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西左權:觸發“鏈式效應” 振興鄉村產業

發布時間:2022-03-10 15:34: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是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立足自然地理條件,把劣勢變優(you) 勢,化‘山水’為(wei) 產(chan) 業(ye) ,在山、水、田、大美自然上同向發力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左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必由之路。”

  新理念探索新模式,新作為(wei) 蹚出新路子。去年以來,左權縣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創新實施產(chan) 業(ye) 鏈培育工程,按照“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一名縣級領導、一個(ge) 牽頭部門、一個(ge) 工作方案、一個(ge) 智庫專(zhuan) 家組、一批帶頭人”的模式,全麵推行縣領導掛帥的“鏈長製”。

  左權縣委書(shu) 記石勇表示,要集中攻堅核桃、黑山羊、文旅等產(chan) 業(ye) 鏈,打造具有左權特色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品牌,促進全縣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崛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向“山”要產(chan) 業(ye)

  構建太行黑山羊全產(chan) 業(ye) 鏈

  “在羊場經營模式上,我們(men) 采取公司投資、農(nong) 戶承包方式,與(yu) 農(nong) 戶簽訂養(yang) 羊協議和收購合同,由公司統一供種、供飼料、收購和培訓,形成農(nong) 戶散養(yang) 、企業(ye) 管理、集中出售的集約養(yang) 殖模式。”

  新世紀農(nong) 業(ye) 科技公司負責人巨先榮介紹說,該公司是全縣最大的養(yang) 羊基地,培育出了“太行黑山羊”品種。2021年,公司與(yu)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開展“太行黑山羊品種繁育”合作,建立了高校產(chan) 學研展試驗基地。截至目前,已帶動農(nong) 戶4000戶,戶均增收1800元。

  左權縣山大坡廣,水草豐(feng) 盛,當地農(nong) 民自古以來就有養(yang) 殖山羊的傳(chuan) 統。近年來,左權依托當地地理優(you) 勢,通過規模性企業(ye) 、創辦合作社等方式,推動山羊養(yang) 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目前,全縣山羊養(yang) 殖初具規模。

黑山羊養(yang) 殖已初具規模

  太行山羊,具有繁殖率較高、板皮質量優(you) 良、四肢強健、適應力極強等特點,是在特殊的地理及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形成的地方類群。2011年,左權黑山羊良種選育項目被農(nong) 業(ye) 部列入全國畜禽良種工程,組建了黑山羊核心群,擁有了一整套科學的生產(chan) 管理體(ti) 係。2014年,黑山羊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chuan) 資源保護名錄》。

  左權縣養(yang) 羊產(chan) 業(ye) 鏈由分管副縣長任鏈長,縣直相關(guan) 單位和鄉(xiang) 鎮主要負責人為(wei) 成員,專(zhuan) 職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羊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打造“左權羊”品牌。

  整體(ti) 布局,科學規劃。建立了養(yang) 羊產(chan) 業(ye) 現代企業(ye) 管理運行模式,實現養(yang) 羊產(chan) 業(ye) 育種、育肥、加工、銷售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把左權建設成全國知名的肉羊飼養(yang) 、育種育肥、加工、交易基地。采取育肥羊委托代管模式,即公司提供羊苗、飼料、藥物、疫苗等物料供應及銷售環節的建立和管理,負責製定肉羊飼養(yang) 環節所需的各項技術規範和技術標準,定期對養(yang) 殖戶進行市場信息傳(chuan) 達、最新技術培訓和指導;養(yang) 殖戶負責提供養(yang) 殖場地、設施和勞動力;公司以合同價(jia) 按時收購成品羊。

