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促消費,越要維護好消費者權益
■ 社論
結合新型消費的新特點,針對性地為(wei) 消費者權益保護打好補丁,方能最大化地挖掘好新型消費的增長潛力。
又到一年3.15。
今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wei) “激發消費活力”。這與(yu) 當前加速推動消費轉向持續擴大的大背景形成了精準呼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並明確要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chuan) 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些促消費舉(ju) 措,一方麵能更好滿足居民改善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麵也契合了當前社會(hui) 消費需求的新特點和新趨勢,有利於(yu) 開辟消費領域的新增長點。
也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時提出的,要充分激發各項促消費政策的效力,“優(you) 化消費環境,實施放心消費行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配套的基礎性工作,重要性不容忽視。
事實上,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同樣強調,要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營造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環境。可以說,不斷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托底之舉(ju) 。
越是促進消費,越要維護好消費者權益。從(cong) 現實來看,優(you) 化消費環境,持續增強消費者滿意度,還有不少潛力可挖。
比如,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披露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投訴1740.3萬(wan) 件,同比增長32.8%。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投訴中,售後服務問題高達402.1萬(wan) 件,同比增長61.5%,連續兩(liang) 年排在問題首位。
它們(men) 主要集中在產(chan) 品更換困難、送貨時間延遲、質保期內(nei) 產(chan) 品損壞不提供免費維修等。這一數據反饋,之於(yu) 當前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顯然是一個(ge) 重要提醒——顯著增強售後服務環節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也就是為(wei) 推進以舊換新消除“堵點”。
此外,近年來新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形態不斷湧現,相關(guan) 消費者權益保護也要創新思維和手段,做到同步跟進。
如上述報告顯示,網購訴求持續增長,直播帶貨問題依然突出;新型消費湧現,智能設備問題增幅較大;新能源汽車加速普及,投訴舉(ju) 報連年上升。這些投訴大數據,同時也為(wei) 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針對性強化提供了清晰指引。
結合新型消費的新特點以及消費者的反饋,有針對性地為(wei) 消費者權益保護打好補丁,減少消費者顧慮,方能最大化地挖掘好新型消費的增長潛力。
當然,消費者權益保護,從(cong) 來就是一項係統工程。從(cong) 環節看,其涉及法律法規的完善、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的增長、消費者權益保護手段的創新等;從(cong) 主體(ti) 看,又包括了監管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消費者、企業(ye) 等。
應該看到,隻有讓消費者滿意,尊重消費者,企業(ye) 才有望做成“百年老店”。特別是在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問題曝光也更為(wei) 便利的當下,企業(ye) 重視處理好與(yu) 消費者的關(guan) 係,讓消費者感到“安心”“放心”,從(cong) 而獲得認可與(yu) 口碑,之於(yu) 企業(ye) 贏得市場競爭(zheng) 、樹立良好社會(hui) 形象,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看,監管部門持續織密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絡,也是給企業(ye) 營造一個(ge) 更具確定性、規範性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
這看似是對企業(ye) 的更嚴(yan) 格要求,實際上也是倒逼更多企業(ye) 將發展重心更多轉移到質量上來。這與(yu) 提升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讓更多優(you) 質企業(ye) 脫穎而出,從(cong) 而助力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乃至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都具有內(nei) 在的一致性。
2023年,消費對於(yu) 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82.5%。社會(hui) 消費活力之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而持續提高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構建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的社會(hui) 氛圍,便是與(yu) 這一趨勢相向而行,值得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