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四地再次捧回全國社會治安綜治工作最高獎
2021年12月15日,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召開。我省無錫市、常州市、揚州市江都區、徐州市銅山區再次捧回全國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最高獎項——“長安杯”。這是常州市第三次捧回“長安杯”,無錫市、揚州市江都區、徐州市銅山區也已連續兩(liang) 次獲此殊榮。這個(ge) 喻示“長治久安”的獎項,評比條件是必須連續3次獲得全國綜治優(you) 秀地市獎,這意味著獲得“長安杯”至少要12年時間。
數十年磨一劍,江蘇這四地的“長安之路”究竟如何鋪就?連日來,記者實地走訪,探尋他們(men) 的“平安秘籍”。
群眾(zhong) 的痛點難點,
就是平安建設的發力點
建設平安之城是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的基礎,可平安之城到底該怎麽(me) 建,即使是平安建設“尖子生”的常州市也曾拿不準。“說出來不怕笑話,很多年前常州市公眾(zhong) 安全感一直處於(yu) 全省較後位次。”常州市委政法委一級調研員張雙慶坦言,“工作一輪輪地做,但安全感就是上不去。我們(men) 也困惑,到底是什麽(me) 讓群眾(zhong) 感到不安。”後來,在常州大學社會(hui) 治理與(yu) 社會(hui) 政策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一份關(guan) 於(yu) 公眾(zhong) 安全感的問卷通過各種形式發放到市民手裏。“分析結果拿到手,厚厚的70多頁,問題一籮筐,但我們(men) 第一次不慌了。”
瞅準目標,靶向發力,讓平安建設的每個(ge) 關(guan) 鍵點都精準聚焦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早在2012年,常州就在全省率先推行社會(hui) 治理創新重點項目績效管理模式,每年設立30個(ge) 創新項目,目前已完成274項,有效解決(jue) 了一批痛點難點問題,打造、推廣了一批有影響的創新成果。常州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hui) 治理處處長朱帥介紹,這些項目都是平安建設最難啃的“骨頭”,也是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新北區梧桐苑是去年常州市域社會(hui) 治理創新重點項目之一。“曆時7個(ge) 月,我們(men) 不光將小區西區架空層所有私圍亂(luan) 建全部拆除,還建成了非機動車智慧車庫。”社區書(shu) 記孫雲(yun) 峰說,車庫大門是進出刷卡的電控門,裏麵不光有監控,還有200套聯網煙感、自動滅火器。“我敢對所有小區居民承諾,隻要停在這兒(er) 的電動車丟(diu) 了,我就照單賠償(chang) 。”作為(wei) 這個(ge) 拆遷安置小區最早的住戶之一,68歲的居民徐浩方對此感觸最深, “小區體(ti) 量大住戶多,以前停個(ge) 電動車恨不得加3把鎖。現在不鎖都不怕丟(diu) ,老百姓過日子就圖個(ge) 平安。”
群眾(zhong) 認可的平安,也是無錫推進平安建設的“風向標”。“我們(men) 每年都會(hui) 做相應調研,群眾(zhong) 最頭疼的問題在哪裏,我們(men) 就朝哪裏發力。”無錫市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鄭逸告訴記者,去年他們(men) 大力推進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設,推進老舊小區技防改造,截至當年12月已實現2362個(ge) 智慧技防小區全覆蓋,建成智慧技防公交站台778個(ge) 、智慧校園928個(ge) 、智慧技防單元120個(ge) 。
把服務送到最前沿,
將矛盾化解在第一線
“平安”,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感受和體(ti) 會(hui) 。如何實實在在地提升群眾(zhong) 的安全感?平安建設“尖子生”們(men) 的一致答案是:將服務送到最前沿,把矛盾化解在第一線。
奚明是無錫伯樂(le) 海川工業(ye) 服務外包有限公司職工,幾天前他收到了公司原本拒絕給付的工傷(shang) 賠償(chang) 金。去年年中,奚明在工作期間不慎受傷(shang) ,但因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hui) 保險,公司拒絕了他的工傷(shang) 賠償(chang) 申請。無奈之下,奚明來到無錫市新吳區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申請勞動仲裁。在申請受理後短短數天,奚明就收到新吳區勞動人事爭(zheng) 議仲裁院的裁決(jue) 。兩(liang) 個(ge) 月後,新吳區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召集伯樂(le) 海川公司與(yu) 奚明進行調解,確保賠償(chang) 金盡快兌(dui) 現。