  瞄準市場,龍頭牽引,做優(you) 產(chan) 業(ye) 鏈條。以萬(wan) 安實業(ye) 公司肉羊加工為(wei) 依托,以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ye) 、合作社育種為(wei) 基礎,以移民搬遷“空殼村”育肥為(wei) 基地,以帶動農(nong) 戶養(yang) 殖為(wei) 目標,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四位一體(ti) 的運行模式,建立起養(yang) 羊產(chan) 業(ye) 育種、育肥、加工、銷售全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運行模式。規劃五年時間,采取逐年遞進式發展目標,到2025年,實現年飼養(yang) 規模總量達到50萬(wan) 隻,其中母羊培育10萬(wan) 隻、育種規模達到15萬(wan) 隻、育肥規模達到25萬(wan) 隻、加工屠宰能力達到30萬(wan) 隻,帶動農(nong) 戶1萬(wan) 餘(yu) 戶,年產(chan) 值達到10億(yi) 元。

  建設示範基地,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以培育黑山羊、大青山羊、左權綿羊三大品種為(wei) 重點,集中打造示範樣板,培育龍頭帶動企業(ye) ,推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提質擴規。實施了國家級太行山羊品種繁育、羔羊育肥試驗示範、太行山羊屠宰加工和產(chan) 品開發生產(chan) 基地、飼草種植飼料生產(chan) 加工、科技研發和營銷模式創新、產(chan) 業(ye) 文化和康養(yang) 融合發展示範六大工程,推動全縣黑山羊養(yang) 殖規模擴大到30萬(wan) 隻以上,年屠宰能力達到16萬(wan) 隻以上,加快構建黑山羊全產(chan) 業(ye) 鏈,把荒山變為(wei) 孕育增收產(chan) 業(ye) 的金山。

  向“田”要產(chan) 業(ye)

  建設實至名歸的核桃產(chan) 業(ye) 大縣

  左權是“中國核桃之鄉(xiang) ”,核桃栽培曆史1000餘(yu) 年,栽培麵積36萬(wan) 畝(mu) ,其中結果麵積20萬(wan) 畝(mu) ;核桃株數合計580萬(wan) 株,其中結果樹360萬(wan) 株;核桃正常年份產(chan) 量1500萬(wan) 公斤,產(chan) 值3億(yi) 元;核桃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00餘(yu) 個(ge) ,入會(hui) 社員達到9000餘(yu) 戶;正常年份僅(jin) 核桃一項,全縣農(nong) 民人均收入2000餘(yu) 元……這一串數字表明,核桃當之無愧是左權農(nong) 民穩定增收的第一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

  近10年來,左權縣圍繞建設“核桃產(chan) 業(ye) 大縣”目標,久久為(wei) 功,不斷壯大產(chan) 業(ye) 規模,促進農(nong) 民增收致富。開展院縣聯合共建,同省林科院、晉中職業(ye) 技術學院、省果樹研究所等單位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開展聯合共建核桃產(chan) 業(ye) 行動計劃,實現了大專(zhuan) 院校、科研院所的先進技術成果與(yu) 左權核桃產(chan) 業(ye) 的成功嫁接。但核桃產(chan) 業(ye) 仍然麵臨(lin) 著品種雜、品牌化程度不高、銷售渠道單一、核桃產(chan) 業(ye) 鏈條延伸不強等問題。

  試點推廣“托管服務”新模式,提升品質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讓核桃成為(wei) 左權留得住、能致富、有未來的產(chan) 業(ye) 。去年以來,全力實施核桃產(chan) 業(ye) 全麵托管服務,推行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務模式。同一區域、同一托管服務組織也可采取混合托管模式,由農(nong) 戶自主選擇,真正把農(nong) 民從(cong) 農(nong) 村解放出來,實現“自己不管樹、照樣得收益”。

  建立“三位一體(ti) ”的經營管理體(ti) 係,即“樹權農(nong) 戶+托管服務組織(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核桃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核桃技術服務隊)+企業(ye) (縣核桃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及下屬加工銷售企業(ye) )”,對確定為(wei) 托管試點的托管服務組織給予政策補助,對於(yu) 實施集中連片高接換優(you) 的,成活一株補助20元;購置核桃生產(chan) 專(zhuan) 用農(nong) 機具,每100畝(mu) 限購1台小型旋耕機、鋤草機、施肥開溝機,每300畝(mu) 限購一台褪青皮及分級分選機,支持核桃營銷大戶購置褪青皮及分級分選機等專(zhuan) 業(ye) 設備,除享受國家農(nong) 機補貼政策外,政府再給予購機成本30%的補貼,為(wei) 打造左權核桃品牌、實現核桃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探索出一條現實路徑。

