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宜遊讓城市更動人

發布時間:2022-04-02 16:5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宜遊讓城市更動人

  今年1月初,湖南長沙橘子洲景區裏多了一個(ge) 新景點:一棟風格獨特的老建築變身為(wei) 書(shu) 店,吸引眾(zhong) 多遊客。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積極打造像這樣有曆史底蘊的時尚景點,它們(men) 不斷刷新著一座城市的“看點”,推動著城市文旅產(chan) 業(ye) 更新迭代,也成為(wei) 宜遊城市建設的生動注腳。

  講好城市故事

  2017年底,一段遊客在陝西西安永興(xing) 坊喝摔碗酒的短視頻,被上傳(chuan) 到某短視頻平台,視頻僅(jin) 有15秒,卻獲得了上千萬(wan) 點讚,吸引眾(zhong) 多遊客“打卡”;2018年,重慶李子壩站輕軌穿樓的視頻一夜爆紅,無數遊客前往實地體(ti) 驗。短視頻的興(xing) 起,讓西安、重慶、成都等一批城市旅遊熱度飆升,這不僅(jin) 大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增加了當地餐飲、娛樂(le) 、購物等收入,也為(wei) 如何講好一座城市的故事提供了新思路。

  從(cong) 旅遊景點宣傳(chuan) 彩頁,到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裏的燈箱廣告,再到電視裏的旅遊宣傳(chuan) 片,旅遊宣傳(chuan) 經曆了數次迭代。媒介變了,宣傳(chuan) 對象也由單個(ge) 景點轉變為(wei) 整座城市。如今,新媒體(ti) 時代的城市宣傳(chuan) 推廣又呈現出新的特點。因為(wei) 一個(ge) 藏族小夥(huo) 丁真的微笑視頻,位於(yu)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腹地的理塘縣一夜爆紅;因為(wei) 一片塗鴉畫,南京張府園地鐵站吸引許多年輕人慕名前來;河南洛陽老君山的雪後美景視頻,更是讓那裏遊客爆滿。微信朋友圈、微博、短視頻平台等,已成為(wei) 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人人都是參與(yu) 者,人人都是傳(chuan) 播者”,普通民眾(zhong) 成為(wei) 城市故事的最佳講述者。

  有了一個(ge) 好的開頭,如何讓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這是國內(nei) 所有旅遊城市共同麵對的問題。從(cong) 解放碑到洪崖洞,再到軌道穿樓和朝天門碼頭,重慶能持續保持熱度,並被排在遊客最想去的城市旅遊目的地前五名。秘訣在哪兒(er)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一個(ge) 好的旅遊目的地,一定是生活環境的總和,它一定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ye) 環境的聚合體(ti) 。”當前,以重慶為(wei) 代表的一批城市,其旅遊發展已進入一個(ge) 健康可持續的軌道,既展現其曆史底蘊,又能講好當代發展故事,並且有紮實的產(chan) 業(ye) 基礎作支撐,因而能夠吸引更多人到這裏旅遊、生活。

  “本土味兒(er) ”更動人

  作為(wei) 旅遊目的地,城市之間的競爭(zheng) 早已不僅(jin) 是傳(chuan) 統旅遊資源的競爭(zheng) ,由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文化底蘊、生活舒適度、市民友好度等構成的城市綜合實力,越來越深刻影響著遊客的選擇。

  喝一杯茶顏悅色的奶茶,到文和友吃臭豆腐,去梅溪湖大劇院看場演出,再去李自健美術館看展覽,入夜,還可以選一家24小時書(shu) 店看一本新書(shu) ……如今,到長沙的遊客已不滿足於(yu) 去橘子洲、嶽麓書(shu) 院等景點,行程安排得越來越像本地人,長沙本地人愛去的地方也成了遊客聚集地。“本土味兒(er) ”成為(wei) 一座城市最動人的吸引力。

  “在國際旅遊目的地特別是都市旅遊目的地競爭(zheng) 格局中,本地工商業(ye) 的繁華和市民生活的溫暖,比自然風光和曆史積澱更為(wei) 重要。”戴斌表示,重慶、成都、上海、蘇州、南京、廣州、廈門等是國內(nei) 遊客滿意度較高的城市,它們(men) 擁有現代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商業(ye) 環境和國際化生活品質,注重發展城市旅遊。當前,旅遊已像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融入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遊客像當地居民一樣,廣泛融入目的地城市與(yu) 鄉(xiang) 村的公共空間和休閑場所,這是主客共享城市的重要特征。戴斌指出,全麵小康時代的城市旅遊,應當注重生活方式的現代化提升。如今,更多的遊客帶著體(ti) 驗異地生活的想法,融入到當地市民的日常生活當中,以尋常的目光打量目的地城市,“他們(men) 依然要看風景,但是更要享受景觀之上的生活。市民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才是城市最美麗(li) 的風景,才是旅遊目的地真正的軟實力所在。”

  城市發展新思路

  城市是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下文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優(you) 化旅遊城市和旅遊目的地布局,建設一批旅遊樞紐城市,提升對區域旅遊的輻射帶動作用;支持桂林等地建設世界級旅遊城市,打造一批重點旅遊城市、特色旅遊地。《規劃》中首次增設“旅遊城市布局”專(zhuan) 欄,列出了“十四五”期間國家突出重點、發揮優(you) 勢、分類建設的34個(ge) 旅遊樞紐城市、25個(ge) 重點旅遊城市和21個(ge) 特色旅遊地名單,對旅遊城市科學規劃與(yu) 建設的重視,可見一斑。從(cong) 這80座城市的入選標準中,也可看出城市未來的建設方向。

  當前,推動旅遊業(ye) 高品質發展已成為(wei) 各地共識,打造“宜居、宜業(ye) 、宜學、宜商、宜遊”城市成為(wei) 重點建設任務,城市不僅(jin) 需要吸引人,還需留住人、打動人。《規劃》指明方向:要充分考慮遊客和當地居民的旅遊休閑需要,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旅遊休閑新空間,培育文化特色鮮明、旅遊休閑消費旺盛、生態環境優(you) 美的國家級旅遊休閑城市,建設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為(wei) 城鄉(xiang) 居民“微度假”“微旅遊”創造條件。

  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中列出大連、寧波、延安、遵義(yi) 等25個(ge) 重點旅遊城市,它們(men) 均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隨著文化與(yu) 旅遊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入,文化作為(wei) 城市“軟實力”以及重要的旅遊吸引物,日益受到重視。未來,“形神兼備”必將成為(wei) 一座城市魅力的重要標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3月30日 第 12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