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小微企業,根深才能葉茂(觀象台)

發布時間:2022-01-05 16:0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樹木在石縫裏生長,如果不使勁往下紮根,就很難獲取更多養(yang) 分。成功企業(ye) 往往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持,小微企業(ye) 更應如此

  一位投資者近日向筆者感慨,10年前自己投了兩(liang) 家初創企業(ye) ,都是做節能減排的,起點、主業(ye) 、規模差不多,可10年後,兩(liang) 家企業(ye) 的命運卻迥然不同。

  原來,這10年裏,第一家企業(ye) 聚焦新能源電池材料,雖然市場有波折,遭遇了不少技術難題,但創業(ye) 者埋頭苦幹、一心鑽研,拳頭產(chan) 品漸有起色,投資回報看好。另一家企業(ye) 的創業(ye) 者則喜歡“追熱點”,先試水節能燈,後轉做光伏,沒兩(liang) 年又涉足風電……結果現在已瀕臨(lin) 破產(chan) 。

  這雖是個(ge) 案,卻折射出小微企業(ye) 在發展中的兩(liang) 種普遍心理。經營者選擇堅守主業(ye) ,還是“多點開花”?這兩(liang) 種發展策略,一些人更信奉後者。他們(men) 說,雞蛋別放在一個(ge) 籃子裏,企業(ye) 多投幾個(ge) 項目,勝算豈不更多些?

  但實踐中,特別是初創型的小微企業(ye) ,對這種策略應謹慎采用。小微企業(ye) 資金本就有限,如果今日種瓜、明天種豆,到處蜻蜓點水、撒胡椒麵,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往往加速把企業(ye) 拖垮。更何況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行各業(ye) 千帆競發,都在不斷提升發展質量。隨著市場競爭(zheng) 秩序日趨規範,炒短線、賺快錢的機會(hui) 少之又少,企業(ye) 如果三心二意,忙於(yu) 左顧右盼,往往很難在激烈競爭(zheng) 中立足。

  絕大多數小微企業(ye) 身處細分市場,賽道窄、變數大,更應懂得“樹高葉茂,係於(yu) 根深”的道理。樹木在石縫裏生長,如果不使勁往下紮根,怎能獲取更多養(yang) 分?看看那些從(cong) 小微企業(ye) 中脫穎而出、不斷壯大的佼佼者——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超七成深耕行業(ye) 10年以上!試想,沒有“專(zhuan) 精”的勁頭,何來“特新”的產(chan) 品?顯然,成功企業(ye) 往往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持。

  堅持並非因循守舊、一成不變。小微企業(ye) 既紮根主業(ye) ,又不斷創新突破,這是更高層次的堅持。特別是今天,我國正大力倡導補鏈強鏈,在細分領域裏也能幹出大事業(ye) 。翻看前不久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不少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攻克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關(guan) 鍵難題,多年來,它們(men) 始終保持向尖端進發的衝(chong) 勁,平均研發強度超過7%。正是這樣的鍥而不舍、勇毅篤行,才終於(yu) 打開市場、脫穎而出。

  創業(ye) 中,堅持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堅持,往往難以成功。令人振奮的是,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的財稅金融、公共服務等政策力度在不斷加大,支持廣大創業(ye) 者、企業(ye) 家專(zhuan) 心致誌幹實業(ye) 的營商環境正越來越好。近日工信部等19個(ge) 部門發布的《“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規劃》提出,推動形成一百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十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一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一係列政策“組合拳”將更加精準給力。

  沐浴陽光,心無旁騖,期待更多小微企業(ye) 能根深葉茂、茁壯成長。

  《人民日報》( 2022年01月05日 第 17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