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心係“國家事” 肩扛“國家責”(人民論壇)

發布時間:2022-05-28 21:2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心係“國家事” 肩扛“國家責”(人民論壇)

  偉(wei) 大時代呼喚人才,偉(wei) 大事業(ye) 造就人才。今天的中國,一個(ge) 個(ge) 學以報國的故事,為(wei) 千帆競發、百舸爭(zheng) 流的時代寫(xie) 下生動注腳。

  “你們(men) 在信中表示,生逢偉(wei) 大時代是人生之幸,留學歸國青年要心係‘國家事’、肩扛‘國家責’,這些話講得很好。”前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勉勵他們(men) 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chuan) 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wei) 自覺追求,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zheng) 做表率,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guan) 山萬(wan) 裏,愛國之心不改;遠渡重洋,報國之誌彌堅。翻開厚重的中國近現代史,蜿蜒向前的曆史長河中,一代代留學生閃耀著光芒。從(cong) 民主科學的呐喊到馬克思主義(yi) 的傳(chuan) 播,從(cong) 新中國的成立到“兩(liang) 彈一星”的震撼,每逢曆史關(guan) 頭和重大事件,都活躍著歸國留學生的身影。一脈相承的價(jia) 值追求和堅守,譜寫(xie) 了動人和精彩的篇章,讓留學報國的光榮傳(chuan) 統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yu) 活力。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ge) 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情懷,蘊藏著創造曆史、書(shu) 寫(xie) 奇跡的偉(wei) 力。立下“我的事業(ye) 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鏗鏘誓言的錢學森,以卓越的功勳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作出“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堅定回答的彭桓武,為(wei) 我國第一代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研究與(yu) 設計作出重要貢獻;抱定“為(wei) 了抉擇真理,我們(men) 應當回去”信念的華羅庚,培養(yang) 了大批傑出人才,被譽為(wei) “人民的數學家”……事實證明,隻有把愛國之情、報國之誌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wei) 大事業(ye) 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曆史的偉(wei) 大奮鬥之中,才能更好實現個(ge) 人的理想抱負和人生價(jia) 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廣大人才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you) 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wei) 國分憂、為(wei) 國解難、為(wei) 國盡責。”《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shu) 顯示,1978年回國留學人員僅(jin) 248人,2019年超過58萬(wan) 人學成回國。改革開放40多年尤其是新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為(wei) 包括留學人員在內(nei) 的廣大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報效祖國的曆史機遇。今天,人才資源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zheng) 已經成為(wei) 綜合國力競爭(zheng) 的核心。奮進新征程,無論身處何種崗位,廣大人才都應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知責於(yu) 心、擔責於(yu) 身、履責於(yu) 行。

  心係“國家事”、肩扛“國家責”,需要本領高強。1992年,黃大年被派往國外深造。他對時間吝嗇至極,每分每秒都在吸納、都在追趕,最終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利茲(zi) 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夢想從(cong) 學習(xi) 開始,事業(ye) 靠本領成就。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努力學習(xi) 掌握科學知識,提高綜合素養(yang) ,錘煉過硬本領,在經風雨、見世麵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幹,才能更好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裏。情係桑梓服務人民、揮灑智慧報效祖國,這樣的情懷與(yu) 擔當,在任何時代都不會(hui) 褪色。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6日 第 04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