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聚焦 | 天津港推進智慧綠色樞紐港口建設:提升海運效能 促進協調發展
核心閱讀
近年來,天津港持續推進碼頭全自動化改造,建設智慧綠色樞紐港口。通過采用綠色能源,推行綠色運輸模式,部分集裝箱碼頭裝卸作業(ye) 實現全流程零碳排放。隨著樞紐優(you) 勢進一步發揮,通關(guan) 流程持續優(you) 化,天津港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滿載貨物的巨輪,在無人值守的塔橋指揮下輕鬆停靠;岸邊的集裝箱碼頭,70多台無人駕駛的智能運輸機器人自如穿行;8道42個(ge) 自動化軌道橋次第排開、快速運轉……這是記者近日在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10多米高的指揮平台上俯瞰到的一幕。
2019年1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天津港時強調: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交通特別是海運首先要強起來。要誌在萬(wan) 裏,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
3年來,天津港集團按照總書(shu) 記的擘畫開拓創新,奮力打造智慧綠色樞紐港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2021年,天津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wan) 標箱,增速保持世界十大港口首位;年海鐵聯運量突破100萬(wan) 標箱,位居全國前三;2021年10月,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北疆港區C段碼頭正式投產(chan) 。
創新工藝方案,實現傳(chuan) 統碼頭全自動化改造
前推、側(ce) 移、微調、鎖扣、定位、解扣……在天津港自動化遠程操控中心,遠程操控司機馮(feng) 旭緊盯屏幕上通過5G網絡回傳(chuan) 的超高清視頻,熟練而精準地控製手裏的操縱杆,為(wei) 1公裏外的貨車裝卸集裝箱。僅(jin) 用75秒,一個(ge) 集裝箱就裝卸好了。“以前完全靠人工現場操作,最少也要5分鍾,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陳培說。
“在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上,無論寒冬酷暑,司機都要登上幾十米高的岸橋,長時間低頭操作。現在經過自動化改造後,坐在辦公室裏就能遠程操控設備,輕鬆多了。”馮(feng) 旭說。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碼頭是由天津港集團、華為(wei) 和中國移動聯合打造的“5G+智慧港口”項目,背後離不開天津港技術團隊的艱苦攻關(guan) 。
針對傳(chuan) 統碼頭的全自動化改造是世界性難題。國內(nei) 外現有的自動化碼頭采用垂直岸線的磁釘式技術路線,適用於(yu) 新建碼頭,將其應用於(yu) 傳(chuan) 統碼頭自動化改造,成本太高。天津港技術團隊設計出全新“單小車自動化岸橋+無人駕駛電動集卡+雙懸臂自動化軌道吊”工藝方案,為(wei) 傳(chuan) 統碼頭全自動化改造提供了優(you) 質的解決(jue) 方案。
相較於(yu) 磁釘式技術路線,新方案對現有碼頭布局改造小,成本低,作業(ye) 效率提升近15%,單箱能耗下降20%。集裝箱智能理貨實現全覆蓋,車號、箱號一次識別準確率超95%。
“去年天津港大型自動化集裝箱裝卸設備占比已達到35%,今年要達到60%以上,明年達到80%以上。”天津港集團董事長褚斌介紹。
推進綠色運輸,加大綠色能源開發建設力度
站在指揮平台眺望,繁忙運轉的七彩碼頭、接連靠泊的萬(wan) 噸巨輪之外,兩(liang) 座高達188.5米的巨大風車悠然轉動,為(wei) 碼頭傳(chuan) 輸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
“截至3月17日晚上7點,共發電529.5萬(wan) 千瓦時,超出碼頭所用電能58.6萬(wan) 千瓦時。”天津港分布式電源並網項目負責人、國網濱海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錢峰介紹,去年底順利並網發電的北疆港區C段碼頭智慧綠色能源係統是我國港口首個(ge) “風光儲(chu) 荷一體(ti) 化”智慧綠色能源項目。“實現了綠電100%自主供應、全程零碳排放。兩(liang) 台4.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和總裝機容量1.43兆瓦的光伏係統並網運行,為(wei) C段碼頭打造了綠電供給體(ti) 係,每年節約標煤約734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萬(wan) 餘(yu) 噸。”
不僅(jin) 如此,近年來,天津港主動調整運輸結構,推廣礦石與(yu) 煤炭“滿載來、滿載走”的綠色運輸模式,打造“公路轉鐵路+散貨改集裝箱”雙示範港口。褚斌介紹,作為(wei) 我國北方重要的煤炭下水港口,如今的天津港煤碼頭實現了煤炭鐵路集港運輸,大幅降低了運輸車輛尾氣排放和揚塵汙染。
今年1月,由75台電動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31台無人駕駛電動集卡、50台電動集卡、30台氫燃料電池集卡組成的清潔能源水平運輸車隊在天津港投入生產(chan) 運營。與(yu) 同等運力的燃油集卡相比,單機每百公裏減少燃油消耗50千克、減少碳排放155千克。車隊運行一個(ge) 月減少燃油消耗279噸、減少碳排放865噸,實現北疆港區C段碼頭裝卸作業(ye) 全流程零碳排放。
“十四五”時期,天津港還將大力推進零碳港區、零碳港口建設,加大對綠色能源開發建設力度,重點推進防波堤集中式風電和港區內(nei) 分布式風電、光伏發電係統建設,預計新增綠色能源裝機容量近500兆瓦。
融入協同發展,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
作為(wei) 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天津港是距離雄安新區最近的出海口,更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天津港把發展置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中,全麵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助力內(nei) 陸腹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3月4日,一批從(cong) 廣東(dong) 佛山出產(chan) 的建築乳液經天津港中轉運抵河北黃驊港。隨著集裝箱從(cong) 船上卸下,佛山速航物流有限公司航線負責人張藝珠懸著的心終於(yu) 落地:“在陸運受影響的情況下,幸虧(kui) 有天津港環渤海內(nei) 支線,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張藝珠的貨物走的是海側(ce) 集疏運服務通道,貨物中轉運輸均由海運完成。“這條通道依托的‘天天班’船舶能提供往返天津—黃驊、天津—曹妃甸、天津—京唐、天津—秦皇島的海上通道,為(wei) 受陸運影響的客戶提供了選擇。”天津港股份公司業(ye) 務部中轉市場開發經理謝書(shu) 杉介紹。
2020年,天津港開通了環渤海內(nei) 支線“天天班”,減免海運運費和港口相關(guan) 費用,為(wei)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架起了海上綠色通道。之後,航次從(cong) 一天兩(liang) 班增加到三班,高峰時月航班量達150艘次左右。去年環渤海內(nei) 支線運量同比增長30%以上,帶動中轉吞吐量同比增長30%以上,保障了腹地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
立足“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優(you) 勢,目前,天津港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的集裝箱航線,已由2019年的30餘(yu) 條增加到50多條,同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ge) 港口有貿易往來,其中與(yu) “一帶一路”沿線港口貿易貨物占比超過六成。
在口岸單位的支持下,天津港努力優(you) 化通關(guan) 流程,大力推進港口集裝箱業(ye) 務辦理單一窗口和天津“關(guan) 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建設。目前,天津港進口提箱時間最短僅(jin) 需1.5小時,出口貨物抵達港口即可裝船出口,有效提升了作業(ye) 效率,降低了進出口企業(ye) 的物流成本。
潮湧天地闊,奮進正當時。向著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的目標,天津港正在奮力攀登。
《人民日報》( 2022年03月23日 第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