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曆史變遷帶來權屬爭議 知產法院:老字號應盡早建立保護預防機製
本報訊(記者 徐慧瑤)北京知識產(chan) 權法院昨天對2014年建院以來涉老字號案件審理情況進行通報,歸納老字號保護中存在的法律風險,並就加強保護提出建議。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5月31日,北京知產(chan) 法院共審結涉老字號案件490件,其中行政案件393件,民事案件97件。393件涉老字號行政案件中,老字號權利人勝訴率高達64.1%,民事案件中最高判賠金額達3000萬(wan) 元。
據了解,北京知產(chan) 法院審理的老字號相關(guan) 案件涉及行業(ye) 及地域範圍廣泛,以食品、餐飲、文化藝術和醫藥行業(ye) 居多,其中338件案件涉及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155件案件涉及地方老字號,地域遍及全國。從(cong) 案件類型來看,北京知產(chan) 法院審理的涉老字號案件多集中在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zheng) 民事案件。其中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占比80.2%,此類案件涉及的爭(zheng) 議焦點亦較為(wei) 複雜,法律條款較多。
許多老字號品牌曆經複雜曆史變遷,引發種種權屬爭(zheng) 議。部分老字號企業(ye) 存在創新不足、經營中斷等問題,因而麵臨(lin) 多重知識產(chan) 權涉訴風險。北京知產(chan) 法院副院長宋魚水介紹:“一部分是老字號因公私合營、權利流轉等,導致權利主體(ti) 變更,創始人與(yu) 所有權人分離,或產(chan) 權邊界不清晰,出現不同的商業(ye) 主體(ti) 共同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字號,並各自注冊(ce) 有商標。另一部分是老字號的產(chan) 品、精湛技藝和服務理念在傳(chuan) 承過程中,因權利流轉不規範,在傳(chuan) 承人之間,或傳(chuan) 承人與(yu) 使用該老字號的他人之間引發權屬爭(zheng) 議。”
同時,因為(wei) 主體(ti) 變更、權利意識淡薄、經營困難等因素,部分老字號品牌未及時申請注冊(ce) 商標,甚至在權利流轉過程出現長達多年不使用的情形,使老字號品牌麵臨(lin) 可能進入公有領域的風險。部分老字號即使申請了商標,也存在因“連續三年不使用”麵臨(lin) 商標被撤銷的風險。
宋魚水建議,老字號企業(ye) 應盡早建立保護預防機製,變知識產(chan) 權保護被動為(wei) 主動。她認為(wei) ,老字號企業(ye) 可以通過及時注冊(ce) 商標、域名,申請專(zhuan) 利、加強商業(ye) 秘密保護等方式,對其獨有商業(ye) 標識、產(chan) 品配方、工藝、服務等進行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布局。“司法機關(guan) 也將進一步加強與(yu) 行政執法的協調與(yu) 銜接,加大訴源治理的力度,匯聚合力從(cong) 源頭上嚴(yan) 厲打擊侵犯老字號知識產(chan) 權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wei) ,從(cong) 根本上肅清各類市場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