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
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這十年,總書(shu) 記這樣勉勵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帶動企業(ye) 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我們(men) 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更好幫助我國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
“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完善對外投資體(ti) 製和政策,激發企業(ye) 對外投資潛力,勇於(yu) 並善於(yu) 在全球範圍內(nei) 配置資源、開拓市場”;
…………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企業(ye) 時多次強調開放發展,對引導企業(ye) 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創新發展,提高製造水平,擴大產(chan) 品出口,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勉勵企業(ye) 敢於(yu) 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遊泳,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各地企業(ye) 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堅持在開放中發展,在競爭(zheng) 中成長,努力鍛造新形勢下參與(yu) 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今年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ye) 50.6萬(wan) 家,同比增加5.5%。在當前保護主義(yi) 抬頭、世界經濟增速趨緩的外部環境下,我國企業(ye) 堅毅前行,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經濟,為(wei) 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更大作用,作出了新的貢獻。
“我們(men) 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關(guan) 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繼續擴大開放”
晨光熹微,浙江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上萬(wan) 個(ge) 集裝箱整齊堆放,巨型橋吊林立,遠處貨輪集聚,有序等待引航進港。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20年3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穿山港區行政辦公樓12層的室外平台,俯瞰港區全貌。總書(shu) 記強調:“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堅持一流標準,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為(wei) 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兩(liang) 年多來,寧波舟山港深入實施一體(ti) 化發展,水水中轉深入長江經濟帶,海鐵聯運串起歐亞(ya) 大陸橋,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wei) 。“每一秒鍾,就有一個(ge) 集裝箱進出港口。我們(men) 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展現了‘硬核’力量的擔當。”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董事長毛劍宏說。
2021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2億(yi) 噸;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0萬(wan) 標準箱,穩居全球港口前列;新增40餘(yu) 條航線,292條國際航線連通全球600多座港口。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位於(yu) 湖南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裝備製造領域的龍頭企業(ye) ,產(chan) 品出口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2020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考察調研。總書(shu) 記強調:“自主創新是企業(ye) 的生命,是企業(ye) 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關(guan) 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要堅定不移把製造業(ye) 和實體(ti) 經濟做強做優(you) 做大。我們(men) 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關(guan) 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繼續擴大開放。”
“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讓我們(men) 備受鼓舞,為(wei) 公司發展指明了方向。”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專(zhuan) 家何清華介紹,山河智能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大新產(chan) 品研發力度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主動融入國際市場,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出口保持高位增長。
今年5月17日上午,載著近500台山河智能挖掘機、滑移裝載機等產(chan) 品的中歐班列(長沙)首趟山河智能專(zhuan) 列駛往歐洲。今年一季度,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90%以上。
今年6月初,該公司大噸位無尾係列挖掘機成功下線,這是研發團隊近兩(liang) 年的技術攻關(guan) 成果,主要麵向國外市場,用於(yu) 市政建設等場景下的狹窄空間作業(ye) 。
“挖掘機噸位越大,實現無尾的難度就越大。”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機事業(ye) 部副總經理範崢嶸告訴記者,“無尾”意味著要盡可能縮小挖掘機車身,在有限的空間內(nei) 布局機身和部件,實現穩定操控,“隨著這種高科技挖掘機成功下線,我們(men) 的出口信心更足了!”
韓山青翠,韓江奔流。廣東(dong) 潮州大地鬱鬱蔥蔥,充滿生機。
2020年10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在公司展廳,總書(shu) 記察看特色產(chan) 品展示,詳細詢問產(chan) 品應用、技術優(you) 勢、市場銷售等。總書(shu) 記還走進實驗室和生產(chan) 車間,了解企業(ye) 堅持自主創新、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以及開拓國內(nei) 國際市場等情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實現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希望你們(men) 聚焦國內(nei) 短板產(chan) 品,在自主研發上加倍努力,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增強企業(ye) 競爭(zheng) 和發展能力。”
“總書(shu) 記的囑托,我們(men) 一直銘記在心。” 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萬(wan) 鎮說,一年多來,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加大技術創新,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努力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企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了,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就更強了。”
走進生產(chan) 車間,張萬(wan) 鎮指著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新產(chan) 品——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告訴記者:“經過400多位工程師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這款產(chan) 品整體(ti) 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實現量產(chan) ,獲得了國內(nei) 外眾(zhong) 多客戶認可。目前公司多項主導產(chan) 品的市場占有率已居全球同類企業(ye) 前列。”
2021年,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出口12.3億(yi) 元,同比增長55.97%,占總營業(ye) 收入19.81%。
“不斷提高港口運營管理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在我國全麵擴大開放、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作用”
鳴笛聲中,從(cong) 歐洲不遠萬(wan) 裏而來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入站台,卸下的貨箱直接運往附近港口裏等待就緒的貨輪,順長江而下運往東(dong) 部省份。不遠處的堆場上,來自西部多個(ge) 省份的汽車運來礦石與(yu) 汽配件等商品,在此集聚裝車,由西部陸海新通道直達東(dong) 南亞(ya) ——這是重慶兩(liang) 江新區果園港的日常作業(ye) 場景。這座曾經的江邊散貨碼頭,如今已成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內(nei) 河樞紐港,“水鐵公空”四式聯運無縫換乘。
