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走向振興篇】脫貧攻堅“穩成果”鄉村振興“加速度”
人民網石家莊7月27日電 (楊文娟)從(cong) 太行山區到渤海之濱,從(cong) 壩上草原到冀中平原,七月的河北,到處生機盎然。
此時,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guan) 鎮駱駝灣村的一方院落裏,依牆擺放的繡球、薔薇、牡丹等各色盆栽鮮花也在爭(zheng) 奇鬥豔。77歲的唐宗秀說,每天為(wei) 這些花草澆澆水、鬆鬆土是她最高興(xing) 的事兒(er) 。愜意的生活,也讓她成為(wei) 很多外地遊客羨慕的對象。
然而,十年前,這裏曾是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坑窪狹窄的黃土路,低矮破舊的石土房,冬天隻能靠炭火盆取暖,村民們(men) 隻能守著大山熬日子……貧困,是當地人最深刻的記憶。
十年一晃,山鄉(xiang) 巨變。這裏的旅遊“火”起來了,食用菌“香”起來了,扶貧車間也忙起來了……這個(ge) 十年前人均純收入不足千元的小山村,2021年底人均純收入增長到17480元。如今,唐宗秀和老伴還在村裏上了班做保潔、搞綠化,兩(liang) 人每月4000多元的收入,日子過得舒心又自在。
2020年2月,駱駝灣村所在的阜平縣脫貧摘帽,全縣農(nong) 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長到目前的12342元。
阜平縣的變化是河北打贏脫貧攻堅戰、接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據了解,為(wei)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河北一方麵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不摘”要求,在保持幫扶政策總體(ti) 穩定的同時,積極建立完善防止返貧長效機製,另一方麵將全省62個(ge) 脫貧縣全部確定為(wei) 省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15項政策支持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治病花了那麽(me) 多錢,如果不是黨(dang) 的政策好,孩子的小命恐怕就保不住了!”今年6月,河北魏縣白血病患兒(er) 張浩東(dong) 家獲得“防貧保險”救助金5.6萬(wan) 元,得知資金到賬的那一刻,小浩東(dong) 的父親(qin) 滿含熱淚表示感謝。
據悉,今年5歲的張浩東(dong) 2020年11月查出患有白血病,住院治療花費了30多萬(wan) 元,新農(nong) 合及大病保險報銷後,仍需自費14.3萬(wan) 元,家庭陷入貧困邊緣。正當小浩東(dong) 一家犯愁時,保險公司來到他家。
“我們(men) 通過大數據監測發現了小浩東(dong) 家的困難情況,及時對其實施了救助。”魏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郭福林說,小浩東(dong) 家的困難得以緩解得益於(yu) 縣裏出400萬(wan) 元設立的“防貧保”。
原來,脫貧攻堅開展以來,該縣立足“未貧先防”,瞄準病、學、災等高致貧風險,設立了“防貧保險”,構建了縣、鄉(xiang) 、村及“第三方”四方聯動精準防貧組織運行體(ti) 係,率先在全國走出一條“政保聯辦、群體(ti) 參保、基金管理、陽光操作”精準防貧之路。截至目前,全縣“防貧保”已累計惠及農(nong) 戶1712人,發放救助金2816.62萬(wan) 元,全縣保持“零返貧”“零致貧”。
防貧保險的設立隻是河北防止返貧措施中的一項。據悉,河北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完善農(nong) 戶自行申報、鄉(xiang) 村排查走訪、平台篩查預警“三位一體(ti) ”防貧監測網絡,對所有監測對象實施針對性幫扶救助。設立覆蓋城鄉(xiang) 的社會(hui) 救助基金,就是對防貧監測對象進行精準救助的具體(ti) 體(ti) 現。目前,全省未出現新的返貧致貧問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河北連續兩(liang) 年在國家脫貧攻堅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
脫貧攻堅成果越來越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進有序有效。
近日,在河北省平泉市黃土梁子鎮楊杖子村泉程食用菌園區的香菇大棚內(nei) ,50歲的聶玉芹在采摘香菇。“我在這幹了快6年了,不出遠門一天就能掙120塊錢,一年能幹8個(ge) 月左右,剩下的時間還能幹幹家務活,啥都不耽誤!”聶玉芹邊摘邊開心地說。
平泉是河北省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近年來,平泉加快食用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研發栽培品種發展到50餘(yu) 個(ge) ,形成了草木腐菌並存、長短周期銜接、順反季栽培互補、設施化工廠化相結合的發展新格局。目前,該市累計建設10畝(mu) 以上食用菌園區1500多個(ge) ,組建食用菌合作社400餘(yu) 家,帶動3.5萬(wan) 戶,12萬(wan) 人就業(ye) 創業(ye)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程中,食用菌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平泉最具優(you) 勢特色、輻射帶動能力最強、農(nong) 村從(cong) 中受益最多的支柱產(chan) 業(ye) 。
從(cong) 平泉香菇到臨(lin) 城核桃,從(cong) 遷西板栗到圍場馬鈴薯……以特色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河北目前已累計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5.3萬(wan) 個(ge) ,並組織了709個(ge) 團隊、14706名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下沉到縣到產(chan) 業(ye) 到項目開展服務,實現了產(chan) 業(ye) 技術指導員貧困村全覆蓋,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zhong) 持續增收。
“2019年以來,我們(men) 還布局創建了65個(ge) 省級、107個(ge) 市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在全省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影響力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樣板,有效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河北省委農(nong) 辦秘書(shu) 處處長伍建光說。
夏日傍晚,沿著邯鄲市複興(xing) 區康莊鄉(xiang) 石坡村的街道而行,但見小園成串,民宿成群。在錯落有致的民宿院落中,木門、青瓦、老缸、織布機等懷舊元素,不斷喚起遊客的鄉(xiang) 愁記憶,讓人流連忘返。
據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蟠介紹,按照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村一品”產(chan) 業(ye) 的要求,他們(men) 村2019年流轉土地2400畝(mu) ,先後投入1000萬(wan) 元用於(yu) 民宿打造。目前,該村已培育“民宿”休閑旅遊示範點8家,3年來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共接待遊客15萬(wan) 人,解決(jue) 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200餘(yu) 人。
石坡村的富美是複興(xing) 區創建沁河生態旅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的結果。據了解,該示範區內(nei) 蜿蜒16公裏的沁河郊野公園連接園博園,串聯起了沿河23個(ge) 村莊,2萬(wan) 畝(mu) 的康湖生態文明示範區輻射周邊十餘(yu) 個(ge) 村莊,打造的石坡村、牛叫河村等一批具有鄉(xiang) 土氣息、傳(chuan) 統味道、邯鄲特色的“品質民居”“網紅村莊”備受遊客歡迎。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河北步伐越走越穩。
2012年以來,河北農(nong) 村廁所革命持續推進,累計完成農(nong) 村戶廁改造1038萬(wan) 座,衛生廁所普及率由2017年底的33.8%提高到81%;農(nong) 村生活垃圾得到進一步治理,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日常保潔機製,配備保潔人員21.69萬(wan) 名,基本實現收集、轉運全覆蓋;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進一步提高,累計17306個(ge) 村莊完成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治理率由26%提高到35%;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2019年至2021年遷西縣等15個(ge) 縣(市、區)被評為(wei)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十年努力,久久為(wei) 功。2021年,河北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79元,比2012年增長10098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向優(you) 的良好態勢,有效發揮了“基本盤”“壓艙石”的戰略作用,為(wei) 建設經濟強省、美麗(li) 河北提供了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