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綠色出行助力低碳生活(消費視窗·綠色消費新觀察④)

發布時間:2022-03-30 11: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城市慢行係統建設穩步推行,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城市物流配送領域新能源汽車占比持續增加,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科技深度賦能出行領域,綠色出行深入人心。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綠色交通大有可為(wei) 。

  綠色出行時尚環保

  各地加快建設城市慢行係統,公共交通出行更便利

  “我家距離單位5公裏左右,以前我開車上下班。自從(cong) 梅湖綠道提升改造後,隻要不下雨,我都會(hui) 騎車上下班,不僅(jin) 低碳節能,還能沿途欣賞美麗(li) 的風景,一路呼吸新鮮的空氣,精氣神都比以前好多了。”江西省南昌市青雲(yun) 譜區市民章麗(li) 雲(yun) 說,騎行上下班,一舉(ju) 多得。

  走在青雲(yun) 譜區八大山人梅湖綠道上,總能看到許多市民騎行的身影,騎車成為(wei) 越來越多市民出行的首要選擇。

  “城市綠道建設是一項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扮靚城市的同時增添群眾(zhong) 幸福感。”青雲(yun) 譜區委書(shu) 記葉修堂說,近年來,政府投資1000多萬(wan) 元對梅湖綠道進行提升改造,新建綠道約1公裏,改造綠道約3.3公裏,還新增自行車道,助力居民綠色出行。

  花團錦簇、綠樹成蔭……在雲(yun) 南省安寧市,螳螂川慢行係統是處處皆景的生態綠道。“慢行係統集健康步道和自行車慢行道於(yu) 一體(ti) ,兩(liang) 條道路之間用多種喬(qiao) 木、灌木相隔,沿線配備了休息區、觀景台,對市民很有吸引力。”安寧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管理科科長蔣祁說。

  雲(yun) 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梁雙陸認為(wei) ,各地城市綠道受歡迎,折射出綠色出行觀念正深入人心。

  “綠色交通是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內(nei) 容,有助於(yu) 創造高品質生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蘊說,從(cong) 消費環節來看,綠色交通涉及購買(mai) 、使用和管理等方麵;從(cong) 參與(yu) 主體(ti) 看,涉及政府、企業(ye) 和消費者。近年來,我國綠色交通發展迅速,逐步構建起低碳環保交通發展格局。

  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出行占比進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比如,北京通過構建便利互通、多網融合的公共交通體(ti) 係等舉(ju) 措,為(wei) 綠色出行創造條件,2022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有望達到74.6%。

  城市公交、出租、環衛、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占比逐步提高。在一些中小城市,“綠色環保城鄉(xiang) 交通圈”在加速培育。比如,安寧市共有公交車437輛,其中新能源車達343輛,占比超過總車輛數的78%,到2023年有望實現全新能源公交車運營。

  新能源汽車加快推廣

  新能源車供銷兩(liang) 旺,運維服務體(ti) 係等配套設施加速完善

  “我在手機地圖APP上查到蘇溪大道邊新增了充電樁站點,用起來很方便,手機掃碼就能支付,快充隻需半小時左右。”近日,在浙江省義(yi) 烏(wu) 市蘇溪鎮體(ti) 育公園停車場內(nei) 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旁,正在給自己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車主胡小軍(jun) 說:“現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越來越多,我們(men) 使用新能源車更方便、安心了。”

  在中小城市,配套設施完善程度是影響更多消費者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意願的關(guan) 鍵因素。國網義(yi) 烏(wu) 市供電公司積極建設充電設施,提升服務轄區社會(hui) 能效水平。目前當地公共充電樁密度每平方公裏達1.18個(ge) ,有力推動交通綠色轉型。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售352.1萬(wan) 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達到13.4%。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王蘊認為(wei) ,隨著充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消費有望保持快速發展趨勢,助力交通領域實現“雙碳”目標。

  “車輛噪聲小、基本無晃動,內(nei) 部全新座椅、空調、消防器材等一應俱全,很舒適。”江西省鷹潭市餘(yu) 江區春濤鎮村民張曉紅說。近年來,餘(yu) 江不斷改善新能源公共汽車服務設施,方便群眾(zhong) 出行。“現在,我們(men) 一共投放了30台新能源公共汽車,為(wei) 人們(men) 出行提供更方便、安全、舒適、環保的公交服務。”餘(yu) 江客運站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城市物流配送領域新能源汽車占比分別達到72%、35%和20%。王蘊建議,要著力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深入開展各類新能源車輛的下鄉(xiang) 活動,鼓勵車企研發推廣適合農(nong) 村居民出行需要、質優(you) 價(jia) 廉、先進適用的新能源車型。

  數字技術深度賦能

  利用智能技術,創新激勵機製,提高出行共享率,激發居民綠色出行意願

  “我與(yu) 朋友經常一起乘坐順風車,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量。”河北大學學生屈元馨認為(wei) ,在出行方式日益智能化、共享化的背景下,互聯網出行服務平台能為(wei) 環保節能、減緩交通壓力貢獻更大力量。

  嘀嗒出行發布的《順風車“零碳出行”調研報告》顯示,98.12%的受訪者願意引導身邊人踐行綠色低碳。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李金龍說,順風車等智慧出行業(ye) 務要加大模式創新和技術賦能,推動形成互助出行和商業(ye) 出行相結合的綠色出行方式。

  去年9月,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與(yu) 中環聯合認證中心發布的《共享騎行減汙降碳報告》顯示,5年來,美團單車及電單車用戶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8.7萬(wan) 噸,相當於(yu) 減少了27萬(wan) 輛私家車行駛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近年來,運輸服務更加便捷智能,技術應用創新活躍,行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一些地方政企聯手利用智能技術,創新激勵機製,激發居民綠色出行意願。

  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高德地圖等共同啟動“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截至今年3月23日,在高德地圖APP參與(yu) 該活動的用戶數超過100萬(wan) 。“我們(men) 將進一步依托數字技術創新,豐(feng) 富碳普惠內(nei) 涵,持續擴大碳普惠激勵範圍,讓人們(men) 綠色出行的體(ti) 驗更加美好。”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說。

  “出發時開啟高德地圖騎行導航,騎行一公裏前往地鐵站,下地鐵後再步行500米到達目的地,全程可獲得5千克左右的碳減排能量。這些積攢的碳減排能量既可用於(yu) 參與(yu) 公益活動,也可用於(yu) 兌(dui) 換公共交通優(you) 惠券、購物代金券等禮品。”北京市民張玲說。

  王蘊說,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智能化、共享化的出行方式走入百姓生活,有助於(yu) 大幅削減交通汙染排放量。未來要進一步秉承集約發展理念,創新出行模式,深化技術賦能,提高出行共享率,優(you) 化城市運力,助力交通出行節能減排。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30日 19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