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情出於藍綻芳華 善積於小成大愛

發布時間:2022-07-15 15:28: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王桂英,國家稅務總局淄博齊魯化學工業(ye) 區稅務局一名退休幹部,1953年7月出生,1971年6月參加工作,197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2005年6月退休,現為(wei) 公益性社會(hui) 組織——山東(dong) 省淄博市臨(lin) 淄區眾(zhong) 愛長者養(yang) 護中心主任。

王桂英參加優(you) 秀誌願服務頒獎儀(yi) 式

  

  王桂英參加優(you) 秀誌願服務

  1971年6月,王桂英擔任了村裏的民辦教師,參加了當時的敬仲工作隊,之後在臨(lin) 淄區辛店鎮、邊河鎮從(cong) 事婦聯、團委工作和區人大工作,1988年她來到了稅務工作,先後在辛店稅務分局、金嶺稅務分局和稽查局工作,她曾說:“從(cong) 稅這17年,是我成長進步最快的階段,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經曆。今年是我光榮在黨(dang) 50年,入黨(dang) 誓詞是激勵我不斷前行的信仰力量!”

  堅守親(qin) 清為(wei) 本的藍色情懷

  在稅務崗位上,王桂英邊學習(xi) 邊工作,靠堅強的毅力,自學完成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ye) ,通過了國家注冊(ce) 會(hui) 計師考試,取得健康管理師證書(shu) 。同時,她克服了種種困難,不斷地學習(xi) 現代化辦公技能,電腦、智能手機從(cong) 不會(hui) 到熟練操作運用,到現在,智能手機時時陪她流動辦公,各種文字、材料、總結、匯報、公益創投項目書(shu) 等等,她都能在手機上編輯操作完成。活到老,學到老,是她心中永恒不變的願景和追求。

  1988年來到稅務工作後,她深深地感覺到職業(ye) 的神聖和使命的光榮。在基層稅務分局、稽查局的日子裏,她與(yu) 同事們(men) ,曾經騎著自行車趕過大集收稅,曾經步行深入企業(ye) 進行稅源調查,曾經出發到外地協查,從(cong) 涉稅線索的“蛛絲(si) 馬跡”中查出偷稅行為(wei) 。為(wei) 國聚財的經曆,是她心中最美好的藍色情懷、奮鬥詩篇。她與(yu) 同事,曾經在當時條件艱苦的日子,種過小菜園,輪流做飯,同事之間互相幫助、關(guan) 愛,享受著不是兄弟姐妹,勝似兄弟姐妹的親(qin) 情。曾經在基層規範化建設中,在“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創建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基層“支幫促”活動中,用上門連一口水也不喝的“親(qin) 清”,支持改革開放後那些新成立的村企、鎮企和個(ge) 體(ti) 業(ye) 戶,學好用好稅收優(you) 惠政策,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心有扶弱濟貧的助人情懷

  王桂英退休之前就參與(yu) 公益事業(ye) ,曾經和齊化稅務局“小稅滴”誌願服務隊穿起“紅馬甲”一起幫助殘疾人,也是在這個(ge) 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殘疾人、居家老人的困難和需求。再加上受抗戰老八路傷(shang) 殘軍(jun) 人、老黨(dang) 員父親(qin) 的影響,開始了助老扶殘工作。她曾經跟隨共青團臨(lin) 淄區委參加在城鄉(xiang) 開展的“救助困境兒(er) 童”幫扶活動。她在臨(lin) 淄區梧台小學認養(yang) 了一名失去母親(qin) 的三年級女生,她在淄區金山鎮邊河小學認養(yang) 一名父親(qin) 是植物人、母親(qin) 離家的男生。十幾年的扶助教育,如今他們(men) 健康長大,成才成人了,男孩已經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解放軍(jun) 戰士,女孩大學畢業(ye) 走上工作崗位,已經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幸福媽媽了。他們(men) 如今也懂得了知恩報恩,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奉獻著自己的愛心。

