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省黨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側記

發布時間:2022-06-24 14:31:00來源: 新華日報

  6月23日上午10時許,江蘇大會(hui) 堂,出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江蘇省代表會(hui) 議的839名代表,鄭重投票選舉(ju) 產(chan) 生我省出席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

  宣布計票結果的話音剛落,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839張莊嚴(yan) 而神聖的選票,充分體(ti) 現全體(ti) 代表堅定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高度自覺和堅強黨(dang) 性;839張鄭重投下的選票,承載著全省26.9萬(wan) 多個(ge) 黨(dang) 組織和540多萬(wan) 名黨(dang) 員的共同意願。全體(ti) 黨(dang) 代表表示,要堅決(jue) 扛起新使命、奮力譜寫(xie) 新篇章,始終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高舉(ju) 旗幟,始終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6月22日至23日,在全體(ti) 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省黨(dang) 代表會(hui) 議圓滿完成選舉(ju) 我省出席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這一重大政治任務。

  這是一次高舉(ju) 旗幟、維護核心的大會(hui) 。代表們(men) 用一張張選票,表達了全省各級黨(dang) 組織和全體(ti) 黨(dang) 員始終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牢記“國之大者”,緊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共同心聲。

  奮進新征程,有總書(shu) 記高瞻遠矚的掌舵領航,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讓代表們(men) 倍增信心——

  “2017年12月總書(shu) 記來到徐工考察,鼓勵我們(men) 普通工人在為(wei) 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爭(zheng) 取人人出彩,至今回想起來仍感到熱血沸騰、催人奮進。”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電焊工張懷紅動情地說,踐行總書(shu) 記囑托,他將電焊作為(wei) 畢生的事業(ye) ,紮根一線,苦練技藝,完成首台全球最大1800噸全地麵起重機關(guan) 鍵焊縫焊接任務,帶頭培養(yang) 了一批技能人才隊伍,“麵向未來,我會(hui) 更加努力鑽研技術,爭(zheng) 取帶出更多專(zhuan) 業(ye) 精、技能強、敢創新的徒弟,讓更多大國重器在我們(men) 手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作為(wei) 來自能源裝備製造企業(ye) 研發工作一線的省黨(dang) 代表,南京國電南自維美德自動化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吳科,對“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深有感觸。“我們(men) 必須加快實現自主可控和裝備國產(chan) 化的步伐。”他說,進行能源領域科技創新,關(guan) 鍵就是要以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為(wei) 指導,牢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的殷殷囑托,立足本職崗位兢兢業(ye) 業(ye) 工作,“我們(men) 將聚焦國家重大關(guan) 切,積極響應江蘇在科技創新領域新要求,進一步為(wei) 我國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建功新時代,總書(shu) 記給予江蘇的深切關(guan) 懷、殷切希望,讓代表們(men) 倍添力量——

  去年2月25日,鎮江市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句容市戴莊有機農(nong) 業(ye) 合作社顧問、研究員趙亞(ya) 夫從(cong) 總書(shu) 記手中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榮譽證書(shu) 。“總書(shu) 記跟我說,把成績寫(xie) 在大地上,之後我就一直想,要怎樣完成總書(shu) 記交代的任務,把更多的成績、更好的成績寫(xie) 在更廣闊的土地上。”過去一年,趙亞(ya) 夫帶領“亞(ya) 夫團隊”進一步充實完善“戴莊經驗”,並不斷放大示範效應。今年,“戴莊經驗”不僅(jin) 在鎮江27個(ge) 村莊“落地生根”,更在省級層麵全麵推廣,帶動越來越多的鄉(xiang) 村發展生物多樣性農(nong) 業(ye) ,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feng) 收”。如今,年過八旬的趙老依舊奔忙在田間地頭,研究新技術、推廣新模式、培養(yang) 新農(nong) 民,“為(wei) 了讓更多的農(nong) 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我還要繼續奮鬥!”

