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護一粒種子到激發種業創新動力
一粒種子雖小,但培育一個(ge) 新品種通常需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凝結著科研育種者巨大的心血付出和育種單位長期的科研投入。侵權者直接將他人獲得品種權的種子套用自己的品種名稱進行銷售,不僅(jin) 侵害品種權人的權利和品牌聲譽,而且還擾亂(luan) 種子生產(chan) 經營秩序,甚至影響糧食收成。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chan) 權法庭在“丹玉405號”玉米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上訴案中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全額支持了權利人要求賠償(chang) 300萬(wan) 元的訴訟請求,積極發揮知識產(chan) 權侵權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作用,有效維護了品種權人權利和種子生產(chan) 經營秩序。
【案情回顧】
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是“丹玉405號”植物新品種的品種權人,該公司以淩海某種業(ye) 科技公司、青島某農(nong) 技公司未經其許可,生產(chan) 、銷售“丹玉405號”植物新品種繁殖材料為(wei) 由提起訴訟。
一審中,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明確主張賠償(chang) 基數為(wei) 150萬(wan) 元,適用一倍的懲罰性賠償(chang) ,共主張二被告需連帶賠償(chang) 300萬(wan) 元,並提交了相應證據說明賠償(chang) 基數的計算方式。一審法院認定,淩海某種業(ye) 科技公司和青島某農(nong) 技公司侵害了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的“丹玉405號”玉米種子植物新品種權,但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未提交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侵權獲利及許可使用費,未明確懲罰性賠償(chang) 基數的計算方式及依據,無法確定懲罰性賠償(chang) 的計算基數,酌定淩海某種業(ye) 科技公司賠償(chang) 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00萬(wan) 元,青島某農(nong) 技公司賠償(chang) 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萬(wan) 元。
最高法二審認為(wei) ,淩海某種業(ye) 科技公司自認2019年非法使用2000斤“丹玉405號”原種;2019年繁育400畝(mu) ,除200畝(mu) 被行政機關(guan) 處理外,收獲“丹玉405號”玉米種子90噸,據此可以推算出400畝(mu) 共計能夠收獲約180噸“丹玉405號”玉米種子;參考“丹玉405號”玉米種子銷售毛利為(wei) 8.28元/公斤計算,就已基本滿足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主張的150萬(wan) 元的賠償(chang) 基數。淩海某種業(ye) 科技公司的侵權行為(wei) 時間長、地域廣、規模大,多次實施套牌侵權、重複侵權,侵權行為(wei) 屢禁不止,情節嚴(yan) 重。在能夠認定淩海某種業(ye) 科技公司具有侵權故意且侵權情節嚴(yan) 重、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已提交涉及賠償(chang) 數額相關(guan) 證據且具備裁量確定懲罰性賠償(chang) 基數條件的情況下,不應再以無法確定賠償(chang) 基數為(wei) 由不予支持懲罰性賠償(chang) 請求,不宜對權利人的懲罰性賠償(chang) 請求的舉(ju) 證責任苛責過高,否則,不利於(yu) 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和有力打擊侵權者。最高法二審按照150萬(wan) 元的賠償(chang) 基數及權利人請求的一倍的懲罰性賠償(chang) 計算,全額支持了遼寧某種業(ye) 科技公司300萬(wan) 元賠償(chang) 總額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民為(wei) 國基,穀為(wei) 民命。”在最高法知識產(chan) 權法庭審判長羅霞看來,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以保護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來守護國家糧食安全命脈,是最高法知識產(chan) 權法庭的重大職責使命之一。為(wei) 切實保護和激發種業(ye) 創新動力,本案在權利人提出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明確基數以及倍數並提交有關(guan) 涉及賠償(chang) 數額相關(guan) 證據的情況下,法官采取酌定賠償(chang) 的裁判思維確定賠償(chang) 基數,以嚴(yan) 格公正司法樹立鮮明導向,讓侵權者付出更重代價(jia) ,是人民法院敢用、善用懲罰性賠償(chang) 的重要體(ti) 現。
【專(zhuan) 家點評】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理事會(hui) 主席崔野韓認為(wei)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事關(guan) 國家糧食安全,事關(guan) 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近年來,人民法院落實落細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顯著提高侵權代價(jia) 和違法成本,侵權損害判賠力度明顯加大。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guan) 需要綜合考慮侵權人主觀過錯程度、侵權行為(wei) 的情節嚴(yan) 重程度等因素,根據計算基數確定懲罰性賠償(chang) 的倍數,但是對於(yu) 賠償(chang) 基數的計算精度不宜作過於(yu) 嚴(yan) 苛的要求,可以根據現有證據和案情裁量確定合理的賠償(chang) 基數。也就是說,如果權利人主張的賠償(chang) 基數確有證據支持或者其計算得出的數額具有說服力,可以根據案情酌定公平合理的賠償(chang) 基數。
“本案充分體(ti) 現了司法機關(guan) 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的態度,為(wei) 確定懲罰性賠償(chang) 基數提供了實踐樣本,具有積極指引作用,有利於(yu) 全麵落實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推動解決(jue) 知識產(chan) 權維權難、賠償(chang) 低的問題。此外,該案判決(jue) 彰顯了我國對於(yu) 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強保護的決(jue) 心,相信這將會(hui) 有效遏製惡意侵權行為(wei) ,促進種業(ye) 市場良性發展,助力種業(ye) 振興(xing) 。”崔野韓說。
本報記者張晨整理 (來源: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