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徐州馬莊樣板
“繡一個(ge) 團團圓圓香包,祝家家團聚幸福美好;繡一個(ge) 和和美美香包,祝人人平安四季香飄。香包繡起來喲,香了天和地,年年歲歲繡出了百花爭(zheng) 俏……”
在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畔的馬莊村,村民一天的生活是從(cong) 一曲甜美的《香包情》開始的。早上6點,歌聲響起,村莊醒來。大街小巷裏,幹幹淨淨;粉牆黛瓦間,炊煙嫋嫋。2017年12月12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後首次地方考察曾來到這裏,誇讚賈汪轉型實踐做得好,現在是“真旺”了。
4年多來,馬莊村黨(dang) 委班子牢記囑托,帶領全村幹群堅持“腦袋口袋一起富”,走穩“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風潤村、產(chan) 業(ye) 富民”之路。
王秀英老人指導孫女製作香包。人民網 閆峰攝
有“情”香包引領產(chan) 業(ye) 富民
曆經滄海桑田,采煤塌陷區變身為(wei) 美麗(li) 的潘安湖。馬莊人臨(lin) 湖而居,如今吃上了鄉(xiang) 村旅遊飯,而大家夥(huo) 兒(er) 現在的好日子離不開一隻小香包。
從(cong) 潘安湖景區東(dong) 門進去,不到一公裏處,景區主島碼頭的對麵就是徐州香包非遺傳(chuan) 承人王秀英的香包工作室:近100平米的工作室內(nei) 彌漫著一股中草藥的味道,手工縫製的中藥香包琳琅滿目。“這就是‘真棒’香包。”老人拿出一款長圓型的香包說。
“那天下午,看到總書(shu) 記走進來那一刻,我激動得不知道說啥好,總書(shu) 記還花錢買(mai) 了一個(ge) 香包,說給我‘捧捧場’。”往事如昨,85歲的王秀英身體(ti) 康健,她的香包事業(ye) 也後繼有人,“不僅(jin) 兒(er) 子兒(er) 媳加入到香包製作中,連剛大學畢業(ye) 的孫女也回來幫忙了。”
馬莊村香包產(chan) 業(ye) 負責人厲慧卿說,2018年,村裏將手套廠老廠房改建成香包文化大院,集款式研發、製作、體(ti) 驗、產(chan) 品展示和銷售為(wei) 一體(ti) 。在這裏,每天固定有60多位村民“上班”做香包,年齡從(cong) 20多歲到80多歲不等,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真棒’香包走紅後,一直是咱們(men) 的主打產(chan) 品,一年到頭供不應求,我們(men) 香包產(chan) 業(ye) 去年產(chan) 值做到了800多萬(wan) 元。”為(wei) 了擴大渠道,厲慧卿還帶著部分村民做起了直播帶貨,“最成功的一次,2個(ge) 小時賣了32萬(wan) 元。”
時下,正是香包的旺季。在年初這輪疫情解除後,馬莊村的姑娘媳婦們(men) 得以施展手腳。作為(wei) 徐州香包的第五代傳(chuan) 承人,孫歌堯一有空就泡在奶奶王秀英的香包工作室。“奶奶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這種專(zhuan) 注精神我要傳(chuan) 承下去,也希望在香包創新上加入新時代的元素。”
馬莊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毛飛介紹,他們(men) 借助香包這個(ge) 產(chan) 業(ye) 龍頭,依托緊靠潘安湖景區的資源優(you) 勢,采取了包括民宿、民俗表演、中草藥種植、農(nong) 業(ye) 觀光采摘等在內(nei) 的多元化農(nong) 旅融合發展模式,讓馬莊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路子越走越寬闊。
馬莊農(nong) 民樂(le) 團在排練節目。人民網 李子佩攝
有“聲”力量助力鄉(xiang) 風潤村
文化大禮堂,是馬莊村使用率最高的一個(ge) 公共場所。每逢節慶假日,在舉(ju) 辦活動或有遊客提出要求時,文化大禮堂都會(hui) 爆滿,這時的“主角兒(er) ”是馬莊農(nong) 民樂(le) 團。
2017年12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正是在這裏觀看了樂(le) 團的演出。“總書(shu) 記當時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這裏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和弘揚。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不能光看農(nong) 民口袋裏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nong) 民精神風貌怎麽(me) 樣。’”在當了6年樂(le) 團團長的孟輝眼裏,樂(le) 團的作用就是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一支助力鄉(xiang) 風潤村的有“聲”力量。
