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普惠信貸增量擴麵提質 精準賦能重點領域

發布時間:2024-04-08 14:57:00來源: 經濟日報

  普惠信貸增量擴麵提質

  本報記者 王寶會(hui)

  普惠信貸成為(wei) 上市銀行財報的重要增長業(ye) 務。近日,多家上市銀行發布業(ye) 績報告顯示,普惠信貸繼續保持增量擴麵提質。具體(ti) 來看,無論是普惠型涉農(nong) 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增速目標,還是服務於(yu) 更多的長尾經營主體(ti) ,商業(ye) 銀行都積極做好服務價(jia) 格披露,暢通融資堵點,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普惠信貸服務覆蓋麵不斷擴大。

  加大普惠信貸供給

  普惠信貸因實體(ti) 經濟所需而產(chan) 生、發展,大型銀行的優(you) 質普惠信貸供給不僅(jin) 是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縮影,更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工行、農(nong) 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chu) 銀行6家大型國有銀行2023年業(ye) 績報告披露完畢。總的來看,6家大型國有銀行普惠信貸增量、擴麵、提質。比如,農(nong) 業(ye) 銀行2023年末人行口徑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餘(yu) 額達3.5萬(wan) 億(yi) 元,增速37%。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yu) 額為(wei) 3.04萬(wan) 億(yi) 元,增速29.40%。工商銀行普惠貸款餘(yu) 額達2.2萬(wan) 億(yi) 元,增速近44%。總體(ti) 上,多家國有銀行普惠信貸投放相比2022年,覆蓋範圍不斷延伸,供給量不斷增大。

  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發力普惠信貸效果顯著。中信銀行精準支持實體(ti) 經濟重點領域,2023年普惠貸款餘(yu) 額5450.76億(yi) 元,較上年末增長22.22%。光大銀行2023年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3791.33億(yi) 元,比2022年末增長24.18%。此外,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精準支持實體(ti) 經濟,穩步提升普惠金融業(ye) 務發展質效。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去年以來,我國普惠金融迅速發展,在總量、結構和覆蓋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實現了多元客群共享普惠信貸發展成果。同時,在業(ye) 務模式方麵,大型銀行利用自身比較優(you) 勢,全國規模化推進普惠模式取得顯著成就,提質發展重點區域,逐漸實現差異化發展。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有利於(yu) 促進金融業(ye) 可持續均衡發展。專(zhuan) 家表示,對商業(ye) 銀行來說,發展普惠信貸既是政策和監管部門推動的結果,也是自身經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ye) 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普惠金融的初衷和職責正是以可負擔的成本,為(wei) 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hui) 各階層和群體(ti) 尤其是長尾經營主體(ti) 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使金融資源更廣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而推動經濟社會(hui) 整體(ti) 的繁榮發展。

  精準賦能重點領域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2024年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要統籌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和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持續增強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多家商業(ye) 銀行在業(ye) 績報告中披露,從(cong) 不同方麵細化普惠信貸服務。郵儲(chu) 銀行建立健全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機構設置,構建郵銀協同、總分聯動、母子合力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體(ti) 係。中國銀行不斷提升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水平,提高重點領域服務精準度。交通銀行打造普惠金融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統一品牌,實現線上標準化產(chan) 品與(yu) 場景定製產(chan) 品雙輪驅動。

  專(zhuan) 家表示,普惠金融業(ye) 務的開展依然麵臨(lin) 信息獲取難、服務成本高、規模不經濟等問題,尤其是銀企信息不對稱導致信貸資源沒有充分觸達用戶。因此,商業(ye) 銀行在做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信貸服務的同時,還應結合縣域經濟特點,聯合政府相關(guan) 部門等多方力量,協同推進普惠金融下沉,為(wei) 促進縣域產(chan) 業(ye) 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搭建銀企融資橋梁,加快促進普惠小微貸款精準投放。“在聊城高新區科技金融部的幫助下,我們(men) 順利實現銀企對接,浦發銀行聊城分行發放的800萬(wan) 元貸款為(wei) 企業(ye) 擴充產(chan) 能提供了資金保障。”日前,山東(dong) 科爾自動化儀(yi) 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航表示。近年來,當地通過邀請金融機構為(wei) 企業(ye) 講解金融政策,把脈問診、解決(jue) 企業(ye) 融資難題。山東(dong) 聊城高新區科技金融部部長劉慶雷表示,通過搭建銀企對接平台,充分實現普惠信貸供給與(yu) 企業(ye) 融資需求高效匹配,讓普惠金融服務更加精準。