  去年“六一”前夕,一份最珍貴、最特殊的節日禮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讓淮安市新安小學全校師生沉浸在巨大的喜悅、鼓舞、振奮之中。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告訴記者,一年多來,新安小學緊緊圍繞全區青少年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十百千萬(wan) ”行動,著力打造“學新旅”實境課堂、體(ti) 驗課堂、實踐課堂,深入開展“回信記心間,永遠跟黨(dang) 走”主題教育活動,讓“小好漢永遠跟黨(dang) 走”的堅定信念銘記於(yu) 心。“我們(men) 將繼續以新旅前輩為(wei) 榜樣,講好黨(dang) 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教育少先隊員從(cong) 小知黨(dang) 史、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chuan) 承!”張大冬說。

  風清氣正,發揚黨(dang) 內(nei) 民主貫穿推薦選舉(ju) 工作始終

  我省出席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的選舉(ju) 工作,去年12月啟動。整個(ge) 醞釀推薦過程,經過逐級多輪遴選、嚴(yan) 格審查,確定候選人預備人選,是充分發揚黨(dang) 內(nei) 民主的生動實踐。省黨(dang) 代表們(men) 認為(wei) ,會(hui) 議選舉(ju) 嚴(yan) 格按照黨(dang) 章等黨(dang) 內(nei) 法規規定和黨(dang) 中央要求組織實施,程序嚴(yan) 格規範,方法科學合理,過程風清氣正,為(wei) 黨(dang) 代表真實表達意願、行使民主權利創造良好環境,提高了黨(dang) 內(nei) 民主的質量和實效。

  “發揚民主才能好中選優(you) ,嚴(yan) 格程序才能保證質量。”在徐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shu) 記、市監委主任李文飆看來,省委堅持把發揚黨(dang) 內(nei) 民主貫穿推薦選舉(ju) 工作的始終,會(hui) 議選舉(ju) 環節程序環環相扣、周密有序,充分保障黨(dang) 員的知情權、參與(yu) 權、選擇權、監督權,充分體(ti) 現廣大黨(dang) 員意誌和民主集中製原則,選出的代表符合中央要求、廣大黨(dang) 員擁護。

  “省委把加強黨(dang) 的領導、強化組織把關(guan) 和走好群眾(zhong) 路線、發揚黨(dang) 內(nei) 民主有機統一起來,全過程講清楚黨(dang) 中央精神,說透徹代表條件、結構要求,組織好醞釀討論、會(hui) 議選舉(ju) ,引導黨(dang) 代表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牢記‘國之大者’,以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高度自覺,投下忠誠的一票、神聖的一票、民主的一票。”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封春晴感慨,行使民主權利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政治建設的深刻洗禮和黨(dang) 性黨(dang) 風的現場教育。

  層層組織發動,廣泛動員宣傳(chuan) ,是充分發揚黨(dang) 內(nei) 民主,做好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選舉(ju) 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人選推薦提名,實現了全省基層黨(dang) 組織全覆蓋。“江寧區第一時間發動全區2700多個(ge) 黨(dang) 支部,7.6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參與(yu) 推薦工作,整個(ge) 醞釀過程堅持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複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進行。針對去向難掌握、活動難組織或行動不便的流動黨(dang) 員,通過網上平台、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告知,最大限度保證了黨(dang) 員參與(yu) 率。”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shu) 記沈劍榮告訴記者。

  “我們(men) 村有20多名黨(dang) 員專(zhuan) 門從(cong) 事水產(chan) 養(yang) 殖和銷售方麵工作,這些黨(dang) 員工作也比較辛苦,經常會(hui) 因為(wei) 水產(chan) 運輸、銷售到外地奔波。”高郵市臨(lin) 澤鎮小葛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祁誌芳說,這次醞釀二十大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不少黨(dang) 員接到通知後,把手上的工作停下來專(zhuan) 程趕回村裏參加投票,“從(cong) 醞釀名單上看,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基層一線黨(dang) 員,都是經過層層推薦、經曆幾上幾下後選出來的,得到大家的高度認同。”

  “大會(hui) 圓滿完成了選舉(ju) 任務,所選代表具有先進性,體(ti) 現了廣泛性和代表性,讓我親(qin) 身感受了黨(dang) 內(nei) 民主。”正如鹽城市鹽都區尚莊鎮南吉村文化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華澤書(shu) 社社長樂(le) 華澤所感受到的,大家一致認為(wei) ,通過參與(yu) 選舉(ju) 全過程,選出素質優(you) 良、結構合理、分布廣泛、黨(dang) 員擁護的二十大代表,進一步增強了做好當前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政治自覺。