核桃產(chan) 業(ye) 實現規模化發展

  強核桃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開展“搶救性”發展,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核桃之鄉(xiang) ”“核桃產(chan) 業(ye) 大縣”。為(wei) 了加強核桃產(chan) 業(ye) 鏈建設工作的領導,左權縣製訂了核桃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實施方案,成立了以縣委副書(shu) 記為(wei) 鏈長、縣林業(ye) 局局長為(wei) 副鏈長,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牽頭部門及核桃主產(chan) 鄉(xiang) 鎮為(wei) 成員單位的領導組織。建立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總體(ti) 推進機製,從(cong) 發展與(yu) 管理、基礎設施、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及產(chan) 品銷售各環節,統籌推進核桃產(chan) 業(ye) 鏈發展。

  政府引導,群眾(zhong) 參與(yu) 。充分發揮政府在規劃引領、政策引導、資源配置和服務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尊重群眾(zhong) 主體(ti) 地位,教育引導群眾(zhong) 自覺參與(yu) 機製創新及各項經營活動,建立起政府、社會(hui) 、果農(nong) 三位一體(ti) 的融資渠道。

  示範引領,全麵推進。以東(dong) 、南兩(liang) 條百裏核桃林帶為(wei) 重點,以示範基地、示範合作社、示範園區為(wei) 抓手,集中打造示範樣板,培育龍頭帶動企業(ye) ,推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提質翻番。

  創新驅動,集約經營。依托核桃產(chan) 業(ye) 協會(hui) 、林興(xing) 綿核桃研究所,整合科研力量,培養(yang) 技術人才、創新科研模式,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創新,著力突破良種培育、嫁接技術、防災減災、儲(chu) 藏加工等方麵的關(guan) 鍵技術。以流轉、托管為(wei) 主要創新手段,推行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以創新驅動支撐核桃產(chan) 業(ye) 提質翻番。

  龍頭帶動,精深加工。深度挖掘核桃產(chan) 品附加值,對內(nei) 挖掘企業(ye) 潛力,實現升級改造;對外招商引資,提升精深加工檔次,向精深加工要產(chan) 值,向高端產(chan) 品要效益。

  市場導向,打造品牌。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以產(chan) 業(ye) 效益為(wei) 核心,對產(chan) 品經營全過程實行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建立產(chan) 品質量追溯體(ti) 係,提升品質、打造品牌,推動三產(chan) 融合發展,確保在產(chan) 量翻番的基礎上實現效益翻番。

  向“大美自然”要產(chan) 業(ye)

  打造中國北方國際寫(xie) 生基地產(chan) 業(ye) 鏈

  藝創左權,打卡澤城。2021年5月,“中國北方國際寫(xie) 生基地”在麻田鎮澤城村掛牌成立,成為(wei) 全國美術院校師生和藝術家們(men) 的寫(xie) 生目的地。

  2021年,左權縣創新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化“山水”為(wei) 產(chan) 業(ye) ,傾(qing) 力打造“中國北方國際寫(xie) 生基地”,讓一個(ge) 個(ge) 隱藏在太行山深處的古老村落,經過創意打造,變成了彌漫著藝術氛圍的寫(xie) 生打卡地。借助靈秀清爽的原生態自然風光,與(yu) 國際水彩協會(hui) 合作,以澤城寫(xie) 生基地建設為(wei) 突破口,創新謀劃山水—寫(xie) 生—消費—產(chan) 業(ye) 的全鏈條發展思路。通盤布局澤城、桐峪、老井三個(ge) 片區、9處標準寫(xie) 生基地項目建設,設計為(wei) 期21天的寫(xie) 生線路和為(wei) 期7天的藝術家寫(xie) 生線路,全力打造全國十大寫(xie) 生基地。目前,澤城村和老井村兩(liang) 個(ge) 寫(xie) 生村落已經改造完成。

