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瀘州雨壇彩龍傳承人羅德書:讓“東方活龍”得到保護、傳承和發揚

發布時間:2022-05-19 16:27:00來源: 人民網-四川頻道

  羅德書(shu) 繪製彩龍。曾佐然攝

  “舞龍,眼睛要盯著自己的龍,隨著龍一起移動。”5月18日上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瀘州雨壇彩龍的傳(chuan) 承人、73歲的羅德書(shu) 又來到雨壇小學校,為(wei) 雨衣壇彩龍演藝傳(chuan) 習(xi) 所的孩子們(men) 上課。

  發源於(yu) 瀘州市瀘縣方洞鎮的雨壇彩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因為(wei) 悠久的曆史和浪漫的龍舞表演,有著“東(dong) 方活龍”的美譽。雨壇彩龍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一代代傳(chuan) 承人的傳(chuan) 承守護,第五代傳(chuan) 承人羅德書(shu) 就是其中之一。

  “要手隨眼動,眼隨心動,手、腳、心一齊動,龍自然就活起來了。”羅德書(shu) 讓孩子們(men) 像龍一樣去看、去動、去想,體(ti) 會(hui) 龍的神氣。

  教室裏,羅德書(shu) 一邊講解理論,一邊示範動作,孩子們(men) 興(xing) 趣昂然,躍躍欲試。受場地約束,大家不能盡興(xing) 。

  雖然天空下著雨,孩子們(men) 也願意到操場上實地操作。

  伴著中氣十足的叫喊聲,隻見羅德書(shu) 兩(liang) 眼一定,雙手一揮,手中的雨壇彩龍龍頭如同活了一般,不斷翻滾躍起。孩子們(men) 也跟著舞動起來。

  龍出洞、龍奪寶、龍抱蛋、龍歎氣、龍翻滾……一個(ge) 動作一個(ge) 動作的示範,一個(ge) 動作一個(ge) 動作過關(guan) ,最後連貫起來,大家的額頭都泛起了汗水。

  “我學雨壇彩龍有一年半了。雨壇彩龍是我們(men) 國家的國寶。我們(men) 要好好學習(xi) ,讓它繼續地傳(chuan) 承下去。”雖然額頭上冒著汗,累得氣喘籲籲,雨壇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鄭好仍然在堅持學習(xi) 。

  

  羅德書(shu) 示範舞龍動作。曾佐然攝

  “年齡大了,有些力不人心了。”羅德書(shu) 說。但一旦舞動起龍,他的精神一下子就十足起來,對孩子們(men) 的動作也嚴(yan) 格要求起來。“我們(men) 叫舞龍為(wei) 耍龍,耍字代表著享受和熱愛。”

  “我先是向師生傳(chuan) 授舞龍技藝基本動作,然後再選擇50個(ge) 娃娃組建學生舞龍隊,再係統培訓舞龍。”羅德書(shu) 說,從(cong) 基本動作開始,再到套路訓練、樂(le) 器訓練,到了期末,基本就能進行一個(ge) 完整的表演了。

  “我是第五代傳(chuan) 承人,我兄弟有兩(liang) 個(ge) 孫子,我也有兩(liang) 個(ge) 孫子,他們(men) 也跟著學習(xi) 耍龍了。我們(men) 必須要傳(chuan) 承下去。”“雨壇彩龍被稱為(wei) ‘東(dong) 方活龍’,有著鮮活靈動的生命情態和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我希望能讓它得到充分保護、傳(chuan) 承和發揚。”羅德書(shu) 說。

  近年來,瀘縣十分重視雨壇彩龍的傳(chuan) 承,在方洞中小學、雨壇中小學都設立了傳(chuan) 習(xi) 所,開設雨壇彩龍校本課程。羅德書(shu) 兄弟二人每個(ge) 月定期到傳(chuan) 習(xi) 所上課。不僅(jin) 如此,羅德書(shu) 兄弟二人還受邀到福集鎮龍腦橋小學開設課程。

  “不僅(jin) 會(hui) 舞龍,我們(men) 還能製龍。”仔細觀察羅德書(shu) 的手掌,黝黑、厚實中還有幾個(ge) 泛黃的老繭,這是舞龍、製龍留下的。

  上完課,跟隨羅德書(shu) 來到他的家裏。隻見畫好龍麒麟的油紙被當成裝飾品掛在牆上,雨壇彩龍的半成品隨處可見。

  羅德書(shu) 拿著一把刀,在竹林裏選擇了一株慈竹,熟練地砍、剃、劃……對還未編製完成的龍頭進行編製。

  

  羅德編製雨壇彩龍骨架。曾佐然攝

  “如今,舞龍隊練習(xi) 、表演的每一條雨壇彩龍,都是我們(men) 親(qin) 手製作的。”“就地取材,竹條結實、有韌勁。”羅德書(shu) 說,純手工製作為(wei) 每一條雨壇彩龍賦予了生命。話話間,他手執一個(ge) 龍頭,在院壩內(nei) 舞動起來。天空中的雨越來越大,讓雨壇舞龍祈雨習(xi) 俗變得更加神秘起來。

  2006年,瀘州雨壇彩龍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羅德書(shu) 成為(wei) 了該項目的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永遠不會(hui) 放棄,再多的問題也要想辦法解決(jue) ,堅持下去。”目前,羅德書(shu) 確定把小兒(er) 子羅大清以及弟弟羅德學的兒(er) 子羅偉(wei) 作為(wei) 雨壇彩龍的第六代傳(chuan) 承人來培養(yang) 。

  “我們(men) 想組建一支隊伍,能夠定期在鎮上、縣上開展龍舞表演,向前來旅遊的遊客展示雨壇彩龍的魅力。”在羅德書(shu) 的心中,有這麽(me) 一個(ge) 願望。(王青楠 範萬(wan) 友 曾佐然)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