  扛起政治擔當,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舉(ju) 國關(guan) 注、舉(ju) 世矚目的黨(dang) 的二十大,將在今年下半年召開。省黨(dang) 代表們(men) 表示,要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振奮共產(chan) 黨(dang) 人應有的精氣神,把全部精力用在履職盡責、幹事創業(ye) 上,充分體(ti) 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政治擔當。

  會(hui) 後一回到社區,昆山市陸家鎮鄒家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江玉琴就準備召集社區班子、居民代表等傳(chuan) 達本次會(hui) 議精神,把參加會(hui) 議的體(ti) 會(hui) 傳(chuan) 遞給所有社區黨(dang) 員和居民。她表示,作為(wei) 社區工作者,要帶領社區黨(dang) 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增強拚搏勁、激發新狀態,在走好新時代“昆山之路”新征程上扛起擔當、作出貢獻,在實現共同富裕上有更多探索,在社會(hui) 綜合治理上有更深聚焦,為(wei) 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全力營造安全和諧穩定社會(hui) 環境出一份力。

  “這次黨(dang) 代表會(hui) 議,我投出莊嚴(yan) 一票。我進一步堅定堅持以人民心為(wei) 心的信念,深化了如何更好地履行自身責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思考。”南京市第一醫院呼吸內(nei) 科護士長吳林珂表示,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始終圍繞患者滿意這個(ge) 目標,強化專(zhuan) 業(ye) 技能,提升自身本領,在不斷學習(xi) 總結、反思優(you) 化中,著力解決(jue) 臨(lin) 床重點難點問題,帶領團隊全心全意為(wei) 患者服務,竭盡所能為(wei) 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省黨(dang) 代表會(hui) 議指出,當前,我們(men) 最重大的政治責任、最重要的工作大局,就是要認真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各方麵工作。

  沭陽縣委書(shu) 記彭偉(wei) 表示,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對基層黨(dang) 員幹部來說,最為(wei) 重要的任務是推動經濟全麵複蘇。應對疫情影響,沭陽出台獎補政策,精準紓企解困,今年以來已累計留抵退稅4.3億(yi) 元,兌(dui) 現各類資金1.17億(yi) 元、比上一年增加6923萬(wan) 元;一線幫辦服務,幫助企業(ye) 迅速複工複產(chan) 。該縣成立18個(ge) 幫辦服務組,對795個(ge) 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家家到”,重點項目“逐一過堂”,走訪重點企業(ye) 、重點項目7300餘(yu) 次,幫助解決(jue) 問題4000餘(yu) 個(ge) 。1—5月,沭陽工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9%,進出口增長24.4%,工業(ye) 銷售收入增長8.74%,工業(ye) 用電量增長7.72%。從(cong) 增長趨勢看,預計6月能基本恢複至疫情前水平。

  鹽城市副市長、鹽都區委書(shu) 記、鹽城高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王娟說,今年以來,鹽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的態勢持續鞏固,進的勢頭逐步顯現,10項主要經濟指標均達序時要求,339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增長麵達54.3%、居鹽城前列,全口徑工業(ye) 開票銷售增長30.4%,規上工業(ye) 開票銷售增長36.5%,工業(ye) 用電量恢複至去年同期水平。鹽都將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項目促投資,抓環境穩市場,抓民生守底線,推動經濟加快複蘇,守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環保底線,確保社會(hui) 大局和諧穩定,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20多年來,中國船舶第七〇二所副所長葉聰參與(yu) 並見證我國載人深潛事業(ye) 一步步躋身國際領先水平的全過程。眼下,葉聰正帶領團隊投入新型號潛水器的研發中,並準備對新的海溝開展下潛科考。如何在曆史新的坐標上鐫刻新的印記?葉聰的幹勁在憧憬美好未來中更加充沛激昂:“期待黨(dang) 的二十大指引我們(men) 向海洋強國建設發起衝(chong) 鋒,把探測、保護、開發海洋拓展到更大的廣度,產(chan) 生更好的效果,為(wei) 人類保護、開發海洋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