新吳區企業(ye) 多,外鄉(xiang) 的打工人也多,每年各類勞資糾紛達上萬(wan) 件。新吳區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王鬆記得,以前,不少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不高,想要處理勞資糾紛卻找不到地方。回應民生關(guan) 切,去年,一座座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在無錫各區相繼建立。“這裏是改善民生的‘直通車’,更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共同體(ti) ’。”新吳區委政法委綜治處負責人韓留鋒說,去年僅(jin) 新吳區調處服務中心就接待群眾(zhong) 2.1萬(wan) 餘(yu) 人次,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4萬(wan) 餘(yu) 件,調解成功率達95%。
“這朵法律‘蒲公英’來得太貼心了,對我們(men) 企業(ye) 而言就像是專(zhuan) 業(ye) 的‘醫療團隊’。”位於(yu) 常州的中國科學院遺傳(chuan) 資源研發中心(南方)對外交流辦主任唐駿口中的“蒲公英”,是常州市新北區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園最新組建的“薛家蒲公英法律服務團”。
作為(wei) 常州市大力創建的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集聚地,這裏先後簽約落戶中科院遺傳(chuan) 資源研發中心(南方)、揚子江紫龍藥業(ye) 、揚子江海浪藥業(ye) 等19個(ge) 產(chan) 業(ye) 化項目。怎麽(me) 更好地為(wei) 企業(ye) 發展保駕護航?薛家鎮政法委員夏玲玲為(wei) 此琢磨了許久,“我們(men) 調查發現,雖然不少企業(ye) 都有法律顧問,但人數少,擅長的方向也單一,導致企業(ye) 遇到法律問題仍然不能快速解決(jue) 。”在薛家鎮政法委的推動下,一朵專(zhuan) 業(ye) 水平高、業(ye) 務能力強、擅長科目多的“蒲公英”在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園綻放。“由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工商聯成員等50人組成的法律服務團定期上門為(wei) 企業(ye) ‘把脈’,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平安”是個(ge) “易碎品”,
要用200%的努力守護
“這是個(ge) 易碎的獎杯,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捧回來了,就要用百分之兩(liang) 百的努力守護它。”盡管常州在“長安杯”上已是“三連冠”,但張雙慶不敢有一絲(si) 懈怠。
平安之城要建好,更要守護好,在江蘇各地,一張張鞏固平安建設成果“網”正被織得更密更牢。
“這個(ge) 月網格員巡查上報事件總數9324件,小區內(nei) 部管理占比39%。”每月月初,開一場上月問題總結會(hui) ,是無錫市安鎮街道綜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的慣例。“通過總結,我們(men) 能更好地摸清薄弱點,找準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指揮中心主任喬(qiao) 曉說。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指揮中心的係統,網格員上傳(chuan) 的問題在5分鍾內(nei) 被派給一個(ge) 個(ge) 街道負責人,而街道負責人會(hui) 在問題處理結束時同步上傳(chuan) 圖片,實現社會(hui) 治理閉環管理。
這樣高效指揮的“綜合體(ti) ”,在江蘇已經是越來越多地方的“標配”。但想要實現“格中事格中辦、格中了”,不僅(jin) 要有科技助力,也要把部門職能壓實在網格裏。
“好的,以上問題我們(men) 已收到。”在銅山區人民法院漢王鎮便民解紛中心,法官助理白玲與(yu) 南望村網格員高慧通過網格化綜合信息平台進行便捷溝通。白玲介紹,銅山法院與(yu) 區網格中心信息平台相連,借助網格員遍布基層熟悉社情民意的優(you) 勢,通過提前介入,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法官辦案效率也極大提高了。”
這張細密的“網”,也是應對“大戰大考”的利器。“您好,我是江都區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目前揚州疫情形勢嚴(yan) 峻複雜,為(wei) 了您和家人的健康,需要向您核實幾個(ge) 問題……”在去年揚州發生局部疫情期間,數天內(nei) ,江都區社會(hui) 治理指揮中心就從(cong) 38萬(wan) 餘(yu) 條信息中精準排查出3.6萬(wan) 名“四類”重點人員。全區1180名專(zhuan) 職網格員聞令而動,辦結疫情防控工單5970件,為(wei) 疫情防控構築起源頭防線。
“長安城市”是平安江蘇建設的傑出代表,更是江蘇近年來平安建設成效的縮影。據統計,我省每年調處矛盾糾紛50萬(wan) 件以上,調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規範設立全要素網格10.5萬(wan) 個(ge) ,配備專(zhuan) 兼職網格員25萬(wan) 名,90%以上的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在網格內(nei) 得到處置和化解;群眾(zhong) 安全感從(cong) 2011年的91.8%提高到目前的99.21%。
□ 本報記者 陳珺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