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態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500餘個
記者日前獲悉,2021年,中新天津生態城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全年累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500餘(yu) 個(ge) ,區域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智慧城市建設等按下“加速鍵”。
記者了解到,生態城智能科技、文化旅遊和大健康三大主導產(chan) 業(ye) 上下遊資源呈聚集態勢。在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領域,作為(wei) 全市首個(ge) 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生產(chan) 基地的華峰測控全麵量產(chan) ,華慧芯二期光電子芯片產(chan) 業(ye) 化項目實現國產(chan) 化替代。此外,大健康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生態城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傑科生物獲批新冠抗體(ti) 等3個(ge) 國家臨(lin) 床批件,丹娜生物1萬(wan) 平方米的新廠房投入使用,海河凱萊英生物醫藥母基金持續發揮產(chan) 業(ye) 培育和社會(hui) 資本撬動作用。
隨著城市開發建設全麵推進,2021年,生態城先後有609個(ge) 項目啟動建設,合作區逐步建成宜居宜業(ye) 宜遊的高品質生活圈,北部產(chan) 業(ye) 區成為(wei) 發展實體(ti) 經濟的新引擎,漁港片區建成全市最大的冷凍品交易集散地,臨(lin) 海新城也初步展現出完整立體(ti) 的城市形象。
作為(wei) 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生態城推出了智慧社區、智慧工地、“銀發”智能平台等6項智慧應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將生態城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作為(wei) 典型案例納入國際標準;同時,京津冀首個(ge) 大數據交易中心獲得批複,大數據研究院、數字安全研究院加緊組建,搭建起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生態的“四梁八柱”。(記者 王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