  寫(xie) 生基地產(chan) 業(ye) 鏈由縣文旅局負責牽頭,縣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任鏈長,下設鏈長製辦公室,建立調度機製,強化日常督導和宣傳(chuan) 引導。按照“一條產(chan) 業(ye) 鏈、一位縣領導負責、一個(ge) 牽頭單位統籌、一套工作方案”工作模式,建立日常支撐服務機製,協助產(chan) 業(ye) 鏈鏈長和牽頭部門推進相關(guan) 工作。

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紅色研學基地

  2022年,左權縣主要以澤城為(wei) 中心,實施西安、東(dong) 安、東(dong) 安山、西崖底、半坡、澤城6個(ge) 自然村的民宿改造、基礎設施提升、寫(xie) 生點標準化建設等工程項目,將澤城村的寫(xie) 生基地集中培訓中心、半坡村整村提升、西崖底民宿改造列入重點項目。中期以桐峪1941項目建設為(wei) 引擎,落實桐灘村為(wei) 中心的集散片區紅色研學寫(xie) 生拓展,主要包括南會(hui) 、上武、隘口、白家莊、蓮花岩、桐灘6個(ge) 村。後期織網延伸,發展以老井村為(wei) 中心的東(dong) 山古村落寫(xie) 生片區,豆堖、萬(wan) 達、天門、東(dong) 山、高峪、楊家莊、石灰窯、老井8個(ge) 自然村的寫(xie) 生鏈條延展。

  采取縣校合作,改造寫(xie) 生村落。由山西省一建承建,山西傳(chuan) 媒學院文創學院、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中北大學4所院校分別認領設計整條街道,推進整體(ti) 風貌整治,力求創造人本的、自由的、有超越價(jia) 值的藝術文化區域。

  公司運營,標準化管理。澤城村寫(xie) 生基地由國際水彩協會(hui) 中國區項目運營公司與(yu) 縣國投公司、澤城村共同成立公司總體(ti) 管理運營。目前,澤城村已完成民宿示範戶改造38戶,具備了同時接待140人的條件。服務中心設立了接待服務總站,布局了畫材店、文創店、咖啡屋、水吧、VR體(ti) 驗館、中國移動5G 直播艙等飲食、娛樂(le) 、文創、伴手禮、生活服務5大類寫(xie) 生經濟業(ye) 態,滿足寫(xie) 生、旅遊群體(ti) 生活、創作、交流等需求。

  寫(xie) 生與(yu) 民宿結合,創造獨特區域品牌。寫(xie) 生基地在標準化民宿改造上確立了兩(liang) 個(ge) 主題。一是以當地特色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風貌民宿,最大程度還原古民居風貌,體(ti) 現古色古香和藝術相結合的氛圍。另一個(ge) 是以現代元素為(wei) 主的彩虹係列民宿,以紅黃藍綠等七彩色調為(wei) 主,注入現代元素,著力打造休閑舒適的新民居體(ti) 驗。全部建成後,9個(ge) 寫(xie) 生村落民宿將提供1000張床位,並將建設一個(ge) 可滿足1000人的方便快餐服務中心。預計2024年,接待量可達14萬(wan) 人次,營業(ye) 收入1800餘(yu) 萬(wan) 元。

  今後,基地將實施“高校青年孵化器”項目,定時舉(ju) 辦國內(nei) 外大型比賽、藝術活動、畫展、攝影展,舉(ju) 辦寫(xie) 生作品線上拍賣活動 、藝術家實踐項目、特定文化宣傳(chuan) 等;利用國際藝術家導師資源,舉(ju) 辦藝術家講座、開設藝術教育課程,著力將“中國北方國際寫(xie) 生基地”打造成全國十大寫(xie) 生基地之一和太行板塊一張藝術文旅國際名片。依托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區位優(you) 勢,打響“清涼夏都、紅色左權”區域文旅品牌,真正實現山水—寫(xie) 生—消費—產(chan) 業(ye) 的全鏈條發展,引爆左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崛起。

  在“鏈長製”引領推動下,明天的左權,必將山美、水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俊偉(wei) 慧卿 麗(li) 娟 攝影:張文軍(jun)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