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2021金融運行整體呈現“四個新”局麵 融資規模達17.24萬億元

發布時間:2022-01-26 11:17: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1月25日電(談媛)社會(hui) 融資規模17.24萬(wan) 億(yi) 元,連續3年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新動能、高科技的新增上市公司占比超過7成;不良貸款餘(yu) 額減少496.43億(yi) 元......25日下午,山東(dong) 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1年全省金融運行情況。

  據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坤道介紹,2021年,山東(dong) 省金融係統聚焦金融工作三大任務,突出金融供給與(yu) 需求管理雙向協同發力,統籌抓好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金融運行整體(ti) 呈現金融供給總量實現新跨越、資源配置效力實現新提升、地方金融改革實現新突破、金融風險防控取得新成效的“四個(ge) 新”局麵。

  金融供給總量實現新跨越

  2021年,全省社會(hui) 融資規模突破17萬(wan) 億(yi) 元,達到17.2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17%,高於(yu) 全國2.87個(ge) 百分點,連續3年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與(yu) 名義(yi) 經濟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全省本外幣存貸款餘(yu) 額分別突破13萬(wan) 億(yi) 元、11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0.25%、13.44%。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7家,創近十年新高,上市公司總數達到371家。其中,新增滬深上市公司33家;北交所累計上市公司達7家,位居全國第4位。全省股票、債(zhai) 券兩(liang) 項直接融資合計8957.48億(yi) 元,同比增長14.86%。全省保險業(ye) 累計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風險保障340.4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8.58%;賠付支出1140.31億(yi) 元,同比增長14.04%。全省金融業(ye) 增加值接近5000億(yi) 元,達到4938.59億(yi) 元,比上年增加416.29億(yi) 元,金融業(ye) 作為(wei) 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資源配置效力實現新提升

  一是金融助推動能轉換成效明顯增強。印發實施《山東(dong) 省“十四五”金融業(ye) 發展規劃》《山東(dong) 省現代金融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計劃(2021-2022)》,發揮政策集成和部門協同效應,金融資源配置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提升。省政府與(yu) 農(nong) 業(ye) 銀行、建設銀行、興(xing) 業(ye) 銀行等銀行機構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政策扶持和服務創新,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綠色、科創、製造業(ye) 等領域。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1%,投向製造業(ye) 的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26.1%。截至2021年末,全省綠色貸款餘(yu) 額7979.2億(yi) 元,同比增長48.7%。在新增37家上市公司中,代表新動能、高科技的上市公司占比超過7成,這充分體(ti) 現了山東(dong) 經濟轉型和動能轉換的成效。

  二是金融服務小微企業(ye) 成果明顯提升。兩(liang) 項直達實體(ti) 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精準定向,首貸培植、銀稅互動、無還本續貸、應急轉貸、應收賬款融資等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截至2021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11064億(yi) 元,同比增長35.4%,比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速高出21.9個(ge) 百分點;12月末,小型、微型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分別下降10個(ge) BP、8個(ge) BP。

  三是金融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力度明顯加大。聯合10部門印發《金融支持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指導意見》。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製度試點範圍擴大至52個(ge) 縣(市、區)。截至2021年末,全省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32361.09億(yi) 元,同比增長9.4%;農(nong) 業(ye) 保險實現保費收入56.43億(yi) 元,同比增長27.96%。山東(dong) 省農(nong) 商行係統支農(nong) 主力軍(jun) 作用進一步發揮,本外幣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為(wei) 8620.15億(yi) 元,較年初增長591.43億(yi) 元。省農(nong) 擔公司主要指標均居全國省級農(nong) 擔機構首位,全年新增擔保額530億(yi) 元,同比增長1.04倍。縣域數字化金融項目累計為(wei) 162.33萬(wan) 戶涉農(nong) 主體(ti) 發放貸款近1800億(yi) 元。圍繞金融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海洋強省、軍(jun) 民融合等重大發展戰略,研究推出係列政策措施,政策聚合和資源集聚效應持續顯現,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