  有人曾勸說王桂英,“您都這個(ge) 年齡了還幹啥?不如在家玩玩,安享晚年。”她的回答:“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我選擇陽光和愛,來照亮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在本應該是被養(yang) 老的年齡,她選擇了扶老、助殘這一公益工作。2015年6月她創辦社會(hui) 服務組織——眾(zhong) 愛長者養(yang) 護中心。機構成立後,首先走村串戶廣泛進行社會(hui) 調查,當時正值國家脫貧攻堅戰,在有關(guan) 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在稅務部門“娘家”的鼎力支持下,王桂英確定了“養(yang) 老、扶殘、救孤、濟困”八字公益服務理念,開始了退休後的新生活。她在齊陵街道劉家終村齊家終村兩(liang) 個(ge) 村找了十六戶服務對象進行“叩門”服務試點,帶領“紅馬甲”姐妹們(men) 從(cong) 進村入戶,幫扶照料孤寡老人、殘障病人開始,從(cong) 開枝散葉,到星火燎原,時至今日,最初包括2名失獨母親(qin) 的4名服務員誌願服務隊伍已經發展到1360人,實現了一站一點一隊伍,覆蓋了臨(lin) 淄區所有12個(ge) 鎮辦,織密織牢老居家養(yang) 老服務網,創建了完善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王桂英還帶領大家自掏腰包建起了“養(yang) 老雲(yun) 平台”,精準對接到每一個(ge) 服務家庭,線上管理線下服務。眾(zhong) 愛長者養(yang) 護中心全程參加了臨(lin) 淄區的脫貧攻堅,連續六年多服務近2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為(wei) 臨(lin) 淄區成為(wei)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示範區做出了貢獻。誌願者服務項目的實施,得到了全區廣大老年人和殘疾特困家庭的普遍讚譽和歡迎,一路走來,在各級領導及相關(guan) 部門的關(guan) 心與(yu) 支持下,她們(men) 堅定地走到今天,心裏滿滿的感動,依舊是百倍的信心。王桂英就這樣帶著一群文化低、年齡大的農(nong) 村婦女從(cong) 貧困家庭中走出來,這些曾是社會(hui) 底層的誌願服務者,如今她們(men) 幫助到的也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老弱病殘困,這些人的生活曾經狀態很差,有的家裏用的鍋碗瓢盆長期不洗;有的人家家裏就如同垃圾場,無償(chang) 服務“上門”把他們(men) 從(cong) 垃圾堆裏扶起來,讓他們(men) 走出家門,在潔淨的生活環境中,享受到正常的生活。

王桂英走訪已幫扶六年的齊陵街道北門村96歲孤寡老人孟秀英(左一為(wei) 王桂英)

  

  王桂英走訪已幫扶六年的齊陵街道北門村96歲孤寡老人孟秀英(左一為(wei) 王桂英)

  培植叩門入戶的為(wei) 民情懷

  王桂英創新的服務模式核心就是“養(yang) 老、脫貧不離家,服務、崗位送上門”。在政府部門指導下,確定兜底的服務對象;再植入扶貧助困,在建檔立卡的低保特困戶家庭中,挑選具有勞動能力,具備“三心一德”,即有愛心、有熱心、有責任心、品德良好、身體(ti) 健康的人員,經過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吸納為(wei) 護工誌願者,在本村或臨(lin) 村就近就便開展對特困群體(ti) 老人和殘疾人的生活照料、康複護理、精神撫慰等服務,通過這種服務形式架起了政府、社會(hui) 與(yu) 百姓之間的橋梁,把孤老、病殘的弱勢群體(ti) 聯係起來,牽手互助,攙扶同行,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每當看到受助家庭有了人間關(guan) 愛的溫暖陽光,那些受助老人們(men) 幹澀的臉上紅潤舒展了,有了久違的笑容,王桂英的心裏感到無比的欣慰,認定自己的這點作為(wei) 很值得。受助對象北苑村76歲的石德樓老人單身獨居,長年不掃的院子和淩亂(luan) 的房間,在護工誌願者的幫助下,把房間庭院裏的灰塵垃圾打掃幹淨,他又去買(mai) 上了新櫥櫃,把家裏的雜物都裝進去,以保持房間的整潔。老人激動的說,“身邊有人照顧了,自己快活一輩子的人了,現在感覺到好日子才剛剛開始來。象我們(men) 這些孤獨的老人有了自尊,活的也體(ti) 麵了。”

  齊家終村80多歲的冷翠芳老人,家裏有一老一小一殘疾,兒(er) 子腦梗後遺症失能,孫子上小學,兒(er) 媳婦拋下這家三口人走了。這樣一個(ge) 特殊困難家庭,老人麵對如此窒迫的家庭和生活,見人就哭,生活失去信心,家裏垃圾成堆,生活狀況極差。王桂英帶領誌願者幫助清理衛生,料理生活,給老人和孩子買(mai) 上新衣服,幫老人家募集添置家居用品,陪同聊天啦家常,讓老人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現在這個(ge) 家幹幹淨淨,有了久違的生活陽光和開心微笑。