馬莊在1988年成立農(nong) 民樂(le) 團的動因,是老書(shu) 記孟慶喜看到當時村裏存在酗酒、賭博、迷信、鬥毆等不良風氣,嚐試通過文藝的力量來改變。曆經風雨沉浮,這支隊伍進了京,出了國,還獲得了一個(ge) 個(ge) 國際獎項,成了活躍在大小舞台、服務鄉(xiang) 村發展的一支文藝輕騎兵。
“馬莊和樂(le) 團已經融為(wei) 一體(ti) 了,村裏從(cong) 月初升國旗,周末廣場舞會(hui) ,過年辦‘村晚’,到平常各家各戶的喜事,都少不了咱農(nong) 民樂(le) 團撐場。”孟輝說,樂(le) 團成立30多年來,馬莊村一直保持著難得的和諧,幾乎沒有發生過刑事和重大治安案件,這是文化浸潤人心的力量。
除了傳(chuan) 統的文化陣地,樂(le) 團也在開辟網絡舞台。“馬莊農(nong) 民樂(le) 團是一支純粹由村民組成的銅管樂(le) 隊,吹拉彈唱的都是咱老百姓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弘揚咱老百姓身邊的好人好事。”4月份開始,每周六晚7點,孟輝在文化大禮堂裏開直播,這是他的開場白。
每次直播前,孟輝都會(hui) 組織隊員認真排練,他說:網友糊弄不得,樂(le) 團的名聲也壞不得,“樂(le) 團可是咱馬莊的一塊金字招牌。”
馬莊村以晨會(hui) 開啟一天的工作。人民網 閆峰攝
有“力”黨(dang) 建提升基層治理
“這幾年在我們(men) 村和我身上發生了很多變化。我的變化是集體(ti) 觀念更強了,對集體(ti) 的事情更關(guan) 心了,發現一些和群眾(zhong) 密切相關(guan) 的事情,我會(hui) 主動地向村裏反映,也會(hui) 主動去引導社會(hui) 風氣。”村裏升國旗儀(yi) 式後是保留節目“國旗下的講話”,輪到老黨(dang) 員徐傳(chuan) 貴時,他講了兩(liang) 分鍾,說的句句都是心裏話。
有著35年黨(dang) 齡的徐傳(chuan) 貴,在馬莊村黨(dang) 員活動室裏親(qin) 耳聆聽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教誨。“總書(shu) 記說,農(nong) 村要發展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帶頭人,希望大家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把村兩(liang) 委班子建設得更強。”徐傳(chuan) 貴對此記憶猶新。
“每月1號升國旗,組織‘國旗下的演講’,黨(dang) 員幹部每天開晨會(hui) 商討工作,目的都是讓黨(dang) 員幹部勇於(yu) 亮身份、嚴(yan) 要求,提高擔當精神和服務意識。”毛飛介紹,馬莊村黨(dang) 委下設7個(ge) 黨(dang) 支部,共115名黨(dang) 員,“在我們(men) 村,要求群眾(zhong) 做到的,黨(dang) 員幹部必須帶頭先做到;要求群眾(zhong) 不做的,黨(dang) 員幹部必須帶頭禁止;村裏號召什麽(me) 事情,黨(dang) 員幹部始終走在前麵”。
行走在馬莊村整潔的街巷,隔不多遠總能看到一些家門口掛著“共產(chan) 黨(dang) 員戶”“十星級文明戶”等銘牌。“這既是榮譽,也是責任,他們(men) 大多數還是‘十必聯’群眾(zhong) 工作法聯係戶。”毛飛說,“十必聯”是動員黨(dang) 員、鄉(xiang) 賢、熱心群眾(zhong) 等積極參與(yu) 基層治理,在群眾(zhong) 家中有喜事、喪(sang) 事、難事、急事、病事時上門聯係,在群眾(zhong) 家中有矛盾糾紛、信訪訴求、當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兒(er) 童的情況時上門聯係,讓黨(dang) 員走進群眾(zhong) 家門,讓群眾(zhong) 訴求及時得到回應。
已經退居二線的老書(shu) 記孟慶喜現在變身為(wei) 誌願宣講員。每逢周末假日,在馬莊村的廣場、涼亭裏,在潘安湖景區的遊客中心前,他把馬莊村的發展故事結合黨(dang) 的方針政策講給村民或遊客聽。哪家有了疑難雜事,他也樂(le) 於(yu) 出麵,事情在他手裏總能大化小、小化了。
老書(shu) 記發揮餘(yu) 熱,新班子愈建愈強。馬莊村黨(dang) 委注重抓黨(dang) 建、強作風,努力實現黨(dang) 風正、民風淳、人心齊、效益增。與(yu) 2017年相比,馬莊村集體(ti) 收入從(cong) 187萬(wan) 元增至2021年的500多萬(wan) 元,村民人均收入從(cong) 1.86萬(wan) 元增至3.5萬(wan) 元。馬莊村下轄三個(ge) 自然村,有個(ge) 村在3年前改名叫做“真旺村”。毛飛說,馬莊村將義(yi) 不容辭率先做好賈汪“真旺”的時代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