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碼普及4年,解決了哪些問題?
臨(lin) 時看病、買(mai) 藥卻忘記帶醫保卡,醫院繳費慢、排隊難,異地就醫備案耗時耗力……就醫用藥中,不少人都曾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今,在醫保碼的普及下,這些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jue) 。
就醫從(cong) 刷卡到刷碼
“醫保碼”是醫保電子憑證的通俗名稱,作為(wei) 參保人身份識別的電子標識,是參保人享受醫保政策待遇、辦理醫保業(ye) 務的電子“身份證”。
不久前,國家醫保局公布數據,醫保碼全國用戶超10億(yi) 人。4年多前,這個(ge) 數字還是1。
2019年11月24日,全國首個(ge) 醫保碼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激活。4年多,醫保碼經曆從(cong) 1到超10億(yi) 的用戶增長。如今,全國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均已支持醫保碼就醫購藥,接入定點醫藥機構超過80萬(wan) 家。目前醫保碼合作渠道包括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平台,農(nong) 業(ye) 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渠道,以及定點醫藥機構渠道,總計達234個(ge) 。
廣東(dong) 省醫保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廣東(dong) 醫保碼激活人數超9139萬(wan) 人,同比增長超20%,線上使用醫保碼移動支付累積結算超4800萬(wan) 筆,醫保碼激活數量和交易支付筆數雙雙位居全國第一。
不依托實體(ti) 證卡、支持群眾(zhong) 跨區域跨渠道看病買(mai) 藥和辦理醫保業(ye) 務,通過手機展示二維碼或刷臉就能實現預約掛號、簽到就診、診療檢查、醫保結算、報告查詢、藥房取藥等全流程事項,同時采用防截屏、消費密碼驗證或人臉識別功能等全流程監管方式——易用、實用和安全,讓醫保碼得以快速普及、群眾(zhong) 喜歡。
以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wei) 例,“醫保碼”在醫院的使用範圍覆蓋門診預約、取號就診、繳費取藥、自助開單、檢查簽到、報告查詢、發票打印、出院結算等14個(ge) 場景。“顯著提升了患者就診效率和醫院運行效率,結算率不斷提升。”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裘雲(yun) 慶說。
“以一個(ge) 普通參保人來說,就診前可通過微信公眾(zhong) 號實現預約掛號,結算時使用醫保碼完成線上醫保支付,可平均為(wei) 每位就診人節省43分鍾。”騰訊健康醫保服務總經理武靖介紹。
借力搭台,掌上醫保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網上下單買(mai) 藥、醫保線上支付、快遞配送到家。廣州醫保參保人員張阿姨患有慢性心衰,需要長期服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進行治療。2023年,她就診的醫院開通了“雙通道”服務,在醫院有時缺少該藥品的情況下,醫保醫師為(wei) 她開具外購藥品處方,並向廣東(dong) 省醫保處方中心上傳(chuan) 了電子處方。張阿姨通過醫保碼登錄“粵醫保”小程序的“憑處方購藥”模塊,自行選擇廣州“雙通道”定點零售藥店在線購藥,不但享受相同的醫保報銷待遇,藥品還能寄送上門。
廣州市醫保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以醫保碼為(wei) 身份識別,開拓了一些本地特色應用場景,包括“廣州醫保”公眾(zhong) 號上門診選點改點(含廣州特色中醫點)、廣州長期護理保險評估業(ye) 務申請及信息查詢、醫保電子處方線上流轉等。
住院免押金、床旁就結算。不用來回排隊繳費取藥,就診時銀行先行墊付就診費用,離開醫院後再進行還款,同時支持使用醫保個(ge) 賬進行自動還款。簽約了信用付辦理住院,可使用銀行惠民就醫額度繳納押金,出院時可退回。“真的方便省心。”一名在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孕婦,不久前深切感受到“一站式”就醫服務的便捷。
北京、上海、廣東(dong) 、浙江、福建等地的一些醫療機構,依托醫保碼創新信用就醫“無感支付”,參保人通過醫保碼辦理線上簽約,銀行為(wei) 參保人授信,個(ge) 人支付部分在授信專(zhuan) 項額度範圍內(nei) 由銀行先行墊付、免除住院押金,參保人“先看病,後付費,一次性結算”,有效縮短就醫時長、進一步提升就醫體(ti) 驗。
持續發力,破解醫保碼普及障礙
“一老一小”數字鴻溝的破解與(yu) 特定人群使用體(ti) 驗的提升,是醫保碼普及路上麵臨(lin) 的一個(ge) 重要課題。由於(yu) 醫保碼需通過智能設備來使用,對於(yu) 老年人、低齡兒(er) 童及嬰幼兒(er) 等群體(ti) ,存在一定的普及困難。對此,從(cong) 國家到各地推出一係列便民舉(ju) 措提高醫保碼普及性。
2023年5月,國家醫保局在全國範圍內(nei) 上線“醫保親(qin) 情賬戶”功能。浙江省醫保局在支付寶端拓展了這一功能,通過全省一體(ti) 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打破數據壁壘,調用相關(guan) 數據,參保人不需要提供親(qin) 屬證明,係統就能直接判斷家庭成員關(guan) 係,從(cong) 而實現醫保電子憑證親(qin) 情賬戶快速綁定。支付寶、微信、各大銀行等平台還針對老年群體(ti) 進行應用的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更輕鬆使用產(chan) 品,上線無障礙版本,支持視障人士通過語音使用醫保碼等。
“將傳(chuan) 統服務與(yu) 智能方式有效融合,推出親(qin) 情賬戶、異地就醫代他人備案等功能,並在醫保經辦機構增加了醫保碼線下激活的服務,助力特殊群體(ti) 獲取並享受掌上醫保服務,提高醫保便民服務的可及性。”國家醫保局規財法規司副司長謝章澍介紹。
此外,盡管半數以上省份的醫保碼激活率超過75%,部分醫藥機構還存在醫保碼無法全流程使用的情況。在加強宣傳(chuan) 引導、提升使用體(ti) 驗、推進零售藥店的接入推廣等方麵,各地醫保部門也在持續發力。
2023年底,廣東(dong) 省醫保局印發《廣東(dong) 省醫療保障局關(guan) 於(yu) 加快移動支付應用推廣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廣全省定點醫藥機構接入醫保移動支付服務,所有定點醫藥機構均可自願申請接入醫保移動支付,不設門檻。
半月談記者:彭韻佳 鄧瑞璿/編輯:孫好
原標題:《用戶從(cong) 1到超10億(yi) ,可為(wei) 每位就診人節省43分鍾
醫保碼普及4年間》
(半月談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