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4個交叉科學中心揭牌成立:打破學科壁壘 助推人才成長
近日,南開大學數字經濟交叉科學中心、智能傳(chuan) 感交叉科學中心、泛終端芯片交叉科學中心和數學交叉科學中心相繼揭牌成立。
據了解,成立交叉科學中心是南開大學麵向新百年新征程、加強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ju) 措,是該校實施“4211卓越南開行動計劃”學科建設規劃中的重要成果。該計劃中的一個(ge) “1”即要在校內(nei) 建設10大交叉科學中心,旨在推動學科轉型及適應學術跨學科發展的大趨勢,打破分科治學的頑症。除了近期相繼揭牌的上述4個(ge) 交叉科學中心,該校已建的新能源轉化與(yu) 存儲(chu) 交叉科學中心、中外文明交叉科學中心、細胞應答交叉科學中心目前都在穩步推進。同時,南開大學在新藥創製、凝聚態光子學、智能機器人等交叉領域也正開展培育。
新成立4個(ge) 交叉科學中心
在新成立的4個(ge) 交叉科學中心中,數字經濟交叉科學中心將聚焦數字經濟基礎理論、數字企業(ye) 、數字產(chan) 業(ye) 與(yu) 數字治理,深入展開國際前沿科學研究,為(wei) 實現中國數字經濟強國戰略貢獻力量;智能傳(chuan) 感交叉科學中心將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全球技術、產(chan) 業(ye) 製高點,聚焦仿生傳(chuan) 感材料的設計與(yu) 製備、智能器件的構築、仿生係統的集成,以建成躋身世界頂尖的智能傳(chuan) 感材料與(yu) 器件研究中心;泛終端芯片交叉科學中心將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全球技術、產(chan) 業(ye) 製高點,聚焦射頻、汽車電子和信號鏈芯片關(guan) 鍵技術及智能控製與(yu) 係統應用,以建成世界一流泛終端芯片研發基地;數學交叉科學中心將發揮南開大學數學學科傳(chuan) 統優(you) 勢,聚焦數學基礎研究和數學與(yu) 數據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金融精算等交叉學科領域的核心問題,著力於(yu) 應用與(yu) 機理的交叉融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需求。
已建的3個(ge) 交叉科學中心
推進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學科交叉融合是大勢所趨。南開大學已建的3個(ge) 交叉科學中心印證了這一點,在不斷探索中逐步搭建起創新體(ti) 製機製、凝聚和培養(yang) 交叉型人才的有效平台。
“學科交叉融合激發了科技創新活力。”新能源轉化與(yu) 存儲(chu) 交叉科學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說,該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來,依托和整合學校化學、物理、材料、電光、人工智能等學科在能源領域的深厚研究積累與(yu) 強大智力資源,聯合開展交叉科學研究。經過硬件平台建設和管理機製創新,中心基礎研究水平和科研實力顯著提升,突破先進光電材料、儲(chu) 能材料、器件集成的技術瓶頸,共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zhuan) 項、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200餘(yu) 項,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繼落地。
“打破分科治學體(ti) 製、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可以培育學科新的增長點並帶動其他相關(guan) 學科快速發展。”中外文明交叉科學中心執行主任江沛教授告訴記者,該中心成立兩(liang) 年多來,與(yu) 學校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多個(ge) 學院、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等緊密合作,推動人文、社科與(yu) 科技類學科間的交叉與(yu) 融合,全力建設中外文明比較、國家與(yu) 社會(hui) 治理、大國外交與(yu) 東(dong) 北亞(ya) 外交、科技與(yu) 人文4個(ge) 科研方向,推出了中外文明交叉科學中心文獻叢(cong) 刊、著作文庫、相關(guan) 數據庫等多樣態、高質量成果,形成了新的學術增長點。
“以問題為(wei) 導向、以需求為(wei) 引領,中心運行近兩(liang) 年來,瞄準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深入開展跨學科研究。”細胞應答交叉科學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中心發揮和整合學校生物、物理、化學、數學和醫學等學科的深厚研究積累與(yu) 強大智力資源,推動跨學科交叉,搭建國際一流科研平台,勇闖科研管理新路,圍繞病原體(ti) 與(yu) 免疫、抗體(ti) 開發、細胞器互作與(yu) 免疫應答等方向開展了多學科交叉研究,在主流期刊發表本領域高水平研究論文50餘(yu) 篇,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續產(chan) 出。
此外,南開大學在建的前沿交叉學科中心,建成後將給學科交叉融合與(yu) 發展提供堅實的儀(yi) 器設備、技術人員、知識資源支撐。(記者 薑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