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遊客年均增長12% 音樂產業年產值破千億
原標題:力爭(zheng) 遊客年均增長12% 音樂(le) 產(chan) 業(ye) 年產(chan) 值破千億(yi)
昨日,記者從(cong) 市文廣旅局獲悉,成都市重磅發布了《成都市“十四五”旅遊名城和音樂(le) 之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分為(wei) 《成都市“十四五”旅遊名城建設規劃》和《成都市“十四五”音樂(le) 之都建設規劃》,對成都市“十四五”旅遊名城和音樂(le) 之都建設進行了科學謀劃,描繪出宏偉(wei) 藍圖。《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旅遊名城;到2025年,建成國際音樂(le) 之都。
A
《成都市“十四五”旅遊名城建設規劃》
到2025年,年接待遊客達到3.5億(yi) 人次
《成都市“十四五”旅遊名城建設規劃》由11個(ge) 章節、8個(ge) 專(zhuan) 欄構成。提出在“雙圈共振、一核引領、兩(liang) 極支撐、三帶共興(xing) 、多點推進”的公園城市全域旅遊發展空間格局之上,通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核心吸引物、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大眾(zhong) 旅遊、優(you) 化提升國際化旅遊環境、加快發展智慧旅遊、完善旅遊市場體(ti) 係等路徑,高質量建設世界旅遊名城,為(wei)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旅遊力量。
“十三五”時期,成都旅遊業(ye) 呈現出穩中有進、繁榮向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麵。2019年,全市旅遊總人次達2.8億(yi) ,總收入突破4663.5億(yi) 元,入境遊客381.4萬(wan) 人次,分別較2015年增長46.6%、129%和65.8%。GaWC世界城市排名從(cong) 第188位躍升至第59位,榮獲“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中國旅遊休閑示範城市”“廁所革命優(you) 秀城市獎”“夜間經濟十強城市”“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等稱號。
《成都市“十四五”旅遊名城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旅遊名城。實現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力爭(zheng) 遊客接待量年均增長12%,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6%,入境遊恢複正常後入境遊客量年均增長8%,旅遊促進民生、發展產(chan) 業(ye) 、展示形象的綜合功能充分發揮,現代旅遊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區域帶動力顯著增強。同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文旅深度融合的全域旅遊示範城市、共建共享的大眾(zhong) 旅遊幸福城市。年接待遊客量達到3.5億(yi) 人次,入境遊客量達到558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6311億(yi) 元,國家級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達到16個(ge) ,國家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達到60個(ge) ,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達到18個(ge) ,國家級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達到16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鄉(xiang) )、村達到15個(ge) ,天府旅遊名縣、名鎮、名村達到30個(ge) ,國家A級旅遊景區數字化率達到100%。到2035年,成都成為(wei) 旅遊產(chan) 品特質鮮明、旅遊品牌享譽全球、旅遊服務優(you) 質溫馨、旅遊環境優(you) 美宜人、輸出成都生活方式、充滿國際時尚魅力的世界旅遊名城。
B
《成都市“十四五”音樂(le) 之都建設規劃》
到2025年,國際化音樂(le) 演藝品牌活動達40個(ge)
《成都市“十四五”音樂(le) 之都建設規劃》由11個(ge) 章節、7個(ge) 專(zhuan) 欄構成。提出在“兩(liang) 核驅動、五片協同、多點競發”的發展格局之上,通過聚力引培音樂(le) 人才繁榮音樂(le) 創作、培育壯大音樂(le) 企業(ye) 激發市場活力、推進音樂(le) 設施建設打造發展載體(ti) 、推動音樂(le) 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產(chan) 業(ye) 效益、塑造城市音樂(le) 品牌厚植文化底蘊、深化音城融合釋放美好價(jia) 值等路徑,高質量建設國際音樂(le) 之都,為(wei)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音樂(le) 力量。
“十三五”時期,成都城市音樂(le) 氛圍日益濃厚,音樂(le) 之都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音樂(le) 產(chan) 業(ye) 實現突破性增長。建成成都城市音樂(le) 廳、四川大劇院、露天音樂(le) 公園等室內(nei) 外大中型演藝場所37個(ge) ,音樂(le) 主題酒吧等小型場所突破1000個(ge) ,全市各類專(zhuan) 業(ye) 演藝場館達60個(ge) ,座位數突破40000座。國家級唯一音樂(le) 大獎——中國音樂(le) 金鍾獎落地蓉城成功舉(ju) 辦。全市新注冊(ce) 音樂(le) 企業(ye) 1200餘(yu) 家,新引進音樂(le) 項目200餘(yu) 個(ge) 。2020年,全市音樂(le)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501.71億(yi) 元,年均增長超過20%。
《成都市“十四五”音樂(le) 之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音樂(le) 之都。一批國內(nei) 外有影響力的音樂(le) 創作、演出和製作的機構及人才落地成都發展,建成引領原創音樂(le) 、音樂(le) 演藝、數字音樂(le) 發展,國際知名、國內(nei) 一流的音樂(le) 高地,“音樂(le) +”延伸領域快速融合發展,現代音樂(l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市場主體(ti) 不斷壯大,城市音樂(le) 氛圍更加濃厚,成都成為(wei) 領先全國的音樂(le) 生產(chan) 地、樂(le) 器及音樂(le) 設施設備集散地、版權交易地、演出聚集地,實現城市音樂(le) 文化生活的國際吸引力、影響力大幅躍升。同步建成全國一流的音樂(le) 創作生產(chan) 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音樂(le) 演藝聚集地、具有國際吸引力的高品質音樂(le) 生活消費地。音樂(le) 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年產(chan) 值達到1000億(yi) 元、國際化音樂(le) 演藝品牌活動達到40個(ge) 、高品質音樂(le) 演藝活動累計達到1200場、大中型音樂(le) 演藝場所達到60個(ge) 。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音樂(le) 產(chan) 業(ye) 領軍(jun) 城市和以音樂(le) 演藝為(wei) 核心影響力的國際音樂(le) 之都。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