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砸錢洗白核汙水純屬自曝其醜

發布時間:2023-07-26 08:37:00來源: 北京日報

  何若

  據報道,為(wei) 平息國內(nei) 反對之聲,強推核汙染水排放入海,日本政府先後兩(liang) 次設立總額達800億(yi) 日元的基金,對受影響地區民眾(zhong) 提供“補償(chang) ”。國際輿論就此指出,企圖用“封口費”息事寧人,隻能說明這裏頭的確問題重重。

  補償(chang) 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21年4月決(jue) 定向海洋排放核汙染水之初,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省就開始製定涉漁業(ye) 補償(chang) 措施。除800億(yi) 日元“補償(chang) 費”,日本政府還安排東(dong) 京電力公司對排海引發的損失個(ge) 案進行賠償(chang) 。為(wei) 最大限度換取“支持”,東(dong) 電公司還表示,公司的方針是無論地區、行業(ye) 及時間如何,隻要產(chan) 生了損失,所有人都會(hui) 得到賠償(chang) 。可明眼人都知道,如此行徑所帶來的危害,是多少錢都無法衡量的。漏洞百出的排汙計劃,不可能獲得國際社會(hui) 認可。所以我們(men) 看到,即便政府出手如此“大方”,但以漁業(ye) 從(cong) 業(ye) 者為(wei) 中心的日本民眾(zhong) 反對排海的立場一直未曾動搖,相關(guan) 抗議活動有增無減。

  賣力洗白、四處公關(guan) ,這是日本政府的既定套路。具體(ti) 來看,一是炮製話術,營造汙水無毒、排海無罪假象。比如,將世界各地通行的核電站正常運行排水與(yu) 核汙染水混為(wei) 一談,企圖偷換概念、混淆視聽。二是拉攏盟友,尋求政治支持。早前,日本先是拉來“老大哥”美國站台撐腰,後又通過對韓國政府開展多輪“思想工作”,使其“反對日排海方案甚至考慮提起國際訴訟”的立場出現倒退;近來,更通過刻意限製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工作組授權等方式,試圖裹挾其為(wei) 自己背書(shu) 。然而,政治操弄與(yu) 洗白套路再高明,也堵不住國際社會(hui) 悠悠眾(zhong) 口。德國環境部長就曾毫不客氣當麵反駁,“我們(men) 不歡迎向海洋排放核汙染水”。

  妥善解決(jue) “核汙染水善後”難題需要的是技術攻關(guan) ,而不是政治公關(guan) 。要知道,各界堅決(jue) 反對日方的排汙入海計劃,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除此之外並不是沒有其他辦法,而且其他辦法可能更有效,還更能減少汙染。日本此前的專(zhuan) 家組就曾提出過五種核汙染水處理方案,其中“在陸地上繼續建設大型貯罐”或“用灰漿凝固處理”都是現行技術條件下可行的、危害更小的方式。不過,出於(yu) 經濟、時間成本考慮,“一倒了之”顯然更“省錢、快捷”。對此,一些日本學界人士全力替政府賣慘叫屈,聲稱負擔太重、預算有限。可太平洋是世界的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難道缺錢就可以把禍患轉嫁給全人類?更何況,到了洗白、公關(guan) 上怎麽(me) 就不缺錢了呢?這到底是缺錢,還是缺德?

  在全世界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想要把核汙染水這個(ge) 包袱就這樣一甩了之是不可能的。恰如日本國內(nei) 抗議者所言,“排海計劃周期很長,就算啟動了,也要努力阻止”。覆水難收,遺禍無窮。排放核汙水入海、威脅全人類安全的公共責任,日方擔不起。(北京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