  值得注意的是,深化對小微企業(ye) 、涉農(nong) 經營主體(ti) 的普惠服務是今年開展普惠信貸的重點目標之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做好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的通知》明確了2024年普惠信貸總體(ti) 目標,即保量、穩價(jia) 、優(you) 結構,進一步推動銀行業(ye) 金融機構不斷滿足重點領域普惠信貸需求。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量價(jia) 並舉(ju) 、優(you) 化結構,總體(ti) 而言較為(wei) 合理、務實。保量的方麵,要求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增速不低於(yu) 各項貸款增速的目標,其中大型商業(ye) 銀行、股份製銀行要力爭(zheng) 全年實現監管目標。穩價(jia) 方麵,在貸款利率已經處於(yu) 曆史低位的情況下,要求根據LPR合理確定普惠信貸利率水平,未再明確要求降低貸款利率。這些要求,有利於(yu) 保持普惠信貸市場良性競爭(zheng) 格局。

  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聚力推動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深化對小微企業(ye) 、涉農(nong) 經營主體(ti) 及重點幫扶群體(ti) 等重要領域的普惠服務,更好地滿足各類經營主體(ti) 的普惠信貸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9.0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3.27%,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3.13個(ge) 百分點。普惠型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12.5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0.34%,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0.2個(ge) 百分點。

  董希淼表示,在普惠信貸總量較大、連年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做好重點領域的普惠信貸服務是今年的工作重點,有利於(yu) 把更多普惠信貸資源賦能各類經營主體(ti) ,不斷提升信貸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實現普惠金融商業(ye) 可持續發展。為(wei) 此,金融機構應積極用金融科技賦能,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款等投放,推動普惠信貸從(cong) 量增、麵擴、價(jia) 降轉向結構優(you) 化、質效提高,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數字普惠提質增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字化與(yu) 普惠金融有機結合,是商業(ye) 銀行推動業(ye) 務轉型升級,進而全麵觸達客戶的有力抓手。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發布的《銀行業(ye) 普惠金融業(ye) 務數字化模式規範》,對促進數字經濟時代普惠金融業(ye) 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傳(chuan) 統的金融服務往往受到地域和時間限製,而數字化普惠信貸則打破了這些限製。客戶隻需通過手機等終端設備,就能隨時隨地獲得金融服務,無需前往金融機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莫秀根表示,數字化降低了普惠信貸的服務成本和門檻,提高了服務效率和便捷性,為(wei) 更多人群提供了優(you) 質金融服務。

  數字普惠是多家上市銀行深耕普惠金融的突破口。建設銀行自2018年5月全麵啟動普惠金融戰略以來,探索建立了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以科技為(wei) 核心生產(chan) 工具、以平台生態為(wei) 主要生產(chan) 方式的普惠金融服務體(ti) 係,不斷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麵,精準滴灌各類經營主體(ti) 。聚焦個(ge) 體(ti) 工商戶、涉農(nong) 客戶、科創中小微企業(ye) 客戶需求,為(wei) 長尾經營主體(ti) 提供普惠金融支持。

  中小銀行要增強數字化經營能力,優(you) 化信貸審批模型。浙江農(nong) 商銀行轄內(nei) 武義(yi) 農(nong) 商銀行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該行依托數字化改革,積極拓展政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加快提升普惠金融實效。通過農(nong) 戶家庭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應用管理係統,搭建農(nong) 戶信用貸款評估模型,有效破解農(nong) 戶融資堵點。

  “銀行機構引入數字化技術優(you) 化貸款審批流程,不僅(jin) 節省時間成本,還減少了人為(wei) 幹預帶來的誤差和延遲,改善了用戶體(ti) 驗。”天眼查數據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陳倞表示,銀行機構通過分析海量的用戶數據,包括個(ge) 人和企業(ye) 財產(chan) 線索、借貸記錄等,建立精準的信用畫像,從(cong) 而有助於(yu) 降低對傳(chuan) 統抵押擔保的依賴。

  接下來,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無論是大型商業(ye) 銀行、股份製銀行,還是中小銀行,借助數字化方式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至關(guan) 重要。葉銀丹表示,銀行機構要結合數字技術創新金融產(chan) 品,針對不同群體(ti) 推出個(ge) 性化產(chan) 品。例如,針對缺乏信用記錄的小微企業(ye) 或農(nong) 戶推出無需抵押的信用貸款產(chan) 品,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ti) 推出定製化服務。

  防範信貸風險是數字普惠的重要保障。葉銀丹表示,商業(ye) 銀行要建立智能風控係統,有效識別潛在風險,並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範和管理。智能風控係統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管理信貸風險,不斷提高普惠信貸服務水平。(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