  凝結勝似親(qin) 人的姐妹情懷

  王桂英始終把護工誌願者視為(wei) 親(qin) 姐妹,分派幫扶任務基本上不出村,就近服務,在二公裏範圍內(nei) 上門為(wei) 困難老人和殘疾人服務;並且還可以找個(ge) 工作幹個(ge) 零活,也能照顧到自己家,她們(men) 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就業(ye) 崗位,助老服務特別用心。朱台鎮張鳳雲(yun) 、丈夫去世20多年,兒(er) 子精神殘疾,孫子上學,有了護工誌願服務崗位,她主動承擔了五、六個(ge) 村十多戶貧困戶的服務,張鳳雲(yun) 說“自從(cong) 參加了眾(zhong) 愛的服務隊伍,自己才找著了生活的方向和信心。我們(men) 的護工誌願者,她們(men) 中有的是失獨母親(qin) ,有的失去丈夫,有的孩子殘疾,家庭的生活都要自己來扛,但是出村打工又有困難。有了助老誌願者工作崗位後,不出村,就有活幹,家裏的事也不耽誤,通過勞動,也能得到收入,改變了“坐等救助 ”,踐行了“勞動取酬”的新觀念。王桂英還把經過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的助老誌願者與(yu) 家政市場服務鏈接,在公益崗位不滿足的情況下,優(you) 先保證貧困戶的誌願者有活幹,確保她們(men) 得到長期救助。

  篤行淡泊明誌的樂(le) 齡情懷

  從(cong) 2016起,王桂英帶領眾(zhong) 愛長者養(yang) 護中心全程參加了國家的五年脫貧攻堅之戰,幫助貧困戶清理垃圾之戰、扶勤扶誌靈魂洗禮之戰、密織服務網絡南征北戰。讓一千多個(ge) 家庭三千多人到2020年全部達標脫貧。

  “眾(zhong) 愛”服務模式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肯定及各大媒體(ti) 的廣泛關(guan) 注和報道。國家民政部、全國婦聯、國家扶貧辦,省民政廳、淄博市委書(shu) 記等各級領導多次視察調研,給於(yu) 高度肯定和評價(jia) 。服務項目具有空前的複製推廣價(jia) 值。目前受助服務的困難老人和殘疾人已累計達到48萬(wan) 人次。

  作為(wei) 一個(ge) 稅務人,王桂英在崗時積極向先進看齊,工作兢兢業(ye) 業(ye) ,任勞任怨,艱苦奮鬥,默默無聞,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多次被評為(wei) 先進工作者和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市級優(you) 秀稅務工作者和稅務崗位省級稽查能手等榮譽稱號,獲得過“第五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等榮譽。退休後,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做公益,堅持以助人為(wei) 樂(le) ,得到了各級領導、同誌們(men) 的肯定和認可,先後榮獲山東(dong) 省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臨(lin) 淄區最美離退休老幹部,“孝感淄博”模範人物,淄博市最美扶貧攻堅家庭,臨(lin) 淄區時代先鋒,臨(lin) 淄區十大孝星,臨(lin) 淄區十佳公益人物,臨(lin) 淄區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等五十多項榮譽稱號。

  王桂英創辦的公益誌願者社會(hui) 組織——淄博市臨(lin) 淄區眾(zhong) 愛長者養(yang) 護中心,在全國首創家政服務“養(yang) 老+扶貧+助殘”服務新模式,以貧扶貧,以弱扶弱,使受助群體(ti) 實現養(yang) 老、脫貧不離家,服務、崗位送上門。被山東(dong) 省民政廳評為(wei) “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社會(hui) 救助”優(you) 秀項目,被山東(dong) 省婦聯“評為(wei) 最受婦女兒(er) 童歡迎”的優(you) 秀項目,淄博市十佳誌願者服務項目,淄博市社會(hui) 扶貧先進集體(ti) ,淄博市愛心助老示範基地,淄博市城鄉(xiang) 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ti) ,淄博市“巧手女匠”美在家庭建設困境婦女幫扶淄博市婦女兒(er) 童公益創投大賽金獎。她的事跡,在社會(hui) 上引起強烈反響,對此,她說:“我內(nei) 心很忐忑,我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且微不足道。作為(wei) 銀齡一員,作為(wei) 一名稅務人,關(guan) 愛助人的‘小善’雖然微不足道,但在忙碌中,變老齡為(wei) 樂(le) 齡,讓我來不及衰老,過得快樂(le) 和充實。”(安冀東(dong) 王立國 李洪樹)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