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灣進口雞蛋風波持續發酵 價格、流程等多方麵質疑聲不斷

發布時間:2023-09-07 08: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6日電 綜合台灣媒體(ti) 報道,台當局專(zhuan) 案進口雞蛋風波持續發酵,自蛋商資格背景被質疑後,又被爆出進口價(jia) 格、流程與(yu) 采購金額、利潤等方麵的爭(zheng) 議。

  台灣“中時新聞網”稱,台灣今年暴發史上最嚴(yan) 重蛋荒,為(wei) 解決(jue) 蛋荒,台當局農(nong) 業(ye) 事務主管部門實施專(zhuan) 案進口。公開資料顯示,今年3月至7月,台灣進口雞蛋約1.4億(yi) 顆,當局補貼價(jia) 差約5.7億(yi) 元(新台幣,下同),其中注冊(ce) 資本額僅(jin) 50萬(wan) 元的超思公司拿到了1.75億(yi) 元補助,進口了8814萬(wan) 顆雞蛋,占總進口量6成以上。相關(guan) 消息引發島內(nei) 關(guan) 注,近日更有從(cong) 巴西進口的雞蛋存在高價(jia) 差的質疑聲不斷出現。

  超思公司進口巴西蛋的爭(zheng) 議風波不斷。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台農(nong) 業(ye) 部門負責人陳吉仲4日稱,超思進口巴西雞蛋的到岸價(jia) 和巴西蛋到日本價(jia) 一樣,每顆售價(jia) 在4.94元到5.9元之間。他還表示,超思公司有從(cong) 日本進口雞蛋的經驗,也有從(cong) 巴西進口雞蛋到日本的實績,超思到岸價(jia) 甚至還遠低於(yu) 兩(liang) 家貿易商的報價(jia) 。超思進口雞蛋報價(jia) 較低,是將巴西原本要賣到日本的雞蛋訂單“搶到台灣”。

  然而,島內(nei) 農(nong) 業(ye) 網紅“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5日在臉書(shu) 就進口雞蛋價(jia) 格發出質疑,經他查詢日本關(guan) 務資料,巴西賣到日本雞蛋每顆平均3.8元一顆,進口到台灣則是5.1元,“價(jia) 格怎麽(me) 會(hui) 一樣呢?”

  台北市“立委”參選人張斯綱6日更是要求農(nong) 業(ye) 部門拿出超思以往進口雞蛋的實績,稱若拿不出來就是在撒謊。他通過計算指出,進口的每顆蛋可獲利1.37元,每顆蛋的獲利乘以進口8708萬(wan) 顆(扣掉106萬(wan) 顆破損),約可獲利1.1929億(yi) 元,扣除破損蛋需成本的583萬(wan) 元,總計最低獲利約可達1.134億(yi) 元。若價(jia) 格波動,當每顆蛋可實賺4元時,約可獲利3.48億(yi) 元。

  張斯綱說,廠商賺取利潤是應該的,但若透過其他奇怪的方式得到超額利潤,是大家要檢視的,農(nong) 業(ye) 部門也該出麵說清楚。

  藍營呼籲直接公開跟超思的合約

  除了進口蛋價(jia) 格,台農(nong) 業(ye) 部門的進口流程也頗有玩味。在國民黨(dang) “立法院”黨(dang) 團5日召開的記者會(hui) 上,“立委”王鴻薇稱,巴西在5月發現禽流感,農(nong) 業(ye) 部門6月才宣布巴西為(wei) 禽流感疫區,超思在6、7月進口的雞蛋高達6000萬(wan) 顆以上。

  “立委”參選人徐巧芯質疑,當局處理速度慢半拍,是否在等待超思趕快把蛋裝載進口?希望農(nong) 業(ye) 部門直接公開跟超思的合約,每一批如何進貨、如何談的,每一批的價(jia) 格是多少,超思到底賺了多少。

  “立委”洪孟楷也指出,自日本發現巴西國內(nei) 出現禽流感案例後,就暫停從(cong) 巴西兩(liang) 州進口雞肉及雞蛋產(chan) 品。陳吉仲4日在節目上講“搶了日本要從(cong) 巴西進口的雞蛋過來”,現在要問,超思進口的雞蛋,是不是就是從(cong) 巴西兩(liang) 州出口的?若真是日本暫停進口不要的蛋轉賣來台灣,陳吉仲竟還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3日,徐巧芯還在臉書(shu) 貼出台“食藥署”8月的一份報告,透露今年8月當局曾查獲超思從(cong) 巴西進口的一批雞蛋違規,內(nei) 含濃度高時可能會(hui) 導致血癌的物質。

  此外,相關(guan) 項目資金來源也引發爭(zheng) 議。據報道,台農(nong) 業(ye) 部門原表示,是從(cong) 農(nong) 業(ye) 發展基金支出近5.7億(yi) 作為(wei) 采購費用,現在又傳(chuan) 出是畜產(chan) 會(hui) 向農(nong) 業(ye) 金庫貸款支出。島內(nei) 輿論質疑,農(nong) 業(ye) 部門是把農(nong) 業(ye) 金庫當成了“小金庫”。

  台灣《聯合報》6日刊文稱,陳吉仲一再強調這次雞蛋項目進口公開透明,問題是農(nong) 業(ye) 部門自始至終都沒說清楚,當初所謂“緊急進口”的“緊急”定義(yi) 是什麽(me) ?缺蛋問題從(cong) 去年初就浮現,當時產(chan) 業(ye) 不斷示警,但農(nong) 業(ye) 部門對外仍稱“不缺蛋”、“很快回穩”,怎麽(me) 到今年3月狀況卻急轉直下,“變成缺蛋”,甚至要緊急進口?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