2016年1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果園港考察,要求重慶完善各個(ge) 開放平台,建設內(nei) 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
“我們(men)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堅定不移走開放發展之路,高標準推進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爭(zheng) 創國際競爭(zheng) 合作新優(you) 勢。”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jun) 說,“如今的果園港已經是內(nei) 陸腹地開放的前沿。東(dong) 南西北四向物流大通道在這裏實現聯結互通。”
2021年,果園港貨物吞吐量超過2087萬(wan) 噸,同比增長40.6%;其中集裝箱吞吐量52.65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超56%。
國際物流樞紐建設,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心中,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2018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總書(shu) 記指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洋山港建成和運營,為(wei) 上海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創造了更好條件。要有勇創世界一流的誌氣和勇氣,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創造更多世界第一。總書(shu) 記希望上海“把洋山港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加強軟環境建設,不斷提高港口運營管理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在我國全麵擴大開放、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作用”。
4年來,洋山港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勇於(yu) 開拓創新,助力上海港全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wan) 標準箱,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
今年,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海港全力以赴讓港口轉起來、貨物動起來,第一時間開發上線集卡司機“電子防疫通行證”,提高港區集卡通行效率;全力提升水水中轉比重,緩解公路運輸部分受阻的壓力。
6月以來,洋山口岸進出口穩步回暖。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區內(nei) 重點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率達100%。
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鐵路口岸大有可為(wei) 。
2014年5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河南鄭州國際陸港,希望他們(men) 建成連通境內(nei) 外、輻射東(dong) 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wei)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
“總書(shu) 記的到來,讓我們(men) 倍感振奮。”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新年說,“我們(men) 將繼續整合統籌全省陸港、內(nei) 河航運相關(guan) 資源,推動國際陸港集成聯動,助力中歐班列擴量提質發展。”
在鄭州國際陸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集裝箱整齊排列,中歐班列蓄勢待發。2014年至今,河南累計開行中歐班列(中豫號)近6000列,占到全國開行總量的近12%,業(ye) 務範圍覆蓋全球130多個(ge) 城市,形成包含16個(ge) 境外直達站點、7個(ge) 出入境口岸的國際物流網絡,綜合運營能力保持在全國前列。
“用好我國交通發展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曆史性機遇,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上創出更大的天地”
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汽車總裝配車間裏,無人駕駛自動引導運輸車有序穿行,上萬(wan) 個(ge) 部件在這裏裝配成整車,每隔6分鍾,就有一輛嶄新的重卡從(cong) 生產(chan) 線上開出,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穿越歐亞(ya) 大陸,或是乘上遠洋輪船運往非洲、南美洲。
2020年4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既要抓住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又要善於(yu) 從(cong) 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搶抓和創造機遇,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ye) 態、新技術、新產(chan) 品,創造新的更大業(ye) 績,邁上新的台階。”
“總書(shu) 記的叮囑,激勵著我們(men) 繼續拓展國際市場。”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袁宏明說,有著近30年出口史的陝西汽車,近年來積極拓展新興(xing) 市場,越來越多的陝西汽車重卡奔馳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我們(men) 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提高出口質量和水平。”袁宏明介紹,陝西汽車以大數據平台為(wei) 依托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實現了“一國一車”係列產(chan) 品定向開發,進行個(ge) 性化訂單生產(chan) 。目前,陝西汽車已經在多個(ge) 國家建成了本地化工廠,實現從(cong) 一般貿易到技術轉讓、本地化生產(chan) 的轉型發展。今年前5月,陝西汽車完成出口訂單1.3萬(wan) 輛,同比增長49%。
高鐵是我國裝備製造的一張亮麗(li) 的名片,成為(wei) 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
2015年7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要把裝備製造業(ye) 作為(wei) 重要產(chan) 業(ye) ,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占世界製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wei) 現代裝備製造大國和強國。”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中車長客加大技術創新,建立一係列技術創新平台,並在世界各地建立7個(ge) 分研發中心,有效配置全球技術資源,在海外市場實現本地化采購、生產(chan) 、售後服務。
2021年6月10日,中車長客的以色列特拉維夫紅線輕軌項目首趟列車成功試跑,標誌著中車長客成功實現項目本地化裝配。目前,公司產(chan) 品已遠銷至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數量超過9000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經常勉勵企業(ye) 開拓創新,走向國際市場,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7年6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考察。總書(shu) 記希望該企業(ye) “用好我國交通發展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曆史性機遇,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上創出更大的天地”。
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持續推進產(chan) 品更新升級,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如今伊朗、南非、摩洛哥的鐵路網上奔馳著這裏生產(chan) 的車輪,公司對巴西、智利、哥倫(lun) 比亞(ya) 首次實現批量供貨。
“這是時速400公裏變軌距車輪,將被安裝在跨國聯運的動車組上。”在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車輪二廠鍛軋工部主任王沛介紹,車輪能實現400公裏時速,並不簡單,需要經過數百次試驗,不斷提升產(chan) 品在極限條件下的穩定性。今年以來,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出口額同比增長238%,達曆史最高水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擴大內(nei) 需和擴大開放並不矛盾。國內(nei) 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yu)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yu) 形成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和合作新優(you) 勢。”
聚力創新發展,勇於(yu) 開拓奮進。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廣大企業(ye) 踔厲奮發,攻堅克難,一定能培育新優(you) 勢,拓展新空間,不斷鍛造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的發展能力,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贏得更大主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報記者歐陽潔、羅珊珊、王珂、齊誌明、李剛、王雲(yun) 娜、蔣雲(yun) 龍、祝大偉(wei) 、喬(qiao) 棟、原韜雄)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1日 第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