang) 老生育、醫療保障等方麵作出了具體(ti) 安排,可謂幹貨滿滿,含“青”量十足。
風勁好揚帆,奮進正當時。全國兩(liang) 會(hui) 亮出了全年發展新目標,對青年發出了新號召。願廣大年輕人抓住時代的機遇,腳踏實地、砥礪奮進,在各自就業(ye) 崗位上努力創造佳績,積極參與(yu) 全過程人民民主,用不懈奮鬥書(shu) 寫(xie) 無愧於(yu) 時代的青春之歌,為(wei) 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