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出台三年行動計劃構建幹事創業好生態
大學一畢業(ye) 就入職南通市海門區正餘(yu) 鎮經濟發展局,年輕幹部龔宇浩至今記得一年前剛工作時的尷尬:“滿腔熱情上門服務,企業(ye) 卻不領情。”
“要把自己當成企業(ye) 一分子,站在企業(ye) 的角度,思考企業(ye) 需要什麽(me) 。”民情導師倪雪峰為(wei) 龔宇浩指點迷津。轉變思路,龔宇浩研究吃透新出台的智能化改造優(you) 惠政策,精準走訪有智能化改造潛力企業(ye) ,成功幫助3家企業(ye) 入選南通市“智改數轉”服務商資源池。
針對年輕幹部經驗缺乏、基礎薄弱等不足,今年以來,海門為(wei) 他們(men) 配備政治導師、業(ye) 務導師、民情導師,並開展“逐夢東(dong) 洲”練兵比武、“東(dong) 洲春筍”培育計劃等係列活動,助“新竹競秀”。
海門是全省首批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南通市委賦予該區“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示範區”重要使命。“海門將在產(chan) 業(ye) 轉型、跨江融合、城鄉(xiang) 融合、共同富裕、社會(hui) 治理5個(ge) 方麵爭(zheng) 當示範。”海門區委書(shu) 記郭曉敏介紹。幹事創業(ye) ,關(guan) 鍵在人,針對不同類別幹部的特點和需求,海門出台以“勁竹拔節”三年行動計劃為(wei) 統領,覆蓋黨(dang) 政正職、年輕幹部、黨(dang) 外幹部、專(zhuan) 業(ye) 型幹部等各類群體(ti) 的“1+4”係列文件,構建係統化、精準化、常態化幹部培養(yang) 體(ti) 係。
“勁竹拔節”必須根基紮實。海門堅持以新思想武裝幹部頭腦,所有主體(ti) 班次全部設置政治理論課程,開展“領導幹部學思踐悟月月談”,建成“江海潮·紅客廳”黨(dang) 性教育基地,構建忠誠之源、奮進之源、創新之源、實幹之源現場教育培訓體(ti) 係,鍛強黨(dang) 員幹部“原動力”。
7月中旬,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查,成為(wei) 國內(nei) 第二家通過國家GMP核查的大分子生物製藥CDMO公司。海門臨(lin) 江新區現已集聚澳斯康等200餘(yu) 家生物醫藥企業(ye) ,爭(zheng) 創“南有張江、北有臨(lin) 江”品牌。鮮為(wei) 人知的是,園區成立之初,卻是規劃建設一座化工園。“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men) 果斷轉型。”海門區政協副主席、臨(lin) 江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徐駿說,圍繞高素質人才需求,臨(lin) 江新區推進園區、社區、校區、景區“四區合一”,吸引4位院士、25名國家頂尖人才、31名自主培育省“雙創人才”、81名海門“東(dong) 洲英才”及60餘(yu) 名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ye) 。
“勁竹拔節”還需枝幹堅韌、無懼風雨。4月,海門首期區鎮領導幹部綜合能力提升專(zhuan) 題培訓班主題聚焦“經濟運行”,邀請發改、統計等經濟部門專(zhuan) 家授課。培訓一結束,悅來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錢雷中就組織開展“服務企業(ye) 、服務項目、服務群眾(zhong) ”三大比武,上半年全鎮完成規上應稅銷售41.8億(yi) 元,增幅回歸兩(liang) 位數。聚焦招商引資、經濟運行、征地搬遷等重點領域,海門已開展“智匯講堂”“月學月訓”等專(zhuan) 題培訓46場次。
“海門街道擁有30多萬(wan) 常住人口、64個(ge) 村居,如何做到社會(hui) 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我們(men) 從(cong) 278個(ge) 網格中細分出3052個(ge) 微網格,變‘大水漫灌’為(wei) ‘精準滴灌’。”7月,海門區第二期“東(dong) 洲尖兵講習(xi) 堂”開講,“基層治理尖兵”、海門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海門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陳忠走上講台,分享心得。讓“尖兵”幹部走台前、受禮遇,用尖兵“故事”啟發人、鼓舞人,海門掀起“學尖兵、趕尖兵、當尖兵”熱潮。招商戰線克服疫情幹擾,上半年簽約總投資5億(yi) 元以上的重特大項目78個(ge) ,超過序時進度;常樂(le) 鎮130餘(yu) 名幹部走進企業(ye) 紓困解難,提前完成全年外資利用指標……
“堅持憑能力用幹部,以實績論英雄,構建‘春筍’破土、‘新竹’競秀、‘勁竹’拔節的幹部培養(yang) 生態體(ti) 係。”海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江華介紹,將進一步把準用人導向“方向盤”,持續推動幹部隊伍在政治意識、能力素質、精神狀態、作風形象、結構功能上拔節向上,為(wei) 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培養(yang) 鍛造更多的“行動派”“實幹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