  地方金融改革實現新突破

  一是區域金融改革力度加大。全國首個(ge) 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落戶濟南。2021年11月25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等8部委批複《山東(dong) 省濟南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ti) 方案》,這是全國首個(ge) 以科創金融為(wei) 主題的金改試驗區。目前,試驗區建設實施意見、行動方案等正陸續出台實施,緊鑼密鼓推進。臨(lin) 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改革試驗區建設全麵展開,在推動農(nong) 村金融服務下沉、健全完善抵押擔保體(ti) 係、創新豐(feng) 富金融產(chan) 品、搭建金融信息綜合服務平台等方麵積極探索路徑機製,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青島市財富管理中心建設成效明顯,在機構引進、產(chan) 品創新、市場開放、人才匯聚等方麵成果突出,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青島市位居第38位,較2020年同期提升9個(ge) 位次。威海市爭(zheng) 創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工作有序推進。

  二是金融輔導力度加大。把金融輔導作為(wei) 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與(yu) 需求側(ce) 管理的鏈接鈕帶,健全分層管理、需求對接、評價(jia) 評估等工作機製,開展金融輔導擴麵攻堅行動,優(you) 化升級金融輔導服務載體(ti) ,金融輔導服務質效明顯提升。截至2021年末,為(wei) 28768家解決(jue) 融資需求6933.68億(yi) 元,其中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占比80%以上。與(yu) 金融輔導體(ti) 係相銜接,在16個(ge) 市的16個(ge) 園區、21個(ge) 鄉(xiang) 鎮創新開展“金融管家”試點,濟南平陰、臨(lin) 沂郯城等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務模式。

  三是機構引進培育和金融開放力度加大。恒豐(feng) 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山東(dong) 省信用增進公司完成組建,山東(dong) 港信期貨開業(ye) 運營。推動設立全省首家飛機租賃SPV公司和首批2家船舶租賃SPV公司,填補省內(nei) 融資租賃領域空白。國家金融業(ye) 密碼應用研究中心、綠色金融研究院揭牌成立,山東(dong) 2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均獲批中國證監會(hui) 區塊鏈建設試點。省內(nei) 首單可持續掛鉤債(zhai) 券、碳中和債(zhai) 券落地濟南,省內(nei) 首批合格境內(nei) 有限合夥(huo) 人(QDLP)試點基金落戶青島;濟青煙三個(ge) 自貿片區均已設立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QFLP)企業(ye) 。

  四是金融營商環境建設力度加大。深化金融領域“放管服”改革,強化地方金融領域法治建設,製定加強地方金融組織事中事後監管的政策措施,修訂地方金融監管係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在全國率先開展小額貸款公司統一借款票據相關(guan) 監管工作。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暨地方征信平台上線運營,金融領域數字化應用和政務數據共享共用實現突破,為(wei) 改善金融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建立完善金融領域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製定實施銀行機構服務實體(ti) 經濟評價(jia) 辦法,將普惠金融、推動上市、風險防控等指標納入各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整合金融人才引育留用政策,出台《齊魯金融人才工程選拔管理辦法》,引導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

  金融風險防控取得新成效

  一是不良貸款餘(yu) 額和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雙降”。持續加強大企業(ye) 流動性、地方法人機構及債(zhai) 券兌(dui) 付等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加大不良貸款壓降力度。2021年末,全省不良貸款餘(yu) 額1489.75億(yi) 元,比年初減少496.43億(yi) 元;不良貸款率1.34%,比年初下降0.69個(ge) 百分點。

  二是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得到有效遏製。組織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zhai) 務、互聯網金融整治等專(zhuan) 項行動,保持對非法集資嚴(yan) 打高壓態勢。全省非法集資刑事立案數和涉及金額數持續下降,連續兩(liang) 年在全國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平安建設考評中位列一檔,得分滿分。

  三是“金安工程”監測預警作用進一步凸顯。持續深化“金安工程”建設,“金安工程”建成全國首個(ge) 金融領域集5大風險監測預警為(wei) 一體(ti) 的金融風險防控監測大數據平台,對金融風險監測實行“關(guan) 口前移、源頭防控”,監測企業(ye) 擴展到210萬(wan) 餘(yu) 家,向有關(guan) 方麵推送預警及關(guan) 注信息5000餘(yu) 條。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