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聚焦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聚焦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作用,夯實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基礎。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服務體(ti) 係日益完善,2020年,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已達7萬(wan) 多個(ge) ,年診療人次數超過10億(yi)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中醫藥全麵參與(yu) 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貢獻,彰顯出獨特優(you) 勢。但同時,中醫藥發展仍存在優(you) 質醫療服務資源總體(ti) 不足、傳(chuan) 承創新能力有待持續增強等問題。
規劃在“基本原則”中提出,發揮中醫藥獨特優(you) 勢,促進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在“發展目標”中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獨特優(you) 勢進一步發揮。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要實施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重大工程;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提升地市級以上中醫醫院優(you) 勢專(zhuan) 科和縣級中醫醫院特色專(zhuan) 科服務能力;豐(feng) 富中醫館服務內(nei) 涵,促進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探索有利於(yu) 發揮中醫藥優(you) 勢的康複服務模式;建立和完善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工作機製與(yu) 模式。
規劃提出,開展中醫藥活態傳(chuan) 承、古籍文獻資源保護與(yu) 利用;提升中醫循證能力;促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加快古代經典名方製劑研發;加強中藥質量保障,建設藥材質量標準體(ti) 係、監測體(ti) 係、可追溯體(ti) 係;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構建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健全中醫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和全科醫生、鄉(xiang) 村醫生中醫藥知識培訓機製。(田曉航、沐鐵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