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鄉村(社區)博物館走出高質量發展“特色之路”
隨著杭州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杭州的博物館”群落越來越大。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lin) 之際,杭州發布了第一批杭州市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名單50家;其中4家入選浙江省文物局首批通過驗收的鄉(xiang) 村博物館,分別是:杭州蕭山區葛雲(yun) 飛故居紀念館、杭州臨(lin) 平區杭州江楠糕版藝術館、杭州桐廬縣莪山佘族館、杭州建德市浙江大學西遷建德辦學舊址。此次榜單發布,不僅(jin) 吸引更多人關(guan) 注鄉(xiang) 村博物館,也讓杭州市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建設結對共建倡議得到積極響應,“全麵結對共建”成為(wei) 杭州發展特色。
據悉,2022年1月,“鄉(xiang) 村博物館”作為(wei) “打造15分鍾品質生活圈”的重要內(nei) 容被列入浙江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3月,“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列入杭州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4月初,杭州召開全市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建設推進會(hui) ;4月底,,該市50家項目完成了省、市政府民生地圖數據貫通。
讓博物館真正走到百姓中間去,杭州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發展走出特色之路。
“首先杭州將地址在社區的、展廳麵積和藏品數量等符合認定標準場館納入認定範圍,實現民生實事工作範圍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市;其次,‘全麵結對共建’是杭州獨具的特色。”杭州市園文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杭州市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建設推進會(hui) 發出結對共建倡議後,不僅(jin) 國有博物館積極響應,選擇主題相近的展館開展結對工作,以局機關(guan) 黨(dang) 支部、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等為(wei) 代表的黨(dang) 建、科研等社會(hui) 機構力量積極加入結對幫扶隊伍,全市範圍內(nei) 結對共建舉(ju) 措,有效利用國有大館等共建單位的專(zhuan) 業(ye) 經驗、平台資源和人才優(you) 勢推進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提升。
例如,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是一家國有專(zhuan) 題博物館,在策展和社教方麵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長期以來,在工藝美術、非遺技藝方麵下了不少功夫。本次結對活動,工美館率先與(yu) 桐廬縣莪山佘族館結對,成立共建工作小組,製定了共建規劃。4月底,幫助莪山佘族館順利通過首批浙江省鄉(xiang) 村博物館認定,並入選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鄉(xiang) 村博物館示範案例;杭州市園文局機關(guan) 第二黨(dang) 支部與(yu) 杭州小營街道是黨(dang) 建結對共建單位,小營轄區內(nei) 的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是浙江省第一個(ge) 中共地方組織成立的地方,借助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建設契機,園文局機關(guan) 第二黨(dang) 支部點對點指導紀念館開展提升、申報、認定工作。
鄉(xiang) 村(社區)博物館離不開社會(hui) 各界和市民百姓的“共建”參與(yu) 。在提升鄉(xiang) 村博物館質量的同時,杭州已著手謀劃開展長期性鄉(xiang) 土文化挖掘、研究、展示、宣傳(chuan) 等基礎工作,儲(chu) 備好五年內(nei